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救济学生权利,应该研究如何规制教育惩戒的问题。教育惩戒的规制方面,外在边界表明了教育惩戒权作用的范围,而内在限度考察的是惩戒制度的合理性。对这两者的设定还不足以保证惩戒的监督和制约,外在边界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控方式,人在实施惩戒权时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随时可能偏离正常的轨迹,所以还需要正当程序,对教育惩戒的运用进行监督。法律救济是权力的最后的监督与制约办法,是保护学生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 标签: 教育惩戒权 边界 限度 程序 法律救济 法律规制
  • 简介:历史上教育曾发生过若干次转移,或源于社会政治之变,或基于教育发展所需,经历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权力再分配。教育的前两次再分配是教育由家庭向社会、由民间向国家的转移,反映的是教育规模扩大以及教育作用提升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与民间、市场之间关系调整中发生的世界性公共教育重建运动,使教育又面临新的结构调整。这次的教育再分配源于国家对教育的过度控制所导致的国家与民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出现了教育由国家向民间的反向转移趋势。我国历经30余年的简政放权改革意在重构国家与教育的关系,涉及权力由政府向民间及学校的转移,是教育的一次再分配。教育行政化的倾向直接阻碍了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进行,为解决这一具有复杂动态性的当代教育问题,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重新界定简政放权的内涵,并逐步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 标签: 教育权再分配 教育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 教育行政化
  • 简介:教育是二战后国家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事业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更是现代政治国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宪法将公民的受教育规定为公民的一项社会经济权利,但在理论上存在关于受教育是一项权利还是义务的困惑,实践中公民的受教育的救济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 标签: 受教育权 基本权利 权利救济
  • 简介:家庭教育中的儿童参与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教育活动的权利。保障家庭教育中的儿童参与是保护儿童人权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儿童参与保障存在儿童受不当影响行使参与、儿童行使参与的范围被不当缩小以及儿童参与的行使没有受到合理限制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于法律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目前,完善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儿童参与保障应从更新理念、完善相关法律及加强监督等方面努力。

  • 标签: 儿童 参与权 家庭教育
  • 简介:当前,我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数量庞大,其受教育的缺损所导致的问题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国家急需治理的大事。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权利至上、权利具体化和不平等补偿为原则,以“法律认定”为基本方式,从程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法律构建的设想,试图把流动儿童受教育完成“应然”到“实然”的转变。本文重点是立法不作为引起的行政给付诉讼的初构和救济程序提起主体扩张的设想。

  • 标签: 流动儿童 受教育权 立法不作为 行政给付诉讼 公益诉讼
  • 简介:财产性权利在紧急避险制度适用方面已无较大争议点,但在生命、身体等人格是否可以适用紧急避险这一问题上,司法实践中尚未达成一致。紧急避险制度的合法性依据有社会法益衡量和第三人容忍义务等。基本人权不应该适用紧急避险。

  • 标签: 紧急避险 违法阻却事由 人格权
  • 简介:宝坻区档案局对行政职权和责任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原梳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的职权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职权名称、法定依据、实施机构、管理权限等。

  • 标签: 清单 责权 行政职权 地方志编修 法定依据 管理权限
  • 简介:定义生存,顾名思义,是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发展是相对于生存而言的,我的定义是:可以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选择,决策自己的人生发展,并公平地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选择,我谓之职业抉择,即可以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选择并决策自己的职业方向,以及享受由此带来的精神满足的权利。

  • 标签: 生存权 选择权 贫困 权利 定义 自由
  • 简介:10月19日,由中国音像著作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日本文化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CODA)、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联合举办的“广播和公开表演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人员一致呼吁赋予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和表演

  • 标签: 录音录像 表演权 广播权 制作者 公开 呼吁
  •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工及其子女纷纷涌入城市,但城市并不能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需求。于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日渐突显。当前,许多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保障制度缺失、入学机会不平等、受教育条件不公平等问题。为此,应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立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行政申诉和诉讼程序,以更好地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

  • 标签: 进城农民工子女 平等受教育权 法律保护
  • 简介:现行法律并未明确无居民海岛使用性质,导致实践和理论困惑。无居民海岛使用化有利于保护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物体系、优化无居民海岛资源配置。在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理论下,无居民海岛使用化具备理论基础,无居民海岛使用既具有物及用益物共性,又有其独特个性,宜将其定性为一种新型用益物

  • 标签: 无居民海岛使用权 物权化 价值论 条件论 新型用益物权
  • 简介:十五世纪末,明朝中叶,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为哥伦布提供3艘远航船和百名水手,在一片更为辽阔的海域,拉开了欧洲海外殖民和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哥伦布一行,本来受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往东方去,目标是中国,但他没有沿着历来的海上丝路航行,而是根据地圆说一直往西去,结果,虽然走反了头,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西班牙人在新大陆找到了金矿、银矿,并将大量金银运回西班牙。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谈到这一点,

  • 标签: 伊莎贝尔 明朝中叶 马可波罗游记 海权 西班牙人 志略
  • 简介:通过对公民隐私和知情的分析和讨论,阐明了隐私和知情的互补关系与冲突,以及在产生冲突时法律应如何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借鉴他国对相关问题解决的案例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两种权利制衡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统一的立法、定义、规范,以及阐明对公平原则,公共利益平衡原则的评判标准。

  • 标签: 隐私权 知情权 个人信息 信息公开 制衡
  • 简介:公开场域隐私是与普通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也是传统理论中的自由和权利在现代社会的延伸和发展。文章提出“拍摄”这一概念,强调拍摄的实质是表达自由的具体化,公民有获取信息的权利,探讨了公开场域隐私与拍摄的关系。为了在公开场域隐私与拍摄之间寻找平衡点,主张采用更具体的客观标准区分隐私,引入比例原则,并将隐私之权利主体分为公职人员、自愿型公众人物、非自愿型公众人物与普通公民四类,严格界定公共利益令个人私和公民监督有效平衡。

  • 标签: 公开场域 隐私权 拍摄权 平衡机制
  • 简介:人们通常将著作人格和作者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任何对著作人格的限制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互联网时代,著作人格和著作财产权“二分离”现象日益增多,在“二分离”情况下,作者行使著作人格权时,须遵循诚信原则,服从服务于著作财产权的实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公益目的,遵守合同的约定,而不能恣意妄为。

  • 标签: 著作人格权 二权分离 著作财产权 诚信原则
  • 简介:“三分置”是近来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权利体系突破“二分置(集体所有权和承包经营)”的结构,逐步形成了“三分置(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实现了农地承包经营的第二次分离。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构成了农地“三”的内容,但其也有各自不同的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三分置”下的“土地经营”的权能范围。

  • 标签: 农地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 权能范围
  • 简介:儿童受照顾权作为儿童权利保障的重要内容并未受到理论上的重视和法律应有的规范。儿童受照顾权作为一项具体的权利具有丰富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儿童物质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满足、心理上的慰藉、安全上的保障和行为上的引导等方面,更为儿童权利的全面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撑。儿童受照顾的设立和实现,有利于从制度上强化监护人的"注意义务"和过失责任。

  • 标签: 儿童受照顾权 内容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