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男,28岁,主因"蚂蚁咬伤后全身多处红斑30分钟"入院。入院时查体:T36.4℃,P84次/分,R20次/分,Bp105/75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呼吸平稳,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颈、胸、腰、腹、四肢等多处皮肤散在大片红斑,边界欠清楚,形态不规则,压之褪色,红斑处略肿胀,无明显瘙痒。

  • 标签: 地塞米松 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耳炎患者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中耳炎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氧氟沙星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听力改善幅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4.29%,研究组是94.29%,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听力改善幅度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治疗期间,应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听力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中耳炎 地塞米松 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行地塞米松耳后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根据患者用药方式分组43例行静脉用药者作为甲组,43例行耳后注射者作为乙组,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乙组治疗后在0.50kHz、1.00kHz、2.00kHz、4.00kHz频率下听阈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②乙组治疗后NO、GSH-PX显著高于甲组;③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甲组83.72%);④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6%显著低于甲组20.93%(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时,耳后注射疗效要优于静脉注射,更利于恢复听力,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 耳后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3%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牙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药源充足,价格低廉,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联合 牙根尖周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选取儿科门诊60例口腔溃疡患儿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维生素B2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溃疡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溃疡愈合时间更短,疼痛缓解程度更低,P<0.05。结论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口腔溃疡患儿,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溃疡愈合时间较短,疼痛缓解程度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地塞米松注射液 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8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向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对比二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TpoAb、TgAb指标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向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具有显著疗效,对改善甲状腺抗体、调节激素水平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治 桥本甲状腺炎 疗效观察 甲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发生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牙根尖周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牙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当中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0例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5例。其中将地塞米松应用于观察组患者,而对照组同样采用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药量相对较少。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有效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当中,将大剂量地塞米松应用其中,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地塞米松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难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治愈33例,好转2例;对照组治愈率51.5%,治愈17例,好转18例。观察组的疗效(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儿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布地奈德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选取50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将其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实施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随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他们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观察组显效很快,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好很多。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采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效果非常好,显效也很快,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牙根尖周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2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地塞米松 牙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就诊的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听力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听力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高于对照组的72.3%(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可以进一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观察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进而得出有关治疗效果的结论。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纳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00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位,分析组50位,观察组采用单纯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而分析组则采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分析则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8.00%,分析组的疗效明显好于观察组,并且差异值P<0.05,则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实践中加入高压氧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法,所以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值得推荐和深入研究。

  • 标签: 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 突发性耳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单侧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鼓室注射组(60例)除常规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外,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次;全身用药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滴地塞米松,治疗10天,所有治疗结束1周后复查听力,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鼓室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18.3%、20.0%和36.7%,全身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7%、20.0%、21.7%和30.0%,两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聋与全身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当,两者均可作为突聋的基础治疗。

  • 标签: 鼓室注射 突发性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生产并发生宫颈水肿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仅常规观察产程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不良分娩事件、宫颈口扩张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宫颈水肿消退时间为(1.6±1.1)h,宫口全开时间(1.5±1.2)h,各项指标与常规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为94.44%(17例),常规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12例),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P<0.05);试验组不良分娩事件发生率为5.56%(1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4.44%(8例),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效果良好,可快速的缓解宫颈水肿情况,加快产程发展,并有效降低不良分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产程宫颈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以随机数字法原则在我院选取接受治疗的76例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6例患儿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3.68%,疗效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一定程度优于地塞米松,整体疗效突出,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行。

  • 标签: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急性喉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口服泼尼松,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肿大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B超显像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