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心肌肌钙蛋白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建立参考区间至关重要。然而通过何种恰当的筛选标准选择合适参考人群,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忽视此问题将会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参考上限取值随检测技术提高而变更。探讨参考人群选择问题在国际尚未达成一致。筛选标准的替代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及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建立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还需考量的因素及研究方案。针对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种族特异性问题,应建立并应用性别和/或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 参考区间 第99百分位参考上限
  • 简介:摘要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短期病死率等密切相关,但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检查敏感度或特异性不高,易延迟诊断甚至误诊,早期诊断MINS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通过介绍MIN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提高对MINS的重视,尽早发现和诊断MINS,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文章对MINS的研究进展和超敏肌钙蛋白T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在MINS的诊断及其预后预测价值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hs-cTnT在MINS诊断及其预后预测价值将被进一步关注及研究,并将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及时、可靠、可信的检测结果,为减少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提供更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 心肌梗死 超敏肌钙蛋白T 治疗转归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cTnⅠ(心肌肌钙蛋白Ⅰ)指标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开展时间范围设定为2018年1月-2020年10月,纳入样本共59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及2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利用心脏超声检查测定患者EF%(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其中EF%<40%共38例,EF%>40%共44例,全部患者均行cTnⅠ检测,分析具体检测结果。结果:EF%<40%患者cTnⅠ指标及APACHEⅡ指标均高于EF%>40%患者,死亡患者cTnⅠ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指标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检测cTnⅠ指标可早期评估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合并休克患者心肌功能障碍及病情危重程度,进而为治疗方案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严重脓毒症 休克 心肌肌钙蛋白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6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随访6个月内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52例)和非MACE组(108例),再选取同期体检的1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PCT、cTnI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清PCT、cTnI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预测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ACE组患者血清PCT、cTnI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AMI患者发生MACE与其血清PCT、cTnI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经曲线ROC分析,PCT曲线下面积为0.682,灵敏度为33.3%,特异度为98.1%;cTnI曲线下面积为0.710,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57.7%;PCT、cTnI检测均能较好提示AMI患者的预后(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PCT、cTnI水平与发生MACE呈正相关,可以用于评估AMI患者预后,且预测价值较高。

  • 标签: 降钙素原 预后 心肌肌钙蛋白Ⅰ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评价胸部肿瘤放疗治疗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2018年间接受放疗±化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28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30Gy、放疗50Gy、放疗结束、放疗结束3个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cTnI、心脏彩超。比较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cTnI、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对RIHD检出率。比较血糖高低、合并高血压病及冠心病、联合化疗、照射剂量及心脏受照面积大小等因素与RIHD发生的关系。结果放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异常结果相近(P均>0.05),而在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方面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均<0.05)。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与单纯24h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cTnI、心脏彩超比较检出率均高于任一方式(P均<0.05)。放疗后RIHD率高于放疗前(P均<0.05);放化疗者心脏损伤率明显高于单药顺铂化疗、单纯放疗组,以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为甚(发生率45%,P均<0.05)。单纯放疗与放疗+顺铂化疗的相近(P均>0.05)。放疗后比放疗前RIHD分级增加31.2%(P均<0.05)。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放疗合并化疗,心脏Dmean、V40 Gy是1-4级RIHD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联合cTnI评价胸部肿瘤放疗诱发RIHD检出率高,并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心肌肌钙蛋白Ⅰ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 放射性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经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肌钙蛋白T下降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24 h、48 h及72 h肌钙蛋白T下降率。结果18例接受ECMO治疗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15例存活,3例死亡,存活率83.3%。存活组在24 h肌钙蛋白T下降率上高于死亡组(49.36% vs-59.57%,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48 h肌钙蛋白T下降率(57.17% vs-35.67% , P>0.05)和72 h肌钙蛋白T下降率(65.53% vs 58.96%,P>0.05)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MO是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ECMO支持下的24 h肌钙蛋白T下降率在存活组高于死亡组。

