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无氧动态高真空干燥新工艺,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药的纯度。方法改进真空干燥设备及烘干工艺,提高原药品质。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设备、工艺技术创新后,产品的纯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有突破性提升,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 标签: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原药 纯度 无氧动态真空干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以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同时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节约护理工作时间。方法将368名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地塞米松原液直接静脉注射,时间5-10min;B组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入速20-40d/min;C组先由生理盐水接输液管待排气完毕后,取下生理盐水,换接其他正常输液组,再将地塞米松原液加入茂菲氏滴管,入速20-40d/min。观察三组治疗后1小时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对三种方法的依从性和护理耗时情况的比较。结果C组的方法能减少小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耗时少。结论由茂菲氏滴管注入地塞米松时,输液管的残留液体为生理盐水,有利于降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所致的恶心呕吐机率,患儿的依从性好,宜于护士操作,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及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佐治疱疹性咽峡炎高热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择120例疱疹性咽峡炎的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d,合并细菌感染者予抗生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地塞米松0.3mg/kg.d静脉注射1次。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及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肺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热患儿早期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疗效好,减少并发症,本试验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分析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中的盐酸达克罗宁、维生素B2、盐酸氯已定成分含量。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对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3种成分(盐酸达克罗宁、维生素B2、盐酸氯已定)的含量情况。结果盐酸达克罗宁的线性范围为1.052~105.2μg/ml,维生素B2为1.326~132.6μg/ml,盐酸氯已定为2.016~201.6μg/ml。测得的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范围在89.6~109.2%之间,维生素B2在102.9~107.2%之间,盐酸氯已定在102.4~111.7%之间。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的成分含量具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可将其作为控制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中3种成分含量的质量标准。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 复方氯已定地塞米松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56例)和B组(57例)。A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B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所需退热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甲状腺肿大消退时间均小于B组患者(P<0.05)。经4周、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经4周、8周治疗后,A组和B两组ESR指标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A组和B组甲状腺功能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与传统口服泼尼松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地塞米松起效快,患者退热快、甲状腺肿大消退时间更短。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局部注射 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时间、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起效较快,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更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局部注射 强的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沙丁胺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4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根据研究要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对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沙丁胺醇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而实验组对患儿采用沙丁胺醇和地塞米松联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3-7天的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1%,而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14%。同时,对照组中有24例患儿家属对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满意,满意度只有62%;而实验组中有38名患者家属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满意,满意度为90%(P<0.05)。结论对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沙丁胺醇和地塞米松联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也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也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治疗。

  • 标签: 沙丁胺醇 地塞米松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0位伴有乏力症状的晚期肿瘤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片剂治疗,运用简明乏力量表,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乏力评分,分析癌症相关性乏力缓解疗效;以及影响其疗效相关因素。结果地塞米松片剂能有效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相关性乏力且与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结论地塞米松对癌症相关性乏力治疗有效。

  • 标签: 地塞米松 癌症相关性乏力
  • 简介:背景:相对于纯钛来说,二氧化钛纳米管除了具有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及提高骨整合速度的能力外,还可以作为纳米储存器负载药物。目的:制备负载地塞米松的二氧化钛纳米管载药系统,检测其药物释放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采用滴加法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负载地塞米松。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负载地塞米松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制备明胶/壳聚糖多层膜复合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及接触角测试检测明胶/壳聚糖多层膜结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负载地塞米松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涂覆明胶/壳聚糖多层膜后的药物释放性能。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见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完整,管径大小均匀,约为70nm,排列整齐。明胶/壳聚糖多层膜结构完全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成功封堵二氧化钛纳米管管口。负载地塞米松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涂覆明胶/壳聚糖多层膜从第5层开始,接触角呈现一高一低交替变化的锯齿状。在最开始的3h出现轻微的暴释现象,约32.7%的地塞米松释放出来,之后出现药物缓慢释放现象;24h后,约52.3%的地塞米松释放出来;7d后,仅有极少量药物从纳米管中释放出来,二氧化钛纳米管内保存的地塞米松为8.0%-10.0%。

  • 标签: 生物材料 缓释材料 二氧化钛纳米管 阳极氧化 地塞米松 缓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患儿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地塞米松单独用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沐舒坦 地塞米松 新生儿 重症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瘤内注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患儿年龄特点、血管瘤病变部位、类型及面积大小,使用不同剂量的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瘤内注射的方法和过程,耐心讲解博莱霉素药代动力学,配合注射前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本组病例29例,经1-5次注射后达到疗效者27例,总有效率达93.1%。结论博莱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注射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注射前后给予详细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指导出院后家庭护理,能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顾虑,提高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治愈。

  • 标签: 小儿血管瘤 瘤内注射 博莱霉素+地塞米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值得普及以及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氨溴索 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炎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缓释剂前房内植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近2年来我院就诊的4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4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另一组(24例)为对照组,只做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观察两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后发性白内障障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前房炎症,后囊膜混浊发生情况植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可有效减轻糖尿病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 标签: 地塞米松 超声乳化 糖尿病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择期剖宫产前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45例妊娠期孕妇为观察组实施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剩下13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新生儿感染均无差异。两组新生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差异(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前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对新生儿无影响。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准确的孕龄控制和血糖控制,不需要进行常规的羊膜腔穿刺注射地塞米松促成胎肺成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羊膜腔穿刺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白细胞低于4.0*109/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利血生以及鲨肝醇进行治疗,实验组双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2.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以及利多卡因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显著效果,疗程短,且操作安全简单且价廉、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足三里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90例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参考组采用沐舒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比例、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P<0.05);患儿机械通气比例、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效果显著,可减少机械通气比例及机械通气时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 沐舒坦 地塞米松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罗哌卡因腹腔内喷洒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G)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LG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喷洒生理盐水(C组)、罗哌卡因(R组)或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D组)。记录患者术后4、24、48的切口、内脏、肩部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分级和术后追加镇痛药情况。结果D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切口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腹腔内喷洒可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延长镇痛时间,但对术后早期(术后4h)切口痛缓解不明显。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沙丁胺醇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了132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在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13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都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增加地塞米松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组增加沙丁胺醇+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对照2组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45%,显著高于于对照组的78.78%(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为4.55%,与对照组的3.0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沙丁胺醇+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比只用地塞米松好,且无严重不良作用,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喘息型支气管炎 沙丁胺醇 地塞米松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取研究对象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降温、平喘、止咳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消失时间依次为(5.0±2.0)d、(3.4±1.6)d、(3.6±1.4)d,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氨溴索与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氨溴索 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