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中美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给心脏病发作的小鼠注射一种微RNA分子,可以刺激小鼠心脏长出新的细胞。这种受损心脏修复法有望应用到人身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讨胃癌组织中miRNA-539和miRNA-4317的表达和两者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儋州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5例,检测其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3 cm)中miRNA-539和miRNA-43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iRNA-539、miRNA-4317的表达均分别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4.72±1.94比8.96±3.45、2.18±1.04比6.15±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703、15.624,P均<0.01);腹膜转移、肝转移、miRNA-539相对表达量<6.10和miRNA-4317相对表达量<3.15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表明胃癌组织中miRNA-539和miRNA-4317低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短有关,可能对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不良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539 微RNA-4317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RNA-187和RNA-143在胆囊癌发生发展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胆囊癌患者的血清标本75例作为胆囊癌组,同期胆囊良性疾病血清标本75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45例,分别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在胆囊癌诊断方面的效能。结果胆囊癌组的血清RNA-187表达明显高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胆囊良性疾病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手术治疗后RNA-187表达较术前明显降低;胆囊癌血清RNA-143表达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胆囊良性疾病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术后血清RNA-143表达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胆囊癌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Nevi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证实,RNA-187对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促进作用,而RNA-143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RNA-187和RNA-143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癌抗原19-9和CA242(均P<0.05),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胆囊癌的效能。结论RNA-187和RNA-143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血清RNA-187和RNA-143表达,对于诊断胆囊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胆囊肿瘤 微RNA-187 微RNA-143 诊断 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 BCP)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目前仍旧困扰临床。在转录后水平起调控作用的RNA(microRNA, miRNA)可能参与BCP过程。因此,寻找参与BCP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定miRNA与标志物,将为BCP治疗及临床检测、诊断提供帮助。文章综述近期研究,阐述miRNA如何调控破骨细胞活化,促进骨吸收进而导致BCP的形成;miRNA如何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CXC趋化因子配体1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2, CXCL12)/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 CX-CR4)信号通路等]参与BCP的形成和发展;miRNA如何通过调控神经元可塑性和改变神经元离子通道的表达发挥BCP调控作用,以期为探明BCP的发生发展机制、转化临床提供帮助。

