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康复器结合手指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训练,实验组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手功能康复器并进行手指操。观察两组在康复后的功能得分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康复器结合手指操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功能康复器 手指操 脑卒中后偏瘫 手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同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同步康复组(简称同步组)和针刺联合康复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其中同步组患者上述疗法同步实施,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法非同步实施,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MAS)、改良版诺丁汉感觉功能量表(reNSA)及Fugl-Meyer感觉功能量表(FM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在感觉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reNSA深、浅感觉评分及FM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eNSA复合感觉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治疗后同步组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屈肘肌MAS评级及FIM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同步功能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同步治疗 手功能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手部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我们将讨论脑卒中后手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手部康复治疗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估。通过深入了解手部康复治疗的应用,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有效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手部功能和生活的独立性。

  • 标签: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治疗 手部协调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手部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我们将讨论脑卒中后手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手部康复治疗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评估。通过深入了解手部康复治疗的应用,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有效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手部功能和生活的独立性。

  • 标签: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治疗 手部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观察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将康复治疗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乙组患者FMA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乙组患者运动激活运动中枢激活区(SMC)体积及LI值优于甲组,在治疗后12周后,其运动功能恢复逐渐区域平稳状态。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手运动功能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智能机器人康复手套对手功能的疗效。 方法 将我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之间收治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遵循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智能机器人康复手套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上肢及功能明显好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智能机器人康复手套的治疗效果优异,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随之提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智能机器人康复手套 脑卒中偏瘫 手功能
  • 作者: 张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皮瓣修复护理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功能改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的60例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采取常规修复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皮瓣修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的手部皮瓣恢复的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组间存在差异。结论: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实施皮瓣修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部皮瓣恢复情况,从而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皮瓣修复护理;手指小面积缺损;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机器手套联合川平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3组,一组为机器人手套治疗组,对本组患者实施单一的机器人手套治疗方法;一组为川平疗法治疗组,对本组患者实施单一的川平疗法治疗方法;一组为川平结合康复机器手套治疗组,对本组患者实施川平结合康复机器手套的治疗方法。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川平结合康复机器手套治疗组的手指功能评分、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1.10±1.13)分、(4.86±0.43)分,高于机器人手套治疗组的(7.97±1.74)分、(3.56±0.33)分及川平治疗组的(7.42±1.58)分、(3.41±0.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川平结合康复机器手套治疗组的EMG界限值为(81.15±5.22)μV,高于机器人手套治疗组的(69.41±5.68)μV及川平治疗组的(69.35±5.94)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机器手套联合川平疗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提高EMG界限值,改善预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机器手套 川平法 脑卒中患者 手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方案对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功能的疗效。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70例,均为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医院接收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实施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n=35),一组为对照组实施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n=35),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指缺损部位愈合时间、供区皮肤结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中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于促进手指小面积缺损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 标签: 皮瓣修复 手指小面积缺损 手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外伤患者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手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80例复杂性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了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手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感觉功能评价和运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对于接受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患者具有显著促进术后手功能恢复的效果。

  • 标签: 无痛康复护理 复杂性 手外伤 显微外科修复术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行阶段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阶段组(阶段康复护理)各34例,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分析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阶段组WMFT值、FMA-UE值更高;遵医率更高,P<0.05。结论:阶段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及功能,优化遵医行为,值得推崇。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阶段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 手功能障碍 遵医行为
  • 作者: 艾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4-20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6期
  • 机构:绵阳市中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收治的108例行瘢痕整形术的手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功能、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手部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手部烧伤 瘢痕整形术 手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体外冲击波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04.01-2021.12.31于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病人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周期为四周。治疗前后,由未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一名康复医师和一名康复治疗师评定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以简化Fugl-Meyer评定法评估上肢功能,同时评估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AROM)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肘屈肌、腕屈肌、指屈肌MA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 手功能
  • 简介:摘要: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几乎都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包括偏瘫侧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上肢和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意愿效果。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及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以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使其尽快回到家庭与社会成为康复的首要目的。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镜像疗法  上肢及手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