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对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其发病后的2h、4h、8h、16h、24h、48h以及3d、5d、7d、10d进行采血检查,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受试者分别于每日清晨进行空腹采血检查。对三组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测定,密切观察各组患者肌钙蛋白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肌钙蛋白I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含量于患者发病后的3~4h后开始逐渐升高,在11~24h时达到高峰,7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心肌肌钙蛋白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8.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宽的诊断时间,但缺点是敏感性不够高,若与高敏感性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进行检测,则可更快速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以便于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提高的患者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含量变化及其对AMI的诊断意义。方法心肌酶谱用速率法,使用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钙蛋白T用胶体金法,使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钙蛋白T定性检测条。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谱的平均阳性率为47.1%,肌钙蛋白T的阳性率为87.9%,两者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结论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对AMI诊断均有意义,但肌钙蛋白T反应更早,持续时间更长,是早期诊断AMI的更敏感的标记物。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诊断胸部闭合伤合并心肌钝性伤的价值.方法对行肌钙蛋白Ⅰ检测并有心电图记录的78例胸部闭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60岁年龄组与<59岁组cTnI变化的差异.结果78例患者中,cTnI升高24例,阳性率为29%.36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cTnI升高16例,阳性率为44%;42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中,cTnI升高8例,阳性率为1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组cTnI升高平均值高于<59岁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可有效诊断胸部闭合伤伴心肌钝性损伤.根据心电图变化检测肌钙蛋白Ⅰ既可提高阳性诊断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

  • 标签: 胸部闭合伤 心肌钝性伤 肌钙蛋白Ⅰ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四种心血管疾病血清中HsTnT含量,统计分析四种心血管疾病HsTnT含量分别在<14ng/L,14-30ng/L,30-100ng/L和>100ng/L四种浓度范围所占的百分比。方法四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于发病后4小时和6-9小时两个时间点抽血检查HsTnT;HsTn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在Roche公司生产的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结果1HsTnT均值高低排列依次是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TnT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疾病(P<0.01)。2急性心肌梗死HsTnT含量在<14ng/L浓度区间的比例为0,在>100ng/L区间的比例占95.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除14-30ng/L区间比例稍少外,其余3个区间的比例相差不明显;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14ng/L和14-30ng/L两个区间比例较大,>100ng/L区间所占比例很少;高血压组大部分在<14ng/L区间,>100ng/L区间很少。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Tn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心血管疾病(P<0.01)。2四种心血管疾病均存在心肌损伤的可能(无论30ng/L或100ng/L为判断点);无论是以30ng/L还是以100ng/L作为心肌梗死的判断点,其他三种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假阳性病例;如以HsTnT>100ng/L为心肌梗死判断点,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68.2%。3用HsTnT判断心肌梗死,HsTnT多时间点的动态观察并结合心肌缺血的表现(症状、心电图或影像学结果),更有利于鉴别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高敏感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心衰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基础状态抽取静脉血,同时进行cTnT床旁定量及心肌酶检测。结果CHF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心功能Ⅳ级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1)。结论cTnT值的高低对判断CHF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8例初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hs-CRP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5.22±7.01)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30.3±70.2)u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6.35±4.12)u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cTnI、Mb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的AM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科60例。研究两组之间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之间的心肌酶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梗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cTnI、cTnT,以及新指标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对治疗前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TnI>BNP/CKMB>BNP/AST>BNP。结论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脑钠肽 急性心梗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及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含量在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方法纳入2009年4月到2011年3月期间我院收诊的AMI患者60例,同期选取冠脉造影结果无狭窄或狭窄程度〈50%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受试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分别采用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hs-TnT及CF6浓度。结果AMI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静脉血清中hs-TnT、CF6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CF6较冠状动脉血清hs-TnT、CF6均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可导致冠脉循环hs-TnT和CF6浓度升高,二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肌梗死面积。