  • 标签: 微RNA 骨癌痛 破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胃癌预后相关的RNA(miRNA),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491例样本的人类基因组miRNA测序数据(胃癌组织样本446份,正常胃组织样本45份)和相应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R 4.0.2软件edgeR包对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所得差异表达谱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iRNA,进一步对筛选出的预后相关mi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动态变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以|log2差异倍数|>1.5、P<0.01为标准,筛选出175个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183×hsa-miRNA-184+0.086×hsa-miRNA-675-0.231×hsa-miRNA-2115+0.548×hsa-miRNA-3943-1.455×hsa-miRNA-1246。在训练集、测试集、总体数据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50、26.70,P均<0.05),模型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且分层分析显示模型能有效预测早期胃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年龄和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9(1.07~1.32)、1.20(1.06~1.40),1.50(1.01~2.23)、1.90(1.28~2.90),1.34(1.15~1.57)、2.10(1.05~4.40);P均<0.05]。结论基于5个miRNA构建的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根据lncR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可以分为如下五类:1、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large intergenic lncRNA),2、内含子区长链非编码RNA(intronic transcript),3、正义链长链非编码RNA(sense lncRNA),4、反义链长链非编码RNA(antisense lncRNA),5、双向长链非编码RNA(bidirectional lncRNA)。LncRNA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介导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调控其下游基因的表达;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转录本形成双链结构,干扰编码基因转录本的剪接或者形成内源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3、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调控该蛋白的活性或者组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4、与特定蛋白质锚定后,改变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NA-19(miR-19)和RNA-21(miR-21)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老年DT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96例老年DTC患者,均行颈淋巴结穿刺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检测穿刺组织、DT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iR-21和miR-19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组织间miR-21和miR-1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观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老年患者miR-21和miR-19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miR-21的表达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癌旁组织(0.92±0.33)、淋巴结组织(3.41±0.64)及DTC组织(4.28±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683,P<0.01);各组织中miR-19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DTC组织miR-2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组织、癌旁组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4、0.801,均P<0.01)。DTC组织miR-19表达水平与淋巴结组织、癌旁组织无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127、0.165,均P>0.05)。淋巴结组织miR-21的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呈正相关(r=0.705,P<0.01),而miR-19表达水平间无线性相关(r=0.191,P>0.05)。不同性别、不同肿瘤直径的患者颈淋巴结miR-2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期的患者颈淋巴结miR-21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腺体外浸润的患者颈淋巴结miR-21表达水平高于无腺外浸润的患者(P<0.05)。不同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及肿瘤是否有腺外浸润的患者颈淋巴结miR-19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9可能不参与老年DTC的发生、发展,而miR-21在老年DT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肿瘤的周围浸润与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有促进作用。颈淋巴结穿刺检测miR-21能够早期对DTC进行诊断与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穿刺术 微RNAs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受神经支配,通过血管、淋巴结或经体腔播散转移,涉及整个机体。肿瘤环境(TME)构成了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周围环境,并且已经有研究证明其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在癌症疾病中发挥作用。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独特环状结构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调控功能。circRNA与TME之间的通信在影响肿瘤恶性行为中起着复杂的作用,为未来肿瘤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基于此,本文将近几年circRNA在TME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环状RNA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NA-552(miR-552)、RNA-592(miR-592)的表达与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67例,检测并比较不同组织的miR-552、miR-592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特征(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不同预后患者的miR-552、miR-592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miR-552、miR-592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肿瘤长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iR-552、miR-592表达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高、分化程度低、肿瘤长径长、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iR-552、miR-592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年内无病生存者相比,3年内复发或死亡者的miR-552、miR-592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Ⅳ期、肿瘤长径≥5 cm、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3年内复发或死亡是miR-552、miR-592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miR-552、miR-592表达和TNM分期(r=0.715)、肿瘤长径(r=0.649)、淋巴结转移(r=0.675)、预后(r=0.709)呈正相关,和分化程度(r=-0.693)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组织中miR-552、miR-592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NM分期高、分化程度低,肿瘤长径长、淋巴结转移、3年内复发或死亡是miR-552、miR-592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并与miR-552、miR-592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情况 miR-552 miR-592 相关性
  • 简介:摘要RNA(microRNA,miR)-214是脊椎动物中特有的microRNA之一,在多种肾脏疾病的肾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等途径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与急性肾损伤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icroRNA-214可能是未来针对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系统综述了microRNA-21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作为肾脏疾病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局限性及潜在应用前景。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不全,慢性 微RNAs microRNA-214
  • 简介:摘要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首次怀孕年龄以及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尤为重要。RNA(miRNA)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侵袭、耐药与转移,针对其功能抑制的措施将会对乳腺癌的治疗产生新的启发。文章从作用机制、评估预后和靶点探索等方面综述了miRNA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肿瘤 微RNA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是脑卒中患者血栓再通后常见的临床病理生理现象,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其中线粒体作为"能量站"扮演了关键角色。缺血性脑卒中诱导脑内大量RNA (microRNAs, 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的表达改变,提示miRNAs和lncRNAs与缺血性脑卒中复杂的病理过程有关。此外,研究发现相关miRNAs和lncRNAs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参与CI/RI的发生、发展过程。文章综述线粒体在CI/RI中的作用,以及miRNAs和lncRNAs调节线粒体参与CI/RI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从miRNAs和lncRNAs水平探讨线粒体调控CI/RI的机制,为CI/RI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微RNA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RNA (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20~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miRNA以双链形式存在,激活时为单链形式,miRNA通过形成miRISC复合物发挥作用,参与了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自噬、迁移、侵袭等多种过程。下咽癌是一类病因不明且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下咽癌早期症状不显著,易漏诊误诊,其病理类型中95%为鳞状细胞癌,且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了解miRNA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对下咽鳞状细胞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miRNA在下咽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下咽肿瘤 microRNA 免疫,细胞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IBD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致病因素多种多样,最重要的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和宿主免疫异常等。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长度很短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目的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参与并调控IBD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在IB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现综述相关研究,总结miRNA在IBD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微RNAs 肠道黏膜屏障 免疫
  • 简介:摘要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累及的血管、范围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千差万别。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晰,缺乏特异性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给临床医师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近年来,RNA(miRNA)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其在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miRNA的生物合成、功能特性及其与系统性血管炎之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系统性血管炎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NA-155(miR-155)在C57BLKS/db(db/db)小鼠血清和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8和10周龄组,每组8只,并设同期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血清和肾组织miR-155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小鼠肾组织中Ets-1、内皮型一氧化碳合酶(eNOS)和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GTR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8、10周龄db/db小鼠血清中miR-15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1),10周龄时miR-155表达最明显(P<0.01);6、8和10周龄db/db小鼠肾组织中的miR-155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1),10周龄时上调最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ts-1、eNOS和AGTR1均定位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8和10周龄db/db小鼠肾组织中Ets-1、eNOS、AGTR1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10周龄时下调均最为明显。Western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周龄db/db小鼠肾组织Ets-1、eNOS和AGTR1表达均无明显变化,8周龄时eNOS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10周龄时AGTR1蛋白表达水平开始下调(P<0.05),Ets-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1)。结论db/db小鼠血清、肾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随着DKD的进展逐渐升高,而miR-155靶基因Ets-1、eNOS和AGTR1随着DKD的进展表达逐渐降低。miR-155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Ets-1、eNOS和AGTR1,影响内皮细胞功能而参与DKD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RNAs 一氧化氮合酶 MiRNA-155 肾小球内皮细胞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期待着可以找到一个新的治疗靶点,以便能从细胞或者基因水平对该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

  • 标签: 微RNA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所处的环境对于肿瘤的生长、侵袭等行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其有别于正常组织细胞所处的环境。而目前关于胃癌的环境研究较为清楚的有缺氧、酸中毒、间质高压以及一些蛋白酶的表达,这些微环境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缺少开放读码框(OpenReadingFrame,ORF)非编码的RNA分子。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对于胃癌的生长、发展、侵袭、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环境之间也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即对长链非编码RNA对胃癌环境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胃癌 微环境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细胞内RNA(miRNA)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而细胞外miRNA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用途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研究证实某些胞外miRNA的水平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相关。文章从循环中肿瘤特异的胞外miRNA的产生途径、检测方法、化疗反应预测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体液中miRNA的检测是标志物研究中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是循环miRNA主要来源于血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一些血流量较高的器官,肿瘤特异的miRNA表达信息容易被掩盖,仍然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加大样本量来提高相关研究的说服力。

  • 标签: 肿瘤 细胞外液 微RNAs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CBP1-AS1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对RNA-196a(miR-196a)的靶向调控作用。研究发现PCBP1-AS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低表达,而miR-196a表达上调;转染pcDNA-PCBP1-AS1或转染anti-miR-196a均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CBP1-AS1可靶向调控miR-196a;miR-196a过表达可逆转PCBP1-AS1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PCBP1-AS1可通过下调miR-196a的表达从而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 标签: 口腔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