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对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其发病后的2h、4h、8h、16h、24h、48h以及3d、5d、7d、10d进行采血检查,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受试者分别于每日清晨进行空腹采血检查。对三组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测定,密切观察各组患者肌钙蛋白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肌钙蛋白I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含量于患者发病后的3~4h后开始逐渐升高,在11~24h时达到高峰,7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心肌肌钙蛋白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8.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宽的诊断时间,但缺点是敏感性不够高,若与高敏感性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进行检测,则可更快速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以便于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提高的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53例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组成B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肌钙蛋白心肌酶的检测,并就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A组患儿其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显示均明显高于B组健康体检儿童(P<0.05)。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手足口病病情的加重,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值也相应增高。结论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率,且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意义重大。

  • 标签: 手足口病 肌钙蛋白 心肌酶
  • 简介:曾有报道指出,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脉介入(PCI)的患者,连续监测其发作后24h内每隔6h的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浓度及峰值,可以很好预测患者梗死面积和远期预后。无论是峰浓度还是固定时间点的hsTnT浓度都与发作后48h内总肌酸激酶(CK)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比应用心肌酶峰浓度作为预测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指标,单次测定hsTnT成本更低,临床依从性也更好,

  • 标签: 心肌梗死面积 峰浓度 肌钙蛋白 冠脉介入 连续监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的变化,分析cTnI水平升高对于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选择成功接受PCI手术的119例冠心病病人,监测PCI术前术后cTnI的水平,记录PCI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TnI术前术后均正常组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8%,cTnI术前正常术后升高组为66.6%,cTnI术前升高术后升高组为57.8%,P<0.05;而急性心衰的发生率3组分别为3.9%,40.0%,46.7%,P<0.05.对于PCI术前术后cTnI水平均正常的病人,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低,而PCI术后cTnI水平升高的病人,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种显著性差异在PCI术前cTnI水平升高的病人中更为明显(P<0.05).因此我们得出结论,cTnI对于预测PCI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肌钙蛋白I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和肌钙蛋白1在急性有机磷中度心肌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简称AOPP)患者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A组48例,观察B组48例,随机选取同时期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48例,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水平。结果观察A、B组患者的指标中CTnI和CKD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观察B组,相应的观察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等长于观察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采用CTnI和CK等指标进行检测,诊断价值高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肌钙蛋白I 心肌酶 有机磷中毒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说明血清cTnI具有更宽的诊断窗口,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和特异的重要指标,具有更为广阔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cTnI 血清CK-M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诊治并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54例,入院时均进行血浆肌钙蛋白I(cTnI)检查,据血浆肌钙蛋白I水平,将患者分为低cTnI组(cTnI<0.40ng/ml)和高cTnI组(cTnI≥0.4ng/ml),观察住院期间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cTnI浓度变化关系。结果高cTnI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TnI组(53.8%vs13.3%,P<0.01),OR值为7.6。结论血浆肌钙蛋白I可作为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肌钙蛋白I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为AMI的55例患者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联合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AM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B型钠尿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以自愿接受研究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3小时内对两组患者根据同种方法接受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钠尿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差异性,并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与传统检测CK-MB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检出cTnT、CK-MB、BNP的水平分别为0.17±0.9μg/L、77.15±21.23IU/L、545.65±45.36ng/L,显著高于正常组血清中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cTnT、CK-MB和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预后和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nⅠ表达水平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指标的差异性及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的cTnⅠ为(0.054±0.015)ng/ml、Ⅲ级患者的cTnⅠ为(0.126±0.028)ng/ml、Ⅳ级患者的cTnⅠ为(0.364±0.087)ng/ml;NYHA心功能Ⅱ、Ⅲ及Ⅳ级患者的cT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末径(LVDD)、左室缩末径(LVDS)检测值显著大于正常组,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检测值显著小于正常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死亡率、病情恶化率、住院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cTnⅠ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TnⅠ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观察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肌钙蛋白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红细胞分布宽度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及其设置为实验组,实验中设置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及其肌钙蛋白测定,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其cTnI水平为(3.5±0.7)ng/ml、CK-MB指标为(47±9)U/L,均高于对照组(cTnI水平为(2.6±0.4)ng/ml、CK-MB指标为(38±6)U/L)(P<0.05)。结论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红细胞分布宽度能够对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预后评估,且肌钙蛋白能够反映心肌损伤和坏死,对心脏等功能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ST 抬高型 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肌钙蛋白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88-02
  • 简介:摘要目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作为诊断疾病的指标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整理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论文材料,探讨CK-MB和肌钙蛋白I在儿童心肌炎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肌钙蛋白I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采用速率法测定,对临床确诊的60例VMC患儿,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上述两项检测,并与60例健康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例患儿的肌钙蛋白在VMC起病后4~6h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CK-MB在VMC起病后8~12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两项指标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和CK-MB对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肌钙蛋白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VMC诊断中大大提高了准确性,肌钙蛋白I在治疗效果监测中起了更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常规开展。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对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和重度组(Ⅲ级和Ⅳ级)。对比(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水平。(2)两组患者出院后12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测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恶化的一个常有效的指标。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浓度水平变化在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80例确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34例正常人,根据心功能不同的级别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水平,比较分析各组间肌钙蛋白I(cTnⅠ)、脑钠肽(BNP)浓度水平的差异。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肌钙蛋白I(cTnI)和脑钠肽(BNP)检测水平也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和脑钠肽(BNP)水平有助于了解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41例(有效改善患者90例,死亡51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及炎性指标,判断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价值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的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联合采用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医生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判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判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检测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肌钙蛋白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52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现症状之后,分别在0-2h以及2-4h对这些患者进行静脉血采血,然后分别对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CTNI)进行检测。另外设置对照组,从体检健康的人群中随机选出50人,对其同样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相比于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CTNI),对于患者H-FABP的检测,其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都出现了水平显著较高的现象,(P<0.05),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加符合要求。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其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均比较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诊断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