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排尿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对7例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清洁导尿、膀胱训练、饮水指导等措施进行排尿护理。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运用,以保持患者规律的排尿、减少残余尿量(<100ml)、以避免出现肾脏返流、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可以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排尿护理是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护理的关键环节,对提高疗效有着极为重要的是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排尿 护理
  • 简介:摘要晕厥属一过性症状,具有自发性、自限性和突然性等特点。一般认为晕厥的潜在发病机理为一过性全脑的低灌注。产后排尿性晕厥是反射性晕厥的一种,可在产妇排尿过程和排尿结束时突然发生,通常无发病明显征兆,在血压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表现为脉搏加快,面色苍白,意识不清等症状,在初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发病率较高,初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晕厥的发生率约1%左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护理意外,虽然产后排尿性晕厥通常可迅速完全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如果护理不够及时,可能因晕厥意识丧失引起摔跌,可导致产妇骨折等严重后果,甚至可危及产妇生命。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和预防产后排尿性晕厥是近年来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产后 排尿性晕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偶数将其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顺利排尿人数、导尿人数以及尿路感染人数等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排尿困难症状,防止再发,降低尿路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卧床 排尿困难 中医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排尿困难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帮助产妇排尿。结果通过各种方法的实施,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段内自行排尿。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帮助产妇预防、解决排尿不适的困扰。

  • 标签: 排尿困难 护理措施 顺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老年人BPH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不同手术方式的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再次排尿困难13例中,因尿道狭窄导致排尿困难9例,经TURP手术治愈7例,冷刀切开治愈2例;膀胱继发结石1例,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治愈;余3例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失代偿合并尿道炎性病变所致,经吡啶斯的明加抗生素治愈。结论TURP手术是BPH首选治疗方法,尿道狭窄及逼尿肌功能失代偿是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尿道内冷刀切开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排尿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促进病人介入术后尽快排尿、减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增加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术后排尿功能、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3%,对照组为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对照组为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1.32h±0.70h)明显短于对照组(2.06h±0.93h)(P〈O.01)。[结论]-临床路径在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排尿功能障碍、促进术后尽快排尿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路径 尿潴留 排尿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更好的预防患者肛肠术后排泄困难,从而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选择本院本科室2012年8月份到2013年2月份接受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14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70)和实验组(n=70)。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排便排尿困难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结论排便排尿困难是伴随肛肠手术的并发疾病,对术后患者进行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排便排尿困难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质量,为患者减少痛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 肛肠外科 术后 排尿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影响。方法将137例盆腔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8例,对照组69例,实验组又分为术前1~2天干预组、术前3~4天干预组、术前5天以上干预组。手术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盆底肌训练、床上排尿训练、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拔出尿管后对两组患者排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拔管后实验组排尿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排尿有效率为55.07%,两组有明显差异;术前1~2天、3~4天、5以上开始护理干预拔管后的排尿有效率分别为81.82%、89.96%、95.6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且术前护理干预开展的越早,术后拔出尿管后排尿异常的发生率越低。应当早期开展术前护理干预。

  • 标签: 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 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脊髓损伤的患者4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自主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排尿功能恢复护理后患者的自主排尿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所致尿潴留,可以采取排尿功能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主排尿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 自主排尿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提高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病例分析15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再次排尿困难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病例中,尿道狭窄5例,继发出血2例,尿路感染2例,腺体残留1例,再发前列腺癌1例。结论尿道狭窄、继发出血、尿路感染是发生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尿道膀胱镜检查与控制感染、精细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排尿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肛肠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循征护理干预后排便排尿效果满意,并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循征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术后 排便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排便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针对术后排尿排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功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 排尿排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殊排尿性儿童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改变特征。方法对2例以尿白、尿频为首发症状的排尿性癫痫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癫痫治疗后病情全部治愈。结论对特殊类型的癫痫患儿,应对病史、病情作全面细致分析,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排尿性癫痫 儿童 脑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