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在本研究中采用多孔陶粒作为微生物载体,通过加入细菌愈合剂来达到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目的。在优化陶粒掺量的基础下,从观察28d养护水泥试件样品裂缝修复与测定7d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该混凝土的自愈时间愈合情况及抗压强度。研究表明陶粒含量达5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同时芽孢杆菌可以作为愈合剂修复混凝土产生的细小裂缝且强度仍然达标,裂缝最大修复宽度约为2mm。

  • 标签: 芽孢杆菌,混凝土,裂缝,自修复,陶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模式在的烧伤手术室护理中配合对患者术后创面愈合、VAS疼痛评分影响。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3月期间入院行烧伤创面手术治疗者78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护理研究,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于手术期间分别配合常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39例)、手术室全程护理(研究组,39例)。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准时率、接台等候时间、手术配合度及术后创面愈合、VAS疼痛评分变化组间差异。结果:(1)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接台候诊时间缩短,手术治疗准时率(84.62%)、手术配合度(97.4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瘢痕指数及术后7d、14d、28d时术区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烧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准时实施、积极配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术区疼痛感受,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烧伤整形 手术室护理 全程护理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环状混合痔嵌顿患者在手术期间运用医用冰垫对于改善患者疼痛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收治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 医用冰垫)。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患者疼痛程度,术前无差异,术后2、3、5天,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用冰垫 环状混合痔嵌顿 疼痛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皮肤激光治疗患者心理情绪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我科2022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皮肤激光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50例: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创面愈合、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结痂时间,创面愈合均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皮肤激光治疗1w,2w后症状自评表(SCL-90) 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激光治疗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门诊皮肤激光治疗患者 心理情绪 创面愈合时间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裂患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60例肛裂患者(2020.06-2021.07)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行肛裂切除术,观察组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VAS评分、机体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创面愈合、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可显著减轻肛裂患者机体疼痛,加快切口愈合,可推广。

  • 标签: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 机体恢复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对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一年中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30例,划分成对照组和探究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固定治疗,探究组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探究组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比P

  • 标签: 四肢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效果 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 48 例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造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24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临床护理理效果良好,患儿伤口愈合较短。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肠造口 黏膜皮肤分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5例肛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2周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根据结果分为困难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并比较,重点分析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85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20例,占比23.53%(20/85);困难组与良好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高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风险较高,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肛瘘 创面愈合 糖尿病 体重指数 感染 大便性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面修复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了生物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重要作用。生物材料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这些特性使得生物材料成为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创面修复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 标签: 生物材料 创面修复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糖尿病足、压疮、血管性溃疡等慢性创面患者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家庭经济、护理负担,成为临床上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有较多研究证实,脂肪干细胞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但需应用外源性蛋白酶,且存在伦理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脂肪干细胞基质胶是脂肪组织经过流体漩涡及絮凝沉淀获取的富含生物活性的细胞外基质及基质血管成分的凝胶状混合物,其含有丰富的脂肪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内皮祖细胞、巨噬细胞等。脂肪干细胞基质胶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时间短,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基质胶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促进微血管重建及胶原合成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因此,该文总结了脂肪干细胞基质胶的制备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标签: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基质胶 旁分泌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于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以及创面愈合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抽集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于我院就痔疮寻求医疗干预的患者总计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所有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一组记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外一组记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疼痛护理的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创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上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在创面愈合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其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疼痛护理有助于接受痔疮手术的患者改善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具备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痔疮 手术干预 愈合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行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分析其对伤口愈合与瘢痕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90例),将其分成A组与B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45例),A组单纯实施清创缝合术,B组基于此,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就两组伤口愈合、瘢痕评分(瘢痕评分温哥华量表)。结果 B组伤口愈合较A组短(P<0.05)。B组治疗后瘢痕评分温哥华量表评分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实施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能缩短愈合,改善瘢痕情况。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伤口愈合时间 瘢痕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桃红四物汤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7月本院72例采取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肢体肿胀程度0级率高,而Ⅱ级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四肢创伤骨折 肢体肿胀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难愈合伤口进行护创敷料的应用,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骨科难愈合伤口患者,就诊时间均于2021年7月—2022年9月在我科室住院患者共计100例,随后依据选取材料和方式的不同形式进行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护创敷料,随后进行换药次数、伤口愈合以及VAS评分的比较。结果:试验组骨科难愈合伤口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时间时间分别为6.15±1.20、16.32±0.45d,经比较,t=34.673、15.090,P均小于0.05。试验组骨科创面愈合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评分分别为8.89±1.25、2.46±0.46,经比较,试验组整体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骨科难愈合伤口进行护创敷料的应用,患者情况相对较好,效果优良。

  • 标签: 护创敷料 骨科难愈合创面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