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抑郁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29例抑郁失眠和30例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老年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实验室睡眠,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睡眠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进展的情况、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及快动眼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快动眼周期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动眼睡眠潜伏期和快动眼周期数可作为鉴别抑郁失眠与心理生理性失眠的特异性标准。

  • 标签: 抑郁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 多导睡眠图
  • 简介: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失眠困扰,然而由抑郁状态引起的失眠常常因诸多的失眠症状掩盖而被医师忽略。抑郁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情感障碍精神疾病,患者活动减少,身体精神无力易疲劳,绝大部分患者具有睡眠障碍。抑郁失眠抑郁症患者发病过程及心境恶劣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失眠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的干扰,会加重患者的疾病负担。西医研究表明抑郁失眠患者的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深度睡眠明显减少,失眠质量直接影响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所以抑郁失眠症的治疗不能单纯的使用安眠药,临床治疗失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治疗抑郁症。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多以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治疗抑郁失眠,但副作用明显。中医注重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本文主要讨论中医和西医治疗抑郁失眠症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 标签: 抑郁 失眠 中医药疗法 西医疗法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各种重压之下,人们的身体、心理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抑郁失眠也成为了“明星”疾病,所以对抑郁失眠治疗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针灸方法、针灸处方、针药结合等方面来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针灸治疗抑郁失眠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针灸治疗 失眠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2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将200例患者分为PSQI≤8分组(53例)和〉8分组(147例),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PSQI〉8分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54.42%、44.21%)明显高于PSQI≤8分组患者(18.86%、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分组患者与PSQI≤8组的患者的SAS分值[(62.07±9.30)分、(49.16±10.23)分],SDS分值[(59.06±9.56)分、(51.69±11.4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SAS(33.80±5.90)分、SDS(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虽然无明显失眠,其焦虑、抑郁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程度越重,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失眠 焦虑 抑郁 老年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脑卒中康复患者中焦虑抑郁失眠的相关。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失眠存在显著相关,这不仅对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因此,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应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和干预,以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这些发现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路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脑卒中康复 焦虑抑郁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insomnia,CBT-i)对失眠抑郁患者以及单纯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7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得分分为单纯失眠组(<14分,33例)和失眠抑郁组(≥14分,38例)。2组患者每天填写睡眠日记,并给予8周标准的CBT-i治疗,在治疗前(基线)、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治疗结束后4周(第3个月)、治疗结束后16周(第6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BDI、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程度、个人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各时间点组内比较。结果与基线时比较,单纯失眠组和失眠抑郁组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PSQI、ISI、BDI、BAI、SF-36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失眠抑郁组较单纯失眠组在基线、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BAI(t=-6.340、-3.301、-3.511、-2.982)、SF-36(t=4.162、3.195、2.022、3.629)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组ISI评分在第6个月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4.6)分与(4.7±3.4)分,t=-2.044,P=0.048]。2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效率以及PSQI的评分在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与基线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BAI、BDI评分在第8周与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与基线的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T-i对失眠抑郁患者和单纯失眠患者均有效,且可以缓解失眠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入睡和睡眠障碍 认知疗法 抑郁
  • 简介:目的:探究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抑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抑郁失眠患者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SQI评分及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5-HT水平及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郁汤可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状态,控制失眠症状,疗效显著。

  • 标签: 抑郁症 失眠症 疏肝健脾解郁汤
  • 简介:方法将确诊为抑郁失眠的52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本文治疗抑郁失眠,治疗组与对照组8周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3%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失眠症中医药 性失眠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抑郁失眠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90例实验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抑郁失眠患者,接收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的参考标准,分为参照组(n=45例)执行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探究组(n=45例)执行疏肝健脾解郁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PSQI(匹兹堡睡眠量表)的评分。结果 探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HAMD以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抑郁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疏肝健脾解郁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有着重要作用,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疏肝健脾解郁汤 抑郁性失眠 作用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困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但该病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又有待提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长期失眠患者常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特别是失眠与焦虑/抑郁有很大关系,即失眠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症,同时抑郁发作又加重失眠,恶性循环。只有两者同时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失眠 抑郁症
  • 简介:目的:探讨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联。方法:将137例失眠患者辨证分型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5种证候类型,采集一般资料并评定HAMA、HAMD,分析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之间的相关。结果: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出现频次最多,占38.0%;肝郁化火型及心虚胆怯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高;肝郁化火型与心脾两虚型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结论: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相关

  • 标签: 失眠症 中医证候 焦虑 抑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失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趋升高,且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共识着重阐述了中国成人失眠抑郁、焦虑的概念、诊断和治疗,以期能为临床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失眠 成人 抑郁 焦虑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有效和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门诊抑郁症伴随失眠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ISI评分和PSQI评分在治愈和好转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抑郁改善,睡眠质量有提高,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结论针灸能够改善抑郁患者失眠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针灸 抑郁 失眠 ISI PSQI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团体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定在2021.1月至2022.1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发作伴失眠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护理,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分别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用于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睡眠质量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抑郁发作 失眠患 团体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研究,确定睡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广泛推广,最终让更多失眠患者受益。探讨失眠抑郁与单纯失眠患者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的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50个病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通过研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以及伴发的情绪情绪障碍,最终从睡眠质量、抑郁情绪与整体健康状况三个方面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减轻抑郁情绪以及提高整体健康状况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在失眠抑郁和单纯失眠患者中的潜在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行为治疗在失眠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 标签: 失眠 抑郁 治疗效果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 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 正念减压疗法治疗,对比两组 焦虑抑郁情绪前后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接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 失眠 患者 焦虑、 抑郁情绪

  • 标签: 正念减压疗法 失眠 负性情绪 抑郁评分
  • 简介:如今,晚上开灯睡觉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是因为晚上睡太晚,结果忘记关灯或懒得关灯;还有些人则是因为害怕黑漆漆的环境,所以索性不关灯,感觉在明亮的环境中睡觉更有“安全感”.其实,在过于明亮的环境中睡觉并不利于身体健康,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3种危害,一起来看看吧.

  • 标签: 抑郁症 肥胖 卧室 失眠 开灯睡觉 身体健康
  • 简介:目的:火郁,是指阳气郁遏不达所导致的一类特殊火热病理现象。本文通过火郁证对抑郁障碍伴失眠的辨证论治及治法方药分析得出,初步探讨从"火郁"论治抑郁障碍伴失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方法:火郁证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治疗的因势利导。而抑郁障碍伴失眠多由情志变化引起,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若日久则可见气郁化火,更甚者气滞血瘀。故纵观病机,无非气血失衡,从心、肝入手,舒畅气机,即为"火郁发之"。火郁的治疗,宜因势利导,宣畅气机,使其外达。临床上抑郁障碍伴失眠多为内伤火郁,常见的几种治法为疏肝泻火、清心泻火、升散阴火、化瘀逐热和涤痰泻火。升降散其辨证运用的关键是气机失调,只要是气机失调,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运用升降散加减来调节脏腑气机,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结果:临床上抑郁障碍伴失眠多为内伤火郁,"火郁发之"就是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开合升降协调,恢复阴平阳秘,为其核心治法。火郁的治法,宜因势利导,宣畅气机,使其外达。气机失调者,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运用升降散加减来调节脏腑气机,因此,升降散为火郁证的主方之一。结论:抑郁障碍伴失眠者,"火郁发之"为其核心治法。升降散为其主方。

  • 标签: 火郁 抑郁障碍 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