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和整理我院120例对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的收治情况,并根据治疗情况研究和总结出收治经验和结果,将这些经验和结果再用于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的临床护理以及治疗上。方法通过研究,将这120例老年人心脏瓣膜患者的临床症状、诊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找出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心脏瓣膜临床治疗的经验和结果。结果这120例心脏瓣膜患者早期生存107例,死亡13例。随后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对出院的107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心脏功能恢复至Ⅰ级的患者有75例,恢复至Ⅱ级的患者有9例。结论老年人心脏瓣膜大都通过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且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病程比较长。多器官功熊衰竭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使得老年人心脏瓣膜的并发症严重,尤其是采用外科手术后。

  • 标签: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的彩超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的各瓣膜形态、心脏房室大小、彩色血流、活动、厚度、回声。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主动脉瓣是主要侵犯对象,其次为二尖瓣,三尖瓣,侵犯相对较少的是肺动脉瓣。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钙化 彩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46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46例心脏瓣膜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经验。结果335例治愈,11例死亡,其中1例肥胖患者行二尖瓣替换术后产生呼吸机依赖而发生呼吸机脱机困难,经反复训练,带呼吸机45天后脱机成功。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围手术期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6月至2012年06月在本科实施的79例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1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43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8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例。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4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死亡一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注意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中合理纠正瓣膜变,加强术后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降低重症瓣膜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瓣膜病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危险因素,提高术后监护护理水平。方法总结了36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的经验。结果1例患者室颤死亡,其余35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全面、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巨大左心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是老年人(60岁以上)常见的心脏瓣膜,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疾病”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疾病”。目的讨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目前尚没有完善的诊断标准,但一般诊断不难。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患心脏瓣膜变,80%以上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变。

  • 标签: 老年性 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瓣膜合并恶质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心外科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合并恶质1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合并恶质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后,9例(69.23%)成功,痊愈出院。4例(30.77%)死亡。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合并恶质选用外科手术治疗时死亡率较高,应该综合病人的临床症状谨慎选择诊疗措施。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恶病质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合并瓣膜心脏病房颤的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指导临床选择房颤消融手术获益最大的病例。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心胸外科行房颤射频消融+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34例,非风湿性瓣膜16例,术中消融路线相同,左心耳结扎,左房明显增大者行左房减容手术。术后常规口服可达龙6月,随访患者半年,复查心电图了解心律转归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出血,无脑梗,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需安装永久起搏器。14例出现房颤复发或未转复,36例恢复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率为72%。随访6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术后心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两组患者在左房内径,瓣膜类型及房颤病程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视下心脏射频消融是瓣膜置换手术中同期治疗房颤最有效方法,其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手术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同时行左房折叠术(L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3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同时,采用射频消融方式实施改良迷宫术,加行左房折叠术.结果全组无院内死亡,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无房室传导阻滞、出血.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3例,转复率为90.9%.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左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复发.结论应用心脏不停跳下改良迷宫术加左房折叠在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房颤,能有效消除房颤并长期维持窦律,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安全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迷宫手术 左房折叠术 心脏不停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冠状动脉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LVH),分为A、B两组,A组为老年非LVH组,有143例,B组为老年LVH组,有157例。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与非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相比,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发生左室重构比例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发生左室重构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构 冠状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degenerativeheartvalvedisease,DHVD)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AMI行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超声检查分为DHVD组(n=30)和对照组(n=39),对比两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PCI治疗情况、PCI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1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周时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浓度。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DHVD组与对照组相比,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更加严重(病变程度评分:8.93±2.61vs7.09±1.99,P=0.047);DHVD组PCI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较对照组差(平均秩次:939.50vs1475.50,P〈O.05);术后l周DHVD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余主要心血管事件事件的发生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I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DH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26%±5.75%眠48.49%±8.26%,P=0.049);对照组和DHVD组E/A大于1.2的患者分别为64.1%(25/39),36.7%(1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33):对照组NT—proBNP浓度高于DH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4.89±101.31)pg·mL^-1(2025.87±108.04)Pg·mL^-1,P=O.038]。结论合并DHVD对老年冠心病AMI患者PCI治疗后近期预后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ECG)检查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LVH)患者施行ECG检查,观察临床表现、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89例患者经ECG检出阳性57例,敏感性为56.8%,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74.6%。ECG检查LVH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和准确性偏低。结论心电图(ECG)检查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重要筛查手段使用,但还需配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诊,以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心电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左心室结构功能异常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仪测量患者左心室及主动脉根部内径等相关参数,测量血压,检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脑钠肽水平。统计两组数据,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LDL-C、TG水平、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梗死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有增加,(P〈0.05或P〈0.01)。脑梗死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E/A比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或P〈0.01)。脑梗死组BNP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增加、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大,射血分数及E/A比值降低和BNP定量升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二者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心肌重构和心功能下降,对脑梗死的预防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左心室结构 功能障碍 脑梗死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