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小RNA(microRNA)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角膜伤口愈合涉及复杂的级联反应,伴随着细胞死亡、增生、迁移、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分布在角膜不同层次的microRNA异常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因子及下游通路,多种microRNA同时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形成复杂而精确的微调基因调控网络参与角膜损伤愈合的各个级联过程,同时,因为其表达的改变导致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以及血管生成,也提示microRNA对角膜病理性修复的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246-250)

  • 标签: 微小RNA 角膜损伤 损伤修复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隐匿,患者从开始有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经历数年甚至十余年的病程演变。一旦进入痴呆期,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逆转病情。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效率,近年来针对该病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除了已确定的β-淀粉样蛋白(Aβ)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外,目前也发现了微小RNA(miRNA)可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微小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1(miR-1)和微小RNA-155(miR-155)的表达与ACI疾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ACI患者173例为研究组,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78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41例)三个亚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根据90 d内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评估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对ACI预后的预测效能以及AC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高血压史[56.65%(98/173)]、收缩压[(134.02±27.35)mmHg]、舒张压[(88.45±9.52)mmHg]、总胆固醇[(3.78±0.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8±0.73)mmol/L]、血清miR-1(2.07±0.37)和miR-155(1.56±0.3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44%(71/180)、(119.37±22.14)mmHg、(81.46±14.13)mmHg、(3.59±0.68)mmol/L、(1.74±0.69)mmol/L、(1.01±0.22)、(1.02±0.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4±0.2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2,t=5.542、5.429、2.373、4.498、32.865、17.982、2.725,均P<0.05);随着疾病程度的增加,ACI患者血清miR-1、miR-155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10.212、13.050、3.092、7.027、3.983、4.099,均P<0.05);预后不良组高血压史[64.47%(49/76)]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χ2=8.419,P<0.05),收缩压[(136.51±12.56)mmHg]、舒张压[(89.53±6.65)mmHg]、NIHSS评分[(7.26±0.58)分]、血清miR-1(1.32±0.15)、miR-155(1.21±0.1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42.27%(41/97)、(132.19±9.32)mmHg、(86.34±5.62)mmHg、(6.44±0.62)分、(1.01±0.07)、(0.99±0.05)](t=2.597、3.418、8.880、10.695、4.633,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1和miR-155表达预测ACI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95%CI:0.745~0.884)、0.839(95%CI:0.780~0.897),二者联合对预测ACI预后的AUC为0.944(95%CI:0.912~0.97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NIHSS评分、miR-1与miR-155升高是AC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1和miR-155表达水平与AC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是ACI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卒中 核糖核酸酶类 基因表达 高血压 胆固醇 预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的异质性肿瘤,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肺转移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虽然手术切除联合新辅助化疗降低了骨肉瘤患者的死亡率,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非转移患者约为70%,而转移患者仅为11%~30%。微小RNA异常表达影响骨肉瘤细胞的进展、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在骨肉瘤的耐药性及化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小RNA在作为预后指标或治疗靶点方面有一定潜力。本文拟对与骨肉瘤相关的微小RN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骨肉瘤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有一些帮助。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 肺转移 血管生成 治疗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良好的方法对胃癌进行诊断和治疗。而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在胃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相关基因的调控,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各个过程均有影响,一直是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旨在对微小RNA与胃癌诊断、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中产生的耐药性等问题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和临床诊治奠定基础。

  • 标签: 微RNAs 胃肿瘤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良好的方法对胃癌进行诊断和治疗。而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在胃癌中存在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相关基因的调控,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各个过程均有影响,一直是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旨在对微小RNA与胃癌诊断、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中产生的耐药性等问题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和临床诊治奠定基础。

