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简述了分数正常心力衰竭,又称为分数保存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保存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并比较了其与功能低下心力衰竭(收缩功能低下心力衰竭)的预后。概述了其病因与病理生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 标签: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部分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分数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被称为分数改善的心衰。左心室逆重构是其中重要的病生理基础,与临床预后改善相关。本文从分数改善的心衰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特征、评估、治疗及随访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改善 治疗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永康医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为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采用心脏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再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421.63±86.75)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28.44±74.93)m(t=8.130,P<0.001),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t对照组=6.584,P<0.001;t观察组=15.337,P<0.001);观察组治疗后BNP浓度为(227.68±31.2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74±36.81)mg/L(t=8.714,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对照组=24.669,P<0.001;t观察组=38.776,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AD较治疗前下降(t=4.031、10.166、3.715、12.569,均P<0.05),而LVEF、FS均较治疗前升高(t=7.610、11.906、3.915、6.105,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7.255、12.739、4.703、2.442,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跌倒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治疗后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评分分别为(23.96±4.75)分、(9.47±2.02)分、(26.31±1.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3±5.12)分、(12.35±1.89)分、(32.76±2.49)分(t=6.867、10.411、20.833,均P<0.001);两组较治疗前各项目评分明显下降(t=6.648、14.746、28.782、35.262、9.665、27.962,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0.0%(1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22/100)(χ2=5.357,P=0.021)。结论心脏运动康复用于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其预后,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心脏功能试验 住院 生活质量 利钠肽,脑 预后
  • 简介:摘要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组病因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心脏磁共振(CMR)多模态参数成像可无创地“一站式”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及组织学情况。该文阐述了CMR对HFpEF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预后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多病因心衰与心脏彩超左室分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41例在我院接受多病因心衰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左室分数是否存在异常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左室分数正常,观察组患者左室分数存在明显异常,对两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分数即存在显著差(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分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多病因心衰与心脏彩超左室分数具有密切关系,心脏彩超左室分数能够对心衰进行准确评价,可用于评定心脏功能的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 多病因心衰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穴推拿合并心脏康复对提高冠脉介入术后心脏分数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脉介入术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使用心脏康复)和观察组(60例,加以经穴推拿)。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经穴推拿合并心脏康复后,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采用经穴推拿合并心脏康复,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经穴推拿 心脏康复
  • 作者: 吴正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33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南京 210031
  • 简介:摘要: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属于常见心力衰竭类型,该疾病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患者伴随心脏重构、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疾病患病后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当前西医治疗该疾病存在局限性,当前临床提出可借助中医手段,结合患者证型,采取针对性药方,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具体围绕HFpEF进行分析,在明确中医证候特点的同时,观察中医诊治方法。

  • 标签: 中医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 中医证候
  • 简介: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左室分数正常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HF),并且分数正常的HF(HFpEF)患者可占到HF人群的50%[1]。HFpEF的总体死亡率可能高达分数减低HF(HFrEF)患者的死亡率[2],虽然HFpEF的大部分死亡是心血管性死亡;但与HFrEF相比,HFpEF的非心源性死亡较高。近十年类HFpEF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改善,凸显长期缺乏对该重要综合征的有效治疗。

  • 标签: 射血分数 总体死亡率 非心源性死亡 流行病学研究 重点综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能力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2].依据左心室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FpEF).近年来HFpEF患病率相对于HFrEF明显增加,本文就HFpEF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保留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庆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嘉陵医院,重庆市400032
  • 简介:心力衰竭(HF)仍然是造成死亡率、住院和生命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作为心血管病发展至最严重阶段时的主要临床综合征,HF已经引起了科学研究人士和临床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分数中间值心脏衰竭也逐渐成为了HF领域的科研热门话题,既往对HFpEF这一群体的历史资料更甚少。随着HFpEF这一技术的单独出现,相应的临床应用也将伴随发生,新技术、新药物也不断出现。本文针对HFpEF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左心室射血;心力衰竭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通过规范化诊治,分数得以恢复。近期多项研究发现这类分数恢复的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预后等与持续性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同,提示这群患者可能是一类独特的人群,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分数恢复的心衰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管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射血分数恢复 心力衰竭 逆重构 心肌康复
  • 简介:摘要: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和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从临床特点、治疗等方面来看,具有不同特点。本文,对HFmrEF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缺血性心脏病为 HFmrEF重要的病因,且合并心房颤动及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临床强调根据病因及并发症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 标签: 射血分数中间值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反搏与心脏康复联合治疗对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和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运动耐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肌做功(Tei)指数、心脏每搏输出量(SV)、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之比(E/A)、6分钟步行距离(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ei指数、NT-proBNP、E/e'低于对照组,SV、E/A、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治疗HFpEF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和保障临床治疗安全性,临床效果明确。

  • 标签: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 体外反搏 生活质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联合体外反搏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7月-2023年7月纳入86名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分析,采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体外反搏+心脏康复治疗,比较心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Tei、E/A、E/e、SV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对照组例数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脏康复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治疗安全性,不良反应情况较少,患者生存质量较高。

  • 标签: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 体外反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定量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能量损耗(EL)及涡流特点,探讨EL与心脏功能及涡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左室分数(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105例,分为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组(LVEF 40%~<50%,HFmrEF组,56例)及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组(LVEF<40%,HFrEF组,49例),并匹配同期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VFM技术测量左室内等容舒张期(IVR)、快速充盈期(RFP)、心房收缩期(ACP)、等容收缩期(IVC)及快速射期(REP)的EL、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结果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各时期EL较对照组减低,且ACP内左室内EL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均P<0.05)。ACP内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漩涡面积、循环强度均较对照组增大,且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增大趋势(均P<0.05)。RFP左室内EL与E/e′呈正相关(r=0.524,P<0.001)。ACP左室内EL与A峰呈正相关(r=0.492,P<0.001),与漩涡面积呈负相关(r=-0.235,P=0.040)。结论VFM技术可用于评估左室内EL改变,HFmrEF及HFrEF患者左室内EL较正常人显著减低,EL与心脏舒缩功能及漩涡面积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心力衰竭 能量损耗 涡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逆加人参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分数EF值的临床观察。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四逆加人参方;对照组给予在休息、吸氧、祛除病因基础上常规西药治疗,两组不同方案同时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脏分数EF值。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心脏分数EF值好转率88%,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3%、心脏分数EF值好转率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加人参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并能改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四逆加人参方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分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部位分为轻度/冠脉近段病变、中度/冠脉中段病变、重度/冠脉远段病变各40例,对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分数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不同冠脉病变部位下左室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分数呈负相关,而病变部位与左室分数呈正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病变程度 病变部位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