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除排尿困难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的排尿困难患者136例实施督促排尿、诱尿指导、物理方法刺激排尿、中医疗法等措施。结果采取以上单一或综合护理措施后,136例患者排尿困难解除,有效率在98%以上。结论及时对排尿困难患者实施细致的护理对策,能解除患者排尿困难促进康复。

  • 标签: 排尿困难 护理对策 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肠及排尿活动的评估与护理。方法配合中医治疗进行评估与护理。结论帮助病人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合理安排膳食,增加粗纤维、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外部引流或导尿以避免发生压疮。

  • 标签: 胃肠及排尿活动 评估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开塞露诱导法解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2例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诱导排尿,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导患者排尿。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50%,两者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塞露诱导排尿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成功率高,无副作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又免去了病人因导尿术带来的痛苦和可能引起的尿路感染,尿道损伤等问题。

  • 标签: 开塞露 尿潴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50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表格,逐项予落实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留置导尿及相关知识宣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自主排尿率比较,观察组自主排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执行有计划,规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自主排尿恢复率,降低尿潴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感。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尿潴留 自主排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排尿的护理及其重要性方法将腹部术后患者115例从术后6h开始夹闭尿管,间歇放尿,术后24h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115例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拔尿管后3h内自行排尿、需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夹闭尿管,间歇放尿后,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能促进患者排尿,减少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 标签: 术后 排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常常由于病情的限制,必须卧床排尿,但总是有一些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从而引起尿潴留。处理方法常采用诱导排尿,如下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调整体位和姿势等,但部分病人无效,需采取导尿的方法解除尿潴留。近年来,我们采用开塞露肛注排便而诱导排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开塞露尿潴留骨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62例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间歇导尿处理,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路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前间歇导尿是患者膀胱管理的最佳方法,其可有效降低感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试用到临床其它科的排尿障碍患者。

  • 标签: 留置导尿 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尿路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护理,以及观察护理以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之间来我院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100例,主要依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患者的年龄在40-68岁之间,且患者的病程均在2年-5年之间,为患者做好手术前的护理以及评估,进行心理护理与指导,手术中的观察护理还有手术以后的护理,进行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以及对预防患者病情复发做有效的护理,并针对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出院指导,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比较相应治疗与护理以后的效果。结果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症状的患者来我院经过护理人员的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后,将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以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进行比较,还有对患者手术以偶排尿困难比率进行分析,差异显著。结论经过我们的实验发现该疾病与手术方式有关,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导致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不同,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好转,远离并发症早日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1。

  • 标签: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手术后排尿困难 护理应对方法
  • 简介:骶骨肿瘤根据肿瘤性质对在肿瘤内走行的骶神经可以有挤压、侵袭和破坏.下部肿瘤(S4~S5)在切除游离中S4、S5神经通常被切断.位于S3以上的良性肿瘤常在病灶内搔刮肿瘤组织,同时注意保护在肿瘤内通过的骶神经,使之尽量保留双下肢的足踝运动和排尿功能.为此,本文对骶神经的功能解剖做如下介绍.

  • 标签: 骶骨肿瘤 排尿功能 解剖基础 治疗 骶神经 肿瘤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老年患者尿潴留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将80例≥65岁以老年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诱导疗法,热敷按摩下腹部及排尿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国灸(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比较两组排尿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40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国灸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除尿管前,膀胱不同充盈程度对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出尿管前夹闭尿管,瞩病人多饮水,待膀胱充盈时将导尿管拔除;对照组将尿液排空,膀胱空虚后拔除尿管。结果充盈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后,患者能自主排尿顺利,未有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留置导尿 拔除尿管 膀胱充盈 自主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自主排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间断放尿配合常规的排尿训练,观察组进行有效的盆底肌肉锻炼,配合个体化放尿训练及拔管后坐浴。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对照组拔除尿管后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为168±9ml,发生尿潴留43例,观察组残余尿量为58±6ml,尿潴留1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6.4±2.3天,观察组为12.3±0.8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促进了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减少病

  • 标签: 护理宫颈癌术后自主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血检查在诊断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组190例排尿困难、尿失禁患者进行全面尿动力学检查,根据结果作出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80例排尿困难者,其中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占170例,皆有出口梗阻(BOO)其中小前列腺患者占30例几乎全表现为膀胱颈硬化症,(大多表现为平均尿流率低于12ml/s,Sch?fer图示在Ⅲ区以上,提示有梗阻,大多数有不同程度残余尿和逼尿肌不稳定(DI),有10例为严重低顺应性膀胱,20例为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逼尿肌无力、高顺应性膀胱和大量残余尿);女性膀胱颈硬化症10例,均为出口梗阻和残余尿存在。10例尿失禁患者,男性前列腺患者7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尿失禁,6例为充盈性尿失禁,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和残余尿存在;女性3例均为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和低顺应膀胱。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应作为排尿困难,尤其是准备前列腺手术和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检查项目,这对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范医疗纠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动力学 排尿困难 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颈硬化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脊髓炎 排尿障碍 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引起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引起排尿困难患者经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术后随防3~6个月,无排尿困难及无排血尿,尿流正常。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排尿困难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