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30例,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没有死亡病例,手术之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住院时间在12~20天之间,平均13.42±1.01天,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亡病例,手术之后出现3例并发症,患者的住院时间在24~41天之间,平均36.41±2.33天,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23例患者行经皮球囊导管瓣膜扩张成形的入组对照组,2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入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就主动脉压差下降情况及体外循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主动脉压差下降>50%的率60.87%、体外循环时间(94.8±33)min显著优于对照组43.48%、(116±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疗效较好,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主动脉压差、主动脉口面积和体外循环,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脏瓣膜 跨瓣压差 体外循环
  • 简介:总结2014年1月—2015年2月13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抗凝治疗的观察及护理。13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2h引流液较多者6例,4~5cm以上皮下淤血者3例,尿道出血者2例,胃肠道出血者2例,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者5例,下肢麻木者1例。主要通过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遵医嘱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观察伤口、引流管、皮肤黏膜、胃肠道、意识及四肢活动感知等,防止出血倾向和栓塞的发生;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确保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述患者通过对症处理及积极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痊愈出院。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结果12例患者在整个孕期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其中足月正常妊娠8例,早产2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中1例患者胎儿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无胎儿畸形发生。在妊娠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现象,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流产。结论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方便,不会引发胎儿畸形,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妊娠 抗凝治疗
  • 简介:总结6例机械心瓣膜置换后孕妇行剖宫产手术的围期护理。护理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特殊用药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同时做好专科护理与健康教育。6例安全度过围期,心功能恢复II级以内出院;健康新生儿5例,中度窒息新生儿1例,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机械心瓣膜置换术后 孕妇 剖宫产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病人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髋关节置换式分类,制订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以实现康复目标,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及延长假体寿命。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1,10~15min泵注),之后采用静脉泵持续泵注(0.2μg/kg?h)至毕,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0.9%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CPB前10min(T1)、升主动脉开放(T2)、CPB后10min(T3)及术后6h(T4)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ERO2)、血浆S-100β蛋白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T2的SjvO2高于T1,Ca-jvO2和ERO2低于T1(P<0.05),而观察组T2的SjvO2明显高于对照组,Ca-jvO2和ER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2-T4的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高于T1(P<0.05),而观察组T2-T4的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改善脑氧代谢水平,减少脑缺血缺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脏瓣膜置换术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39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4.87%,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2.05%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率上,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效果要优于半髋关节置换,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七氟醚全程吸入对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15)、丙泊酚对照组(P组,n=1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心肺转流(CPB)前、复跳后10min、CPB后2h、CPB后24h测桡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吸入氧浓度(FiO2),评估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通过检测血中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白介素-6(IL-6)的浓度及其在肺静脉和肺动脉的比值(PV/PA),评估肺内炎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炎症细胞数量在各时间点的PA和PV中较低,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PV/PA较高,淋巴细胞的比值无差别,IL-6的PV/PA较低;虽然2组肺功能均下降,但七氟醚组肺功能指标较优。结论相比丙泊酚,七氟醚能抑制肺内炎症细胞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 标签: 七氟醚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损伤 双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伤口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对全髋置换实施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关节坏死
  • 简介:全肘关节置换(totalelbowarthroplasty,TEA)早期主要应用于关节破坏和关节退行性改变,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肱骨远端关节面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其目的是提供一个稳定、无痛、功能良好的肘关节。但全肘置换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手术,有其特殊的手术指征,需要有经验的手术医生进行操作,如果经验不足,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即使手术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现在在手术适应证、假体选择、手术入路、内外髁是否保留以及尺神经的,

  • 标签: 肘关节 肱骨骨折 肘关节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全髋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全髋置换治疗)和对照组(25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稳定内固定,降低并发症率,建议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42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颈骨折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6月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