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双子参洗液联合切开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住院的肛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行切开挂线疗法,对照组术后常规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采用双子参洗液冲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儿并发症,包括疼痛、瘙痒、渗液以及感染,跟踪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瘙痒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跟踪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2例(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9例(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联合熏洗坐浴治疗小儿肛瘘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肛瘘 双子参洗液 挂线 熏洗坐浴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术后换药的护理体会,达到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创口愈合快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肛瘘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影响。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肛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方宁痔洗液,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疼痛、瘙痒、肿胀及分泌物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观察组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瘙痒、分泌物、伤口愈合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肛瘘外洗方中药熏洗能更好的促进肛瘘术后伤口愈合,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尤其能缓解疼痛、瘙痒及肿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肛瘘 肛瘘外洗方 中药熏洗 伤口愈合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9-015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选于2010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检查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应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结果评估疗效后两组中均无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均达到100%,对比无差异性(P>0.05);于术后记录患者创面大小、愈合时间、肛门变形、肛门失禁情况,观察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可更好缓解患者痛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值得重视与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实行手术治疗,除术后复发1例以外,其余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d左右,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肛瘘的护理方法得当,使术后并发症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 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肛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160例行肛瘘手术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肛瘘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进行以及术后病人快速康复的保证。

  • 标签: 肛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6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复杂性肛瘘病人手术治疗后,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肛瘘伴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不同术式分为研究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行单纯肛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使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以及联合使用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和使用肛门外瘘管旷置以及联合使用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求得最有效治疗肛瘘的手术方式。方法从2010年2月到2016年1月选取96名以“高位肛瘘”为诊断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一组给予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以及给予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为A组,一组给予肛门外瘘管旷置以及给予肛管内主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所需的时间和术后复发的几率,以及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以得出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高位肛瘘后,患者痊愈所需的时间平均为16.5天,术后随访无复发的病例,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明显的大便失禁症状;B组治疗高位肛瘘后,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平均为25.3天,术后有4例复发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明显的大便失禁症状。两组患者的痊愈所需的时间与复发几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结果表明A组的手术方法即对高位肛瘘拥有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肛瘘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肛瘘结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74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oftheIntersphinctericFistulaTract,LIFT),实验组采用改良肛瘘结扎术。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控便能力。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控便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肛瘘结扎术降低了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了肛门控便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括约肌型肛瘘 改良肛瘘结扎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患者为8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瘘管切开手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22.6±1.2)天,高危挂线脱落时间为(12.5±2.1)天,临床住院时间为(5.2±0.1)天,发生肛门变形患者1例,剩余患者所有肛门功能均恢复正常,治愈率可以达到98.74%。结论瘘管切开手术是治疗肛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肛门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 瘘管切开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瘘患者10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率分别为74%、40%,观察组轻度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7天恢复率分别为74%、38%,观察组7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7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肛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效果。

  • 标签: 肛瘘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肛瘘根治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同时排除不能耐受麻醉或者手术治疗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肛瘘根治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和两组患者尿管的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腹部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肛瘘根治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肛瘘根治术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