  • 标签: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ECMO) 肌钙蛋白T 存活率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肌钙蛋白是足月儿窒息的敏感标志物,反映全身性缺氧缺血时心肌损伤的程度。此外,肌钙蛋白也是成人和新生儿脑病中反映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敏感标志物。该研究旨在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肌钙蛋白T水平和MRI脑损伤的关系以及与神经发育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在某三级新生儿转诊中心,选择出生和(或)发生新生儿脑病时需要复苏的新生儿进行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测定。评估出生史、临床参数、神经影像和发育结局(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结果测定54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的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其中27例患儿需要亚低温治疗。第1、2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是亚低温治疗、癫痫发作和中重度脑病的预测指标(AUC=0.7,P<0 .001),第1、2、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是病死率的重要预测指标(AUC=0.99,P<0 .005)。第1、2、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对预测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84 ng/ml、0.63 ng/ml和0.58 ng/ml。第3天的肌钙蛋白T水平能够预测MRI基底节区和分水岭区脑损伤(AUC=0.70,P=0.045)。结论神经影像提示存在脑损伤的围生期窒息患儿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并与其2岁时的发育评分相关。今后可联合肌钙蛋白和MRI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分型,有利于评估其病因、预后及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 心力衰竭 诊断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本院 74 例 心力衰竭 患者 开展 研究, 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 8 年 10 月 -20 19 年 12 月 , 随机分为两组 ,各 37 例。 其中,参照组为健康体检患者,观察组为 心力衰竭 患者 , 对比诊断成效 。结果 观察组的 B 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和单一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心率衰竭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 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对患者的 B 型钠尿肽与 心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有效检测。

  • 标签: B 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 心力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早期出现肌钙蛋白I(TnI)升高对重症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的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住ICU住院时间是否大于72 h,分为ICU住院时间延长和ICU住院时间非延长2个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ICU早期TnI水平及AKI对ICU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转入ICU的危重孕产妇119例;其中ICU住院时间延长组47例(39.5%),非延长组72例(6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期TnI升高(优势比6.697,95%CI:1.27~35.332,P=0.025)和急性肾损伤(AKI,优势比6.054,95%CI:1.248~29.368,P=0.025)是危重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入ICU早期发生TnI升高及AKI对ICU住院时间延长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95%CI 0.65~0.832,P<0.001)和0.729(95%CI 0.634~0.825,P<0.001);二者联合对ICU住院时间延长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 0.723~0.889,P<0.001)。结论早期出现TnI升高和AKI是预测危重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对ICU住院时间有预测价值。

  • 标签: 肌钙蛋白I 重症监护病房 孕妇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疗效及血浆肌钙蛋白(ScTnI)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采用普通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分析ScTnI对预后的作用。结果 在肺段栓塞比、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上,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血浆肌钙蛋白 预后作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D-二聚体、肌钙蛋白 T(cTnT)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肺栓塞 (APE)和急性主动脉夹层 (AAD)所致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 1月 1日至 2019年 3月 31日我院收治的 115例急性胸部、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AMI组( 48例 )、 APE组( 44例 )和 AAD组( 23例 )。三组入院时均检测血浆 D-二聚体, cTnT和 Hcy,均经过确诊。评价 D-二聚体, cTnT和 Hcy水平的诊断价值。 结果:AAD组和 APE组 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 AMI组 (均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 cTnT水平显著高于 AAD组和 APE组 (P<0.05), AAD组和 AP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MI组和 AAD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 APE组 (P<0.05), AMI组和 A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TnT可作为 AMI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 D-二聚体可作为 APE和 AAD的初筛诊断标志物; Hcy可作为 APE和 AAD的鉴别诊断标志物。