  • 标签: 微RNAs 胃肿瘤 抗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miR)-376b-3p和miR-654-5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34组来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淮安市肿瘤医院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76b-3p和miR-654-5p的表达。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376b-3p和miR-654-5p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中miR-376b-3p表达下调,miR-654-5p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376b-3p表达的降低和miR-654-5p表达的升高与肿瘤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此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R-376b-3p的低表达或miR-654-5p的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miR-376b-3p低表达和miR-654-5p高表达是大肠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iR-376b-3p的低表达和miR-654-5p的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 标签: 大肠癌 微小RN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34a和miRNA-204的异常表达是否能用于区别慢性胰腺炎(CP)与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PanINs)。方法用部分结扎大鼠胆胰管和置入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的方法建立SD大鼠(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CP-胰腺癌模型,获得16个CP标本和26个PanINs标本。然后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种与胰腺癌相关的miRNAs(miR-34a、miR-204、miR-107和miR-21)在这些标本中的表达。两组之间的差异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或Student’s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34a在PanIN-1(1.81±0.12比1.00±0.08,t=2.032,P<0.05)、PanIN-2(1.72±0.11比1.00±0.08,t=1.332,P<0.05)和PanIN-3(2.62±0.14比1.00±0.08,t=4.135,P<0.05)标本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204在PanIN-2(0.59±0.08比1.00±0.12,t=5.037,P<0.05)和PanIN-3(0.51±0.07比1.00±0.12,t=5.385,P<0.05)标本中的表达显著低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21只在PanIN-3(2.23±0.21比1.00±0.12,t=4.485,P<0.05)标本中表达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34a和miR-204在CP发展到胰腺癌的过程中表达异常,可用于区别CP与PanINs。

  • 标签: 微小RNA 慢性胰腺炎 标志物
  • 简介:摘要卒中属于高风险疾病之一。多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聚焦于对卒中的影响,结果表明miRNA在卒中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miRNA与卒中的相关文章,总结了miRNA在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4个方面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卒中属于高风险疾病之一。多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聚焦于对卒中的影响,结果表明miRNA在卒中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miRNA与卒中的相关文章,总结了miRNA在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4个方面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是一组细胞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特定序列互补或不完全互补结合,诱导靶mRNA剪切或阻止其翻译,从而进行基因调控。目前母乳中已发现多种与免疫发育及免疫调节相关的miRNA,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母乳中miRNA与新生儿免疫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母乳的免疫成分及功能。

  • 标签: 微小RNA 母乳喂养 免疫,母体获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362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比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32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miR-362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94±0.052)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0.436±0.044,t=8.8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0.172±0.045)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0.202±0.070)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miR-362表达(t=10.101,t=6.3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miR-362表达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miR-36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4,P>0.05)。结论miR-362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下调,但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间无差异。

  • 标签: 微小RNA 星形细胞瘤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31(miR-31)、微小RNA-27b(miR-27b)表达水平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114例(持续性房颤组),根据患者随访时是否复发房颤分为复发组41例和未复发组73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14例为对照组。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31、miR-27b相对表达水平。分析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miR-31、miR-27b表达水平与左心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1、miR-27b对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持续性房颤组患者的血清miR-31、miR-27b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均为P<0.05);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血清中hs-CRP、NT-proBNP水平、miR-31、miR-27b相对表达水平较高(均为P<0.05),左心房内径较大(P<0.05)。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患者血清miR-31、miR-27b表达水平与左心房内径、hs-CRP、NT-proBNP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1、miR-27b联合诊断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AUC为0.915,敏感度为80.50%,特异度为95.90%。结论血清miR-31、miR-27b可能参与了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且与房颤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房颤射频消融预后的判断指标。