  • 标签: 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T 线粒体偶联因子-6 冠状循环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肌钙蛋白的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cTnT和cTnI检测的差异,并详细阐述了cTnT和cTnI的检测方法、处理方法以及结果分析。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肌钙蛋白cTnT检测cTnI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联合心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90例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患儿,按有无合并心肌炎情况分为两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50例,合并心肌炎组40例,并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MMP-9和CTnI水平。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和病毒性脑炎组患儿与对照组MMP-9首次测定分别为423.18±99.26、293.23±75.9、118.89±66.87;三组CTnI首次测定为2.73±1.25、0.76±0.53。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炎组和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MMP-9、CTnI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合并心肌炎者血清MMP-9、CTnI水平亦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结论血清MMP-9联合CTnI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心肌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肌钙蛋白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床旁快速肌钙蛋白T检测在镇区医院处理急诊胸痛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106例急诊胸痛患者行即刻、6h、12h床旁快速肌钙蛋白T(cTnT)检测,同时测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以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动态改变和(或)CK-MB和cTnT同时升高诊断为心肌梗死,计算床边快速cTnT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价值和阳性预测价值。结果106例急性胸痛患者,cTnT阳性41例(38.7%),cTnT阴性65例(61.3%)。34例cTnT阳性患者发生AMI,2例cTnT阴性的患者发生AMI。床边快速cTnT检测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0.0%、敏感性为94.4%、阳性预测价值为82.9%、阴性预测价值为96.9%。结论床边快速肌钙蛋白T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在处理急诊胸痛患者中迅速准确地识别或排除AMI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急诊 胸痛 肌钙蛋白T
  • 简介:目的:评价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TnI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而SAP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及hs—CRP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肌钙蛋白Ⅰ 超敏C反应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科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内肌钙蛋白(CTnI)和尿钠肽(bnp)在术后浓度值的变化,评价其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50例,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进行术后CTnI和BNP测定,观察两者变化情况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心脏手术后CTnI和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且浓度越高,预后越差。结论CTnI和bnp可以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后风险的监测。

  • 标签: 肌钙蛋白(CTnI) 尿钠肽(bnp) 心脏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骨架因子肌钙蛋白T(cTnT)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力竭运动、反复力竭组及相应的其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12及24h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定位并收集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团,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TnT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一次力竭运动后,窦房结cTnT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大,各时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房室结cTnTmRNA和蛋白表达在运动后12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浦肯野纤维cTnTmRNA和蛋白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在运动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力竭运动后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cTnTmRNA和蛋白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运动后即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力竭运动后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细胞骨架支撑因子cTnT在mRNA和蛋白水平呈异常高表达提示心脏传导系统细胞骨架结构损伤,可能构成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

  • 标签: 肌钙蛋白T 窦房结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力竭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评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胸痛6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并于入院1h内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入院即刻和术后3h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H-FABP,再灌注治疗后3h以心电图ST段回落≥50%为血流再通的评价指标。结果65例AMI患者入院即刻H-FABP阳性率(87.69%)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h后H-FABP在ST段回降≥50%组与ST段回降〈50%组中,酶峰值分别为(24.03±9.12)ng/ml与(32.57±1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测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窒息死亡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定量分析,表明窒息死心肌呈现出HSP60的强表达,为认定窒息死亡提供依据。

  • 标签: 窒息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插入突变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先证者及其一个家系成员中发现一个位于外显子29的五核苷酸插入突变(18115-18116ins-GCAGG),序列分析发现1032位缬氨酸后发生了移码突变(p.Vall032fs),造成先证者60岁发病,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室间隔重度不对称性心肌肥厚(35mm)。结论插入突变是MYBPC3基因突变的特点,18115-18116insGCAGG导致的HCM表型发病晚,心肌肥厚程度重。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插入突变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临床中毒程度与心肌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AOPP患者抽取中毒后12h、24h、48h、72h抽空腹静脉血各3mL;分别对心肌酶谱(CK-MB、CK、AST、LDH)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3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一次,各3mL)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心肌酶学和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中毒程度相一致,并随病情的转归而变化。结论AOPP患者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变化能够作为较好地判断中毒程度及继发心血管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C反应蛋白 中毒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