  • 标签: D-二聚体 肌钙蛋白 T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患者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分级、血清cTnI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心电图、动脉瘤特征、血管内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等信息。在患者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进行转归评价,转归不良定义为>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血清cTnI水平对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16例患者,其中256例转归良好(81.01%),60例转归不良(18.99%),13例(4.11%)死亡。47例(14.87%)患者血清cTnI水平升高,转归不良组血清cTnI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45%对7.81%;P<0.001)。与转归良好组比较,转归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更低,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更高(P均<0.001)。转归不良组NT-proBNP水平升高及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构成比(P均<0.001)亦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脑脊液置换和脑室外引流的比例以及并发脑梗死、脑积水、癫痫发作和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Hunt-Hess分组3~5级[优势比(odds ratio, OR)6.61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158~20.278;P=0.001]、Fisher分级3~4级(OR 3.719,95% CI 1.479~9.352;P=0.005)、脑梗死(OR 15.814,95% CI 4.978~50.235;P<0.001)、再出血(OR 13.324,95%CI 2.092~84.881,P=0.006)以及血清cTnI水平升高(OR 3.874,95% CI 1.406~10.672;P=0.009)与转归不良显著独立相关,可独立预测aSAH发病后90 d的不良转归。血清cTnI水平预测转归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 CI 0.666~0.828;P<0.001),最佳截断值为0.025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87.9%。结论血清cTnI水平升高对aSAH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后转归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栓塞,治疗性 肌钙蛋白I 生物标志物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为观察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组29例,Ⅲ级组51例,Ⅳ级组17例;另选择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变化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组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变化及LVEDD和LVEF变化;分析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与LVEDD和LVEF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5 684.21±174.39)ng/L]、hs-CRP[(16.54±3.27)mg/L]、cTnⅠ[(0.43±0.13)μg/L]和CA125[(83.24±15.46)U/mL]均高于对照组(t=216.813、25.684、19.432、34.138,均P<0.05)。观察组LVEDD[(63.21±4.87)mm]高于对照组[(48.97±2.41)mm],而LVEF[(39.27±3.25)%]低于对照组[(62.87±4.36)%](t=19.461、37.008,均P<0.05)。Ⅳ级组血浆NT-proBNP[(7 368.18±201.05)ng/L]、hs-CRP[(24.19±4.18)mg/L]、cTnⅠ[(0.63±0.14)μg/L]和CA125[(164.52±27.48)U/mL]均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t=31.109、6.557、5.321、13.017,Ⅱ级组:t=75.873、16.582、11.755、23.178,均P<0.05);Ⅲ级组血浆NT-proBNP[(5 751.42±180.34)ng/L]、hs-CRP[(15.98±4.56)mg/L]、cTnⅠ[(0.41±0.15)μg/L]和CA125[(87.97±18.45)U/mL]均高于Ⅱ级组[(3481.34±145.26)ng/L、(8.23±2.37)mg/L、(0.25±0.08)μg/L和(28.43±12.21)U/mL](t=57.893、8.507、5.320、15.530,均P<0.05)。Ⅳ级组LVEDD[(67.95±5.15)mm]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t=3.553,Ⅱ级组:t=8.157,均P<0.05),而LVEF[(34.28±2.36)%]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t=6.673,Ⅱ级组:t=10.417,均P<0.05);Ⅲ级组LVEDD[(62.78±5.21)mm]高于Ⅱ级组[(57.87±3.25)mm](t=4.586,P<0.05),而LVEF[(39.98±3.24)%]低于Ⅱ级组[(45.98±4.25)%](t=7.097,P<0.05)。LVEDD与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呈线性正相关;LVEF与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呈线性负相关。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钠肽,脑 C反应蛋白质 肌钙蛋白I CA-125抗原 心脏功能试验 每搏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过表达对对大鼠心肌钝性挫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pAd空病毒和pAd-HSP70腺病毒,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病毒注射2 d后,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制备心肌挫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钙蛋白(cTn)-Ⅰ、cTn-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红蛋白(Myo)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P70、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Tn-Ⅰ在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46±1.02、43.08±3.88和25.19±1.96;cTn-T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57±0.98、27.26±1.99和19.44±1.35;H-FAB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59±1.32、52.15±3.46和35.72±2.80;Myo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0.80±2.49、73.65±5.73和50.33±4.8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Tn-Ⅰ、cTn-T、H-FABP和Myo的血清浓度上升(t=4.610、3.396、4.904、2.9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cTn-Ⅰ、cTn-T、H-FABP和Myo的血清浓度下降(t=3.143、3.505、3.341、2.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31.38±4.26)个]比较,模型组大鼠[(87.90±7.71)个]心肌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t=6.5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55.19±5.03)个]心肌细胞凋亡数目降低(t=3.3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对照组、模型组和HSP70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8、0.40±0.03、1.53±1.51,Cyt C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3、1.77±1.46、0.96±0.07。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下降,Cyt C的表达增加(t=3.704、8.2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HSP70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表达增加,Cyt C的表达降低(t=7.294、5.4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过表达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Cyt C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MC大鼠的心肌损伤。

