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肿瘤病人在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128例口腔面部肿瘤病人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报道。结果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处于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口腔面部肿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肿瘤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37例患者实施面外科手术治疗,余3例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开颅手术。结果37例患者经Ⅰ期或Ⅱ期手术后咬合关系正常,面容有所改善,功能得到恢复,其余3例经开颅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无法配合治疗。结论在治疗骨骨折中,迅速、及时判断伤情并抢救生命是外伤早期处理的关键,早期正确复位是骨折良好愈合的基础。

  • 标签: 骨折 口腔 颌面部创伤 早期处理原则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7月~2011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536例面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6例口腔面部外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74∶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第一位,占50.10%;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168例,占31.34%,其次是颧骨、上颌骨骨折;颅脑损伤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面部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下颌骨为骨折多发部位,颅脑损伤面部损伤最严重、最常见的合并伤。

  • 标签: 颌面创伤 流行病学 骨折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结果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口腔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间隙感染 切开引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在正确运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引流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面部软组织缺损在口腔面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有关于口腔面部中小缺损的修复的相关报道有很多。多运用局部皮瓣进行修复,主要因修复后皮肤色泽相近似、形态修复良好的特点。临床上常用的面部局部皮瓣主要有鼻唇沟皮瓣、有携带上下唇动脉的的上下唇复合组织瓣等.由于鼻唇沟皮瓣位于面部的特定部位,而且有较为明确、丰富的血液供应、极易转移进入口腔;携带上下唇动脉的的上下唇复合组织瓣血液供应明确,组织瓣制作灵活、修复唇组织缺损方便,所以在临床上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本文通过对临床24例口腔面部组织缺损病例的治疗体会,阐述鼻唇沟皮瓣等在临床上的运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口腔面部脉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面外科收治的112例口腔面部脉管畸形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病变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83例,邻近皮瓣转移修复19例,中厚皮片移植修复10例。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进一步证实,静脉畸形67例、微静脉畸形8例、淋巴管畸形4例、淋巴-静脉畸形24例、动静脉畸形9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皮片感染,化脓部分坏死,患区给予湿敷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5年,治愈105例,其余7例于术后3~10个月复发,其中1例淋巴-静脉畸形、4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畸形。复发的静脉畸形患者,病变内注射平阳霉素后均治愈;其他复发患者均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面部脉管畸形在外形和功能上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且安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口腔面间隙感染是临床重症之一,临床上常需要用鼻饲行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留置胃管护理不当,也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使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本文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口腔面间隙感染留置胃管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留置胃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鹿瓜多肽在口腔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09月—2013年04月以来口腔面部骨折入院,需行骨折复位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术前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均加用鹿瓜多肽,对照组术前术后常规给予抗炎、消肿治疗,未使用鹿瓜多肽。观察术前患者肿胀消退程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前使用鹿瓜多肽,受伤后一周试验组有35例(92.1%),肿胀消退,对照组有15例(50%),试验组肿胀消退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月X线检查发现,试验组有36例(94.7%)骨痂形成,对照组有20例(66.7%)骨痂形成,试验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鹿瓜多肽具有辅助促进口腔面部骨折愈合的功能,并能缓解疼痛,促进肿胀消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鹿瓜多肽 颌面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痊愈40例,好转5例,有效率达97.82%,仅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8%;间隙感染患者治疗时间为3-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4.8天。结论对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取早期明确病因,积极抗感染、全身支持等对症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小儿口腔面部浅表淋巴结肿大360例病因分析及诊断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60例浅表淋巴肿大患儿,男232例,女128例,男女之比约为21;病程05月~3岁。做特异性细菌学、免疫学或病毒学检查;做淋巴结病理学检查诊断;取淋巴结组织做病理活检;对淋巴结相应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随访时间达到1个月以上。结果本组36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儿的发病原因7例(20%)诊断不明;143例(396%)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210例(584%)由于局部疾病引起。最后诊断的疾病有病因不明的少见病,以及免疫性疾病、传染病、肿瘤、炎症。这充分说明导致小儿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因素较多,很难在临床上对其进行有效地诊断。结论为了避免出现延误诊治的情况,对于暂时还不能确诊患病原因的患儿,应该对其肿大淋巴结的变化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若有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好、高度怀疑患有血液病、肿瘤的患者,应该尽可能地动员做活检,不可延长治疗时间。

  • 标签: 淋巴结肿大 病因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中文文献进行计算机和人工的检索,对纳入文献报道的病人的以下因素进行合并大小、患者性别、部位、血管瘤类型、年龄范围以及治疗效果,对各种类型的血管瘤的疗效进行计算。结果纳入的31篇文献都属于;临床回顾性研究,非对照,也非随机。对于不同种类的血管瘤,平阳霉素的治愈率分别是混合型血管瘤65.0%,获得性血管瘤实际为血管畸形100%,脉管瘤60%,绵状血管瘤72.6%,葡萄酒色斑4.8%,纤维性血管瘤21.4,而对蔓状血管瘤则无效。平阳霉素的疗效要明显的高于鱼肝油酸钠。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具有一定的疗效,需要从血管畸形以及血管瘤出发,进行重新分类,也需要再一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平阳霉素 血管瘤 血管畸形 口腔颌面部
  • 简介:<正>口腔面部骨折较为常见,多由外伤或车祸等引起,严重影响病人的面部外观、咬合关系、语言进食,甚至呼吸功能。因此,对口腔面部骨折应及时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整个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就我科74例口腔面部骨折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9月—2011年9月因口腔面部骨折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74例病人,所有病人属新鲜骨折,随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围术期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