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愈合创面恢复血运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烧伤整形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4例烧伤整形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观察组(采取软组织扩张术),各组47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恢复血运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且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效果较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 软组织扩张术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恢复血运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仪+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肛周水肿消退的影响。方法:以2019.7~2020.8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肛瘘手术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随机分成单一综合组、联合微波治疗仪组,各41例,观察两组的创面愈合、术后肛周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后,和单一综合组比较,联合微波治疗仪组术后周水肿消退时间、术后创面时间短,VAS评分低,(P<0.05)。结论:在肛瘘手术患者干预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微波治疗仪,可在帮助患者加快术后创面愈合及肛周水肿消退的基础上,缓解疼痛感。

  • 标签: 肛周水肿消退 创面愈合时间 肛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愈合。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脓肿患者,分为比较组(27名)和治疗组(24名)。比较组行传统方法,治疗组行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于比较组更具有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临床疗效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炎症指标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1月诊治的210例慢性肛裂患者,其年龄范围均在21-60(37.2±1.2)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陈旧肛裂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开展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肛管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比对照组的时间短,肛管直径比对照组的长(p

  • 标签: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患者 炎症指标 切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采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分析。方法:以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阶段在本院骨科就诊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6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疼痛护理干预。就此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疼痛评分(VAS)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干预运用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疼痛感受,促进骨折愈合,加速其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疼痛护理 骨折愈合时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以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50例,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终止时间为2022年5月,对照组治疗方法选择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究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少于后者,两组数据比较后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用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压疮干预小组护理对压疮患者愈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较A组创面皮肤疼痛、分泌物消失及愈合均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压疮干预小组护理下可提升压疮患者创面愈合速度,并赢得其更好的认可度,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 标签: 急诊压疮干预小组 压疮 愈合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参照组(n=39)采用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病例组(n=39)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恢复情况。结果:病例组骨折康复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且切口愈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更短(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具有临床借鉴实效性。

  • 标签: 四肢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疗效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研析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引入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涉及范围:2020年12月-2022年3月,纳入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0例),落实对其相关资料的回顾,按不同的护理形式,分为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观察组(综合护理),针对2组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在统计后发现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综合护理 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实施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对于缩短伤口愈合所产生的积极护理价值。方法:分析护理对象均确诊为胃癌,共计选入组内80例。随机纳入两个小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是40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指标:①康复时间(伤口愈合、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形成组间对比,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胃癌 围术期护理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创面发病率日益增高,同时烧创伤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使得创面修复成为临床日益关注的领域。胸腺素β4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小分子蛋白,其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和细胞内,尤其是血小板中。胸腺素β4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抗炎、抗凋亡及抗纤维化的生物活性,在创面修复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功能。目前已经在烧伤、糖尿病溃疡、压疮等多种创面中观察到胸腺素β4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该文将从胸腺素β4的分子结构、促创面愈合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介绍该因子在创面治疗中的潜力和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标签: 伤口愈合 胸腺素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电流刺激、超声波、光治疗等已经成为促进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其中红外光应用最为广泛,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方法之一。红外光对创面的治疗作用与光生物调节作用对皮肤表面细胞分子的影响有关,但红外光的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有必要研究红外光的作用特点及其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该文从不同类型红外光对创面愈合的效果和红外光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光疗法 红外光 光生物调节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且重要的生命现象,通过自噬小泡包裹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生物大分子及受损的细胞器并运送至溶酶体进行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皮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动态修复过程,主要由有序发生而又互相重叠的三个阶段构成,即炎症反应期、增殖期和重塑期。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自噬在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自噬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创伤 创面愈合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治疗慢性创面过程中的新型敷料应用成效及对创面愈合速率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2月,截止时间:2021年6月,参考对象构成:医院收治慢性创面患者,在分组后,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奇偶数字法,慢性创面患者病例数总计72;其中,36例收入对照组,36例收入实验组,治疗方案为:传统敷料更换、新型敷料更换,就2组最终成效进行比较,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关于VAS评分比较,(3.65±1.19)VS(1.22±0.84),评测数据在实验组中更低,P<0.05;创面愈合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44%)VS对照组(77.78%),数据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新型敷料的应用,既可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较好改善,又能促进患者慢性创面愈合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慢性创面治疗 VAS评分 创面愈合率 新型敷料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手术患者中对平均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A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分析各组护理价值。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强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取样71例,入院时间2019.01至2021.06,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治疗,n=32)和试验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39),比较FMA、VAS评分、Barhtel指数、并发症率、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试验组FMA(88.64±8.58)分,Barhtel指数(87.36±7.65)分,比常规组高,VAS(2.14±0.42)分,并发症率2.56%,比常规组低,试验组骨折(3.21±0.75)月愈合,住院(4.15±1.18)天,比常规组时间少,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度,缩短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并发症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因异物残留导致局部窦道形成的59岁男性患者。经检查,残留异物为患者27年前行阑尾切除手术时植入的“毡布”成分,23年前因右下腹阑尾炎手术致切口处增生性瘢痕形成,瘢痕切除术后继发感染导致创面愈合。该次收入院后经手术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局部肉芽肿性炎。该病例提示在植入物附近的手术操作一旦继发感染,容易形成慢性难愈合创面,积极手术治疗是有效手段。

  • 标签: 伤口愈合 腹部 异物残留 慢性难愈合创面 医源性创面 窦道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出现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数由肛腺阻塞感染所致,也可继发于克罗恩病、外伤、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目前肛周脓肿的治疗依然以切开引流为主,但切开引流具有创面大、术后回合面、疼痛重和恢复时间长等等缺点,导致患者术后康复的延迟。寻找有效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是近年来肛肠外科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护理方法提供指导。

  • 标签: 肛周脓肿 创面愈合 手术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