  • 标签: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微小RNA-31 微小RNA-27b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后血清微小RNA(miR)-335、miR-193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ABG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经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对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106例CHD患者经CABG治疗、随访后,有34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占32.08%;预后不良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6.02±0.87) mmol/L比(4.45±0.62) mmol/L、(1.87±0.40) mmol/L比(1.53±0.31) mmol/L],miR-335、miR-193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0.55±0.29比0.81±0.27、0.46±0.25比(0.7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7、4.940、4.571、5.869,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C[B=3.666,比值比(OR)=39.106,95%可信区间(CI):8.551~178.831]、TG(B=2.888,OR=17.959,95%CI:4.516~71.423)过表达可能作为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风险因子(P<0.05),miR-335(B=-3.324,OR=0.036,95%CI:0.007~0.190)、miR-193b(B=-5.068,OR=0.006,95%CI:0.001~0.054)水平高表达可能作为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预测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均>0.70,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以入院时血清miR-335、miR-193b的截点(cut-off)值取0.640、0.660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血清miR-335、miR-193b水平与CHD患者CABG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预测CHD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小核糖核酸335 微小核糖核酸193b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胆道闭锁(BA)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初步构建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探索其在BA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数据集GSE46960,利用GEO2R在线工具分析BA和正常肝组织之间的DEGs,利用注释、可视化和富集发现数据库(DAVID6.8)对DEGs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基于蛋白质互作数据库(STRING11.0)和Cytoscape_v3.7.1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其关键基因。通过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HMDD_V3.2)查询与BA相关且经过验证的miRNA,并利用miRNA目标预测数据库(miRDB)预测其靶基因。将预测的靶基因和GSE46960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求得交集,获得miRNA、mRNA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图。结果从GSE46960数据集中共获得565个DEGs,其中352个为上调基因,213个为下调基因。其中上调的DEGs显著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激酶、阿米巴病通路、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中,下调的DEGs显著富集于新陈代谢、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通路中。根据PPI网络,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在DEGs基础上成功构建了BA miRNA-mRNA分子调控网络。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DEGs及构建的miRNA-mRNA调控网络有助于全面了解BA发生的分子机制,为探索联合miRNA及DEGs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新方向。

