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因腰痛、左下肢麻痛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l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约5min时,患者突发全身不适、头晕、恶心、全身冒汗、面色苍白,心率124次/分,血压67/35mmHg。考虑为地塞米松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注射用该药,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补容、抗过敏、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 标签: 地塞米松 过敏反应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羊水栓塞防治中施行地塞米松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产妇,均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入本院,共6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为治疗A组及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接受地塞米松防治羊水栓塞,治疗B组施行碳氢酸钠防治羊水栓塞,每组各32例。对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上可见,治疗A组各项手术指标均凸显低于治疗B组(P<0.05)。治疗A组不良情况发生率相比较治疗B组较低(P<0.05)。结论:在产妇羊水栓塞防治中施行地塞米松治疗,能够缩短产妇手术时间、寒战时间以及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可减少不良情况的产生。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方法在产妇羊水栓塞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塞米松 羊水栓塞 手术指标 不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登革热患者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时段内登革热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组,应用对症支持治疗35例(列入对照组),实施小剂量地塞米松35例(列入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WBC、PLT水平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WBC、PLT水平均更高(P<0.05)。结论:在登革热治疗中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增强临床整体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地塞米松 登革热 药学分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山莨菪碱球后注射对复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于烟台业达医院就诊的复视168例,按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及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试验组,96例,除以上治疗外,再行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及山莨菪碱。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试验组有效率为89.58%(86/96),高于对照组的70.83%(51/72)(χ2=9.612,P=0.002)。试验组眼球运动平均改善(1.48±0.32)mm,优于对照组的(1.13±0.22)mm(t=3.020,P=0.003)。两组患者斜视度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分离距离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P=0.012)。结论地塞米松及山莨菪碱球后注射对复视疗效优于单独全身用药。

  • 标签: 复视 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山莨菪碱 效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地塞米松对产妇羊水栓塞的治疗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地塞米松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羊水栓塞产妇8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参照组40例,给予碳酸氢钠治疗。结果:参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地塞米松治疗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碳酸氢钠治疗 羊水栓塞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6月-2021.06月到本院治疗过敏性皮炎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和对照组(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病程度、瘙痒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29/30(96.67%)高于对照组23/30(76.67%)(P<0.05);实验组患者皮炎发病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发生率2/30(6.67%)低于对照组9/30(30.00%)(P<0.05)。结论:运用地塞米松加炉甘石洗剂治疗模式干预过敏性皮炎疾病,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被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比较低。

  • 标签: 过敏性皮炎 地塞米松 炉甘石洗剂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傲迪适(ozurdex)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视网膜脱离患者玻切术后黄斑水肿行玻璃体腔傲迪适植入术31例(31只眼)的资料,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眼压等。结果植入傲迪适后1、2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依次为0.72±0.31、0.56±0.27、0.55±0.28,均优于植入术前的0.89±0.35(F=34.07,P<0.05);CMT依次为(301.10±59.70)μm、(270.32±89.75)μm、(313.35±101.16)μm,均低于植入术前的(583.13±74.77)μm(F=126.69,P<0.05)。植入术后2个月眼压为(18.42±3.69)mmHg(1 mmHg=0.133 kPa)高于植入前的(15.94±2.69)mmHg(t=3.44,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或全身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傲迪适治疗玻切术后黄斑水肿可有效提高视力,减轻水肿。

  • 标签: 黄斑,水肿 玻璃体切除术 地塞米松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8年10月~2020年7月,选取本院接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的方法进行分组,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改善状况。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

  • 标签: []地塞米松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45例被纳入对照组的接受尿激酶治疗,剩余45例被纳入观察组的接受地塞米松和尿激酶两组药物联合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地塞米松 尿激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针对纳入137例中耳炎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参照组以氧氟沙星治疗(68例)和试验组以氧氟沙星加地塞米松治疗(69例),研究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并针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出参照组10.31%(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联合使用氟氧沙星、地塞米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地塞米松 中耳炎 氟氧沙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43例/组),其中对照组突发性耳聋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吗啡酮联用地塞米松在骨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癌性骨痛患者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对照组(HM组,n=18)和氢吗啡酮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HMD组,n=18),患者均予以PCEA治疗,HM组患者单纯使用氢吗啡酮,HMD患者予以氢吗啡酮联合地塞米松。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给药间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腺素E2(PGE2)、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HMD组T1和T5时间点阿片药物使用量显著少于HM组[T1,(11.60±3.42) mg比(15.90±3.37) mg,t=3.80,P<0.05;T5,(13.23±3.26) mg比(17.11±2.37) mg,t=5.10,P<0.05],给药时间明显长于HM组[T1,(11.15±1.08) h比(8.14±0.97) h,t=8.77,P<0.05;T5,(10.81±1.45) h比(7.81±1.23) h,P<0.05)],T5时间点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HM组(33.33%比16.67%,P<0.05),T5时间点CGRP[(32.32±4.43) ng/L比(22.41±4.13) ng/L,t=6.98,P<0.05]、PGE2[(5.25±1.31) ng/L比(2.33±0.62) ng/L,P<0.05]、β-EP[(245.72±46.51) ng/L比(210.41±48.22) ng/L,t=8.59,P<0.05]水平低于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联用地塞米松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并可能降低氢吗啡酮耐受性产生。

  • 标签: 氢吗啡酮 地塞米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骨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结核性胸膜炎行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的价值。方法:研究以结核性胸膜炎者为样本,以40例为样本量,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抽签后有20例为综合组,有20例为基础组,前者行地塞米松+尿激酶治疗,后者行地塞米松治疗,检查炎症指标及凝血指标。结果:用药前针对IL-6、TNF-α进行检验,P>0.05。用药后针对IL-6、TNF-α进行检验,在综合组比基础组低,P0.05。用药后针对PT、TT进行检验,在综合组比基础组长,P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 尿激酶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在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者临床治疗实践中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依照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纯音听阀值,分析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者临床治疗实践中的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治疗后纯音听阀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鼓室注射 地塞米松 突发性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行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纳入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8例展开研究并根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34例。分别实行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洛芬和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炎症的预防作用。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发生炎症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9.2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联合使用普洛芬和地塞米松滴眼液可减少术后炎症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白内障术后 炎症反应 普拉洛芬滴眼液 地塞米松滴眼液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7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7例。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地塞米松。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β2-MG、m 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β2-MG、m 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行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给予观察组联合使用,并对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惊厥、高热、颅内高压、肢瘫消失的时间、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能够使其临床症状更快消失,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接收6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甲泼尼龙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是93.75%,对照组是75.00%,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应用阿昔洛韦缓释片与地塞米松联合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10月-2021月10月随机选择已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74例,结合其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仅应用阿昔洛韦缓释片治疗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应用阿昔洛韦缓释片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37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患者止痛时间和疱疹结痂时间等进行组间比较,联合组均比参照组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给予阿昔洛韦缓释片与地塞米松联合进行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缓释片 地塞米松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