  • 标签: 热休克蛋白70 心肌钝性挫伤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细胞色素C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结合蛋白4(GATA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构建GATA4过表达稳定细胞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ATA4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评分分别为(0.86±0.04)和(3.52±0.20)分,染色强度评分分别为(0.93±0.06)和(3.44±0.31)分。与对照组比较,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和染色强度上升(t=5.870,P<0.05;t=5.195,P<0.05)。对照组和NVM组TNF-α的血清含量分别为(79.23±6.08) ng/L和(240.11±18.41) ng/L;IL-1β的血清含量分别为(45.25±6.17) ng/L和(193.40±13.31) ng/L;IL-6的血清含量分别为(56.98±6.06) ng/L和(177.44±14.58) ng/L。与对照组比较,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血清含量上升(t=6.505,P<0.05;t=8.207,P<0.01;t=6.811,P<0.05)。绿色荧光蛋白(GFP)-NC和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3和2.21±0.15。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表达上升(t=9.609,P<0.01)。NF-κB在GFP-NC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1±0.08和0.52±0.03,在GFP-GATA4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1和1.49±0.10。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细胞质内NF-κB的表达下降(t=4.739,P<0.05;t=8.877,P<0.01)。结论GATA4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NF-κB活性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生发展。

  • 标签: GATA结合蛋白4 心肌致密化不全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水平变化在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急性AMI患者150例作为AMI组,疑诊冠心病无冠状动脉狭窄者150例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测定血清LRP6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B型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AMI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4.42 ± 0.79)mmol/L比(3.79 ± 0.82)mmol/L、(1.52 ± 0.33)mmol/L比(1.37 ± 0.38)mmol/L、(3.15 ± 0.34)mmol/L比(2.91 ± 0.2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低于对照组[(0.95 ± 0.26)mmol/L比(1.21 ± 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LRP6和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0.12 ± 0.03比0.38 ± 0.07、(53.27 ± 6.89)%比(66.82 ± 7.35)%],BNP和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78.16 ± 5.27)ng/L比(7.13 ± 1.24)ng/L、(125.83 ± 3.26)ng/L比(0.71 ± 0.2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与LDL-C、BNP、cTnI、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 0.587、- 0.523、- 0.542、- 0.583,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515,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LRP6水平降低,血清LRP6与AMI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 左室射血分数 B型脑钠肽 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造成糖尿病心肌病(DCM)代谢异常的主要机制有高糖血症、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等。近期研究证实,骨膜蛋白在脂代谢紊乱发生、胰岛素抵抗形成、RAAS的激活中均发挥一定作用,从而加速了DCM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DCM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出骨膜蛋白的表达,且随着疾病进展,骨膜蛋白表达含量增加。据此推测,骨膜蛋白可能对DCM的发病及其严重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具有研发成为DCM早期分子诊断标志物的潜质。

  • 标签: 骨膜蛋白 糖尿病心肌病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由不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沉积于心肌间质所致。ATTR-CM发病率估计不到1%,为罕见病,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肝移植术是最早的有效治疗ATTR-CM的方法,但仍存在术后疾病进展和供体等待的局限性,因此新型药物可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氯苯唑酸(tafamidis)、二氟尼柳(diflunisal)、patisiran和inotersen等作为目前临床治疗ATTR的主流药物,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氯苯唑酸于2019年5月成为首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国内外ATTR-CM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肌疾病 淀粉样变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耐力运动对老年小鼠心肌组织T-钙粘蛋白及其配体脂联素和下游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T-钙粘蛋白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17月龄C57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老年对照组及老年运动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2月龄C57雄性小鼠纳入为青年对照组。老年运动组小鼠进行12周耐力运动,老年对照组及青年对照组小鼠均正常饲养、无特殊干预。于老年运动组小鼠最后一次运动结束24 h后处死3组小鼠。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T-钙粘蛋白及其配体脂联素表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凋亡及自噬相关信号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Beclin-1等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肌T-钙粘蛋白、脂联素及p-mTOR细胞定位和阳性表达。结果T-钙粘蛋白定位于心肌细胞胞膜及血管内皮处,脂联素定位于心肌细胞胞膜、胞浆及血管内皮处,p-mTOR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心肌T-钙粘蛋白、脂联素、AMPK活化水平、抑凋亡蛋白bcl-2、促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显著下调(P<0.05),促凋亡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表达及自噬相关蛋白mTOR活化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运动组心肌组织T-钙粘蛋白及配体脂联素、AMPK活化水平、bcl-2、Bec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bax、Caspase-9蛋白表达、mTOR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耐力运动可增强老年小鼠心肌T-钙粘蛋白表达,促进脂联素与心肌组织结合,刺激AMPK活化,从而发挥对老龄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 保护 小鼠 老年 耐力运动 T-钙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