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肛肠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残余尿量、留置导尿发生率以及尿潴留的发生几率。结果舒适组的残余尿量(68.3±13.7)ml低于常规组(81.2±17.2)ml、留置导尿的发生率2例(4.76%)低于常规组10例(23.81%),舒适组的尿潴留发生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常规组12例(28.5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疾病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给予患者进行留置导尿的概率,利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肛肠疾病患者 手术治疗 自主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排尿的时间并不同,两组患者在1h和2h排尿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患者5h排尿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排尿困难再发、导尿和感染的人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方式解决其排尿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提高患者导尿治疗有效率,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骨折卧床 排尿困难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肠术后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肛肠疾病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与观察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术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肛肠手术 舒适护理 尿潴留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把护理干预应用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排便、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16年4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58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58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9例、参照组29例。参照组29例患者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试验组29例患者的护理方法是护理干预。把两个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排尿情况、疼痛情况和满意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29例患者术后排便困难发生率、排尿困难发生率与参照组29例患者相比,明显更低,2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试验组29例的护理满意度是96.55%(28/29),与参照组29例患者的68.97%(20/29)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试验组29例患者的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29例患者,两组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有进一步的探析价值。结论把护理干预应用在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减小患者术后发生排便、排尿困难的发生概率,并且能够明显地减轻术后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排便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5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7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实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h、3h、5h和≥5h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在1h、3h和5h排尿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h排尿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正常排尿,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折 排尿困难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后出现尿潴留的产妇采取低频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对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50例,对其实施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选用传统方法促使产妇排尿,研究组则选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促使产妇排尿,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实施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产后出现尿潴留的产妇可以选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其具有显著疗效,并且操作简便安全。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低频电刺激 促使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导尿技术对于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卒中排尿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尿红细胞阳性、残余尿量以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残尿量超过100ml以及尿红细胞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卒中排尿障碍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可以减少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可缩短自行排尿的恢复时间,效果较优。

  • 标签: 脑卒中 排尿障碍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 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手术后排尿障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肛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86例,对照组 43例患者,进行手术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组 43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膀胱残余尿量为 (47.2±12.7)ml,最大尿流率为 (14.8±4.7)ml/s,均优于对照组的 (81.3±22.4)ml、 (11.2±3.3)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有效的缓解肛肠手术后患者的排尿障碍,将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以及预后情况得到改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肛肠 手术后 排尿障碍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肛肠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患者72例作为样本,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2.78%、患者满意度94.44%、SAS(21.00±1.37)分、SDS(20.69±1.01)分、VAS(2.03±0.67)分、SF-36(95.41±1.40)分,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并发症发生几率的降低,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排尿排便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痔疮术后排尿困难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痔疮手术病患50例,采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25)。实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痔疮手术病患进行施护,可显著改善其排尿困难症状,促进病情恢复,降低留置导尿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排尿困难 痔疮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42例留置导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拔管后排尿困难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根据两组患者情况的差异分析引起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高度紧张、不习惯卧床排尿、留置导尿时间长及放空尿液后再拔管均属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P<0.05)。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后,29例B组患者中无一例出拔管后排尿困难,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由30.95%降至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高度紧张、不习惯卧床排尿、留置导尿时间长等都是引起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恰当的护理对策,可以避免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

  • 标签: 留置导尿 排尿困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和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行肛肠术的84例病患,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排尿和排便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术后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排尿与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肠术 排尿功能 排便功能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肾穿刺活检术后,对照组排尿顺利21(70.00)例,稍困难8(26.67)例,困难1(3.33)例,观察组排尿顺利17(56.67)例,稍困难8(26.67)例,困难5(16.67)例。术后对照组显效16(53.33)例,有效12(40.00)例,无效2(6.67)例,有效率93.3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显效9(30.00)例,有效14(46.67)例,无效7(3.33)例,有效率76.67%,以上数据相比较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中的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可使患者提前进入卧床排尿状态,减少术后尿睹留的发生率。

  • 标签: 肾穿刺活检术 排尿困难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40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收治的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中风和其他基础疾病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缩泉丸加减,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予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RUV)、膀胱最大容积(Vmax)、排尿障碍严重程度及排尿频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UV、排尿障碍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Vmax大于对照组(P<0.05),排尿频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灸法 中药穴位贴敷 中风后排尿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以观察排尿排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在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肛肠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仅有2例出现排尿排便困难,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排尿排便困难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痔疮 个性化护理干预 排尿排便困难 痔疮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