  • 标签: 胆道闭锁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微小RNA 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骨髓衰竭疾病,其病理生理学目前尚不明确。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基因转录后的表达调控。最近国内外研究表明,miRNA在AA患者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AA的发生、发展。现就miRNA在AA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微小RNA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靶点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195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怀柔医院1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并与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诊断食管癌的效能;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4.39 ± 1.86比7.17 ± 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155,P<0.05)。以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平均值作为阈值,>4.39为高表达,50例;≤ 4.39为低表达,55例。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诊断食管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 0.758~0.879,Z = 10.265,P<0.05),约登指数0.539,截断值取6.03时灵敏度为82.86%,特异度为71.11%。血清miR-195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高表达患者(25.7个月比36.6个月),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18.2%比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miR-195和肿瘤直径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0.377和0.418,95% CI 1.276~5.599和1.478~7.608,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且miR-195表达越低,患者预后越差,miR-195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标签: 食管肿瘤 预后 血清 微小RNA-19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05(miR-205)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1例、女5例,年龄(36±7)岁]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同时期于同单位就诊的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外伤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8±9)岁]行皮瓣移植手术后剩余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miR-205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mRNA表达情况。取增生性瘢痕组织,培养第3~5代成纤维细胞(Fb),用于后续实验。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成TSP-1+miR-205对照组、TSP-1+miR-205模拟物组和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48 h,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和肾荧光素酶的表达,并计算两者比值,以此表示TSP-1的活性。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分为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抑制物组及miR-205对照组、miR-205模拟物组、miR-205模拟物+TSP-1组,分别转染相应的序列,转染后0(即刻)、12、24、36、48 h,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力。取2批增生性瘢痕Fb,同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进行分组及处理,转染后24 h,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皱缩情况,以此反映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iR-205的mRNA表达量为0.54±0.05,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1.26±0.07(t=8.213, P<0.01)。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SP-1的mRNA表达量为1.46±0.0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0.68±0.11(t=6.031,P<0.01)。转染后48 h,TSP-1+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表示TSP-1活性的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532±0.028,明显低于TSP-1+miR-205对照组的0.998±0.012(t=26.500,P<0.01);TSP-1突变+miR-205模拟物组细胞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963±0.012,与TSP-1突变+miR-205对照组的0.976±0.010相近(t=0.816,P>0.05)。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t=6.169、12.670、27.130、12.670,P<0.05或P<0.01);转染后0、12、24、36、48 h,miR-205抑制物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iR-205对照组(t=6.169、7.221、7.787、7.835、13.030,P<0.05或P<0.01)。转染后12、24、36、48 h,miR-205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t=8.118、26.970、39.550、42.490,14.570、12.240、36.830、45.220,P<0.05或P<0.01)。转染后24 h,与miR-205对照组相比,miR-205模拟物组细胞凋亡增加,miR-205抑制物组细胞凋亡减少。转染后24 h,与miR-205模拟物组相比,miR-205对照组和miR-205模拟物+TSP-1组细胞凋亡减少。结论miR-205可以通过抑制TSP-1的表达,抑制人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促进Fb的凋亡,可能成为增生性瘢痕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微小RNA-205 血小板反应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627(miR-627)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4±11)岁]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同期于同单位就诊的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外伤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35±13)岁]行皮瓣移植手术后剩余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miR-627的mRNA表达。取增生性瘢痕组织,培养第3~5代成纤维细胞(Fb),经鉴定后用于后续实验。取增生性瘢痕Fb,分为miR-627阴性对照组、miR-627模拟物组和miR-627抑制物组,分别转染对应的序列,转染后0(即刻)、12、24、36、48 h,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转染后24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转染后24 h,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Ⅰ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取2批增生性瘢痕Fb,一批分为IGF-Ⅰ野生型+miR-627阴性对照组、IGF-Ⅰ野生型+miR-627模拟物组,另一批分为IGF-Ⅰ突变型+miR-627阴性对照组、IGF-Ⅰ突变型+miR-627模拟物组,分别转染对应的序列,转染后48 h,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荧光素酶和肾荧光素酶的表达,并计算两者比值,反映IGF-Ⅰ的活性。取增生性瘢痕Fb,分为miR-627阴性对照组、单纯miR-627模拟物组和miR-627模拟物+IGF-Ⅰ组,分别转染对应的序列,转染后24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GF-Ⅰ、Ⅰ型胶原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实验中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iR-627的mRNA表达量为0.47±0.06,显著低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1.12±0.23(t=15.090,P<0.01)。转染后12、24、36、48 h,miR-627模拟物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miR-627阴性对照组(t=9.918、34.370、13.580、61.550,P<0.05或P<0.01),miR-627抑制物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iR-627阴性对照组(t=4.722、8.616、13.330、14.000,P<0.05或P<0.01)。转染后24 h,与miR-627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8.42±0.47)%相比,miR-627模拟物组的(10.89±0.35)%显著升高(t=7.301,P<0.01),miR-627抑制物组的(5.00±0.22)%显著下降(t=11.510,P<0.01)。转染后24 h,与miR-627阴性对照组细胞IGF-Ⅰ、Ⅰ型胶原和α-SMA的蛋白表达相比,miR-627模拟物组明显下降(t=25.470、5.282、7.415,P<0.01),miR-627抑制物组明显升高(t=15.930、8.857、9.763,P<0.01)。转染后48 h,IGF-Ⅰ野生型+miR-627模拟物组细胞IGF-Ⅰ的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463±0.061,明显低于IGF-Ⅰ野生型+miR-627阴性对照组的0.999±0.011(t=16.852, P<0.01);IGF-Ⅰ突变型+miR-627模拟物组细胞IGF-Ⅰ的荧光素酶/肾荧光素酶比值为0.934±0.021,与IGF-Ⅰ突变型+miR-627阴性对照组的0.930±0.023相近(t=1.959,P>0.05)。转染后24 h,单纯miR-627模拟物组细胞IGF-Ⅰ、Ⅰ型胶原和α-SMA的蛋白表达量1.623±0.070、1.363±0.042、1.617±0.025均较miR-627阴性对照组的2.723±0.045、2.147±0.067、2.533±0.055明显降低(t=22.831、7.280、26.220,P<0.01),miR-627模拟物+IGF-Ⅰ组细胞IGF-Ⅰ、Ⅰ型胶原、α-SMA的蛋白表达量2.477±0.102、1.760±0.046、2.387±0.049均较单纯miR-627模拟物组明显升高(t=3.830、8.286、3.436,P<0.05或P<0.01)。结论人增生性瘢痕中miR-627表达下调;miR-627可通过靶向抑制IGF-Ⅰ的表达从而抑制人增生性瘢痕Fb的增殖,促进Fb的凋亡。

  • 标签: 瘢痕 成纤维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微小RNA-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