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瘘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92例行肛瘘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2周内的肛门功能,依据《肛肠科病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并由患者和护理人员填写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例发生假性愈合、2例发生伤口感染、4例发生伤口撕裂;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52.17%;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发生伤口撕裂,无其他并发症,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86.96%;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以及预防为主的护理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患者 肛瘘切除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门诊中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肛瘘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挂线术,观察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肛门处异物感、疼痛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疗效肯定,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异物感和疼痛感,且无特殊手术器械要求,适合社区门诊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瘘患者手术之后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的疗效,评价其在实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之间,肛肠科的40例肛瘘患者手术之后护理的情况。结果所研究的40例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均为良好,已达到治愈的效果,可出院,在出院的近期没有复发。结论对于肛瘘患者,手术之后的综合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使临床治疗的效率有所提高、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使术后的复发率有所降低,临床效果比较好,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肛瘘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肛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科进行治疗的96例高位肛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45/48)和77.08%(37/4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d左右,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d左右,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高位肛瘘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及术后的满意度,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其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患者 术后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以本院160例肛瘘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分析和措施的落实,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的疼痛、饮食、排泄及专科护理,可以提高肛瘘的一次性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 标签: 肛瘘 术前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情况。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对2015年2月对112例肛瘘病人进行手术及护理的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瘘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减少住院时间,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肛瘘病人 围手术期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肛瘘手术后遗症之一是肛管缺损,造成肛门溢液、肛管狭窄或肛门失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双重伤害。何惠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肛肠工作五十多年,在肛瘘手术中如何避免肛管缺损的发生及发生后如何治疗都有着丰富且独到的经验。

  • 标签: 肛瘘后遗症 大便失禁 挂线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肛瘘切除开放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可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期,降低感染率及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肛瘘切除 I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对肛瘘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选择与评价。方法将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肛瘘患者共计50例纳入研究,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肛瘘切开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取肛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2.00%(23/2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00%(24/25),两组手术成功率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有效率为68.00%(17/25),观察组为88.00%(22/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与肛瘘切开切除术相当,但在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可作为基础手术方案,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 手术 评价
  • 作者: 梁海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梁海峰山东东营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000作者简介:梁海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07,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利津县:学历:大学;学位学士,研究方向:普通外科,肛肠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瘘合并混合痔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肛瘘合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肛瘘同期手术与单行肛瘘手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是74%,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是2%,对照组是16%,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是8%,对照组是6%,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肛瘘合并混合痔的同期手术效果较为理想.关键词肛瘘;混合痔;同期手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8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高位肛瘘患者,对其均予以手术治疗,分析治愈率、创面感染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患者的治愈率达到100.00%,其中有6.67%的患者出现了创面感染,随访结果显示复发率为0.00%。结论手术方法对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发生感染的几率较低,因此可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高位肛瘘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经切缝挂线术治疗的复杂性肛瘘病例临床资料。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切缝挂线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瘘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行瘘管切除术,观察组26例,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手术治疗计划总时间均明显短语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肛瘘的临床治疗上,保留括约肌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保留括约肌手术 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周疾病,在西方国家,每1万人中的发病人数为1.2~2.8个[1]。在肛瘘的治疗上,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根治与术后肛门括约功能的矛盾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肛门解剖及盆底功能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肛瘘手术的微创理念,在根治肛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肛门括约功能的损害。将肛瘘的微创手术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肛瘘 微创手术 括约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肛瘘的MRI表现,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显示瘘管32条,外口23个,内口18个,肛周脓肿3个。肛瘘分型为括约肌间型9例,经括约肌型6例,括约肌上型1例,括约肌外型1例。手术共检出瘘管34个,内口24个,外口23个,脓肿3个。MRI检查对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准确率分别为94.1%、75%、100%、100%。结论MRI对肛瘘术前准确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MRI应作为肛瘘患者术前重要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肛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术前实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并发症及切口护理做好健康指导。结果经过细心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肛瘘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肛瘘 围手术期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比较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肛瘘剥离结扎术三种手术治疗肛瘘效果,探讨治疗肛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A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1组(B组)采用肛瘘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2组(C组)采用肛瘘剥离结扎术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两对照组在治愈率、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果表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疗效确切,易于操作;肛瘘剥离结扎术肛门功能损伤较少,复发率较高,有发展的前景。

  • 标签: 低位肛瘘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