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甲状腺癌术后移灶患者进行131I治疗所进行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术后移灶患者113例进行131I治疗,并对其在治疗前直到出院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注意观察记录患者在疗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护理情况。结果针对上述113例131I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甲状腺ECT扫描检查发现转移灶和原发灶都有所清除,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为肠胃炎患者3例,唾液腺异常3例,骨髓抑制(轻度)1例,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一周时间。结论通过对采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移灶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保证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131I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 护理
  • 简介:摘要自行设计一种医用秋冬季术后病人转运保暖帽,内层由厚毛呢布料制作,保暖性好,表层为纯棉布料,透气亲肤,活动可拆洗。病人在秋冬季术后过程中,为病人佩戴,覆盖头颈肩部,确保保暖效果。

  • 标签: 术后 转运 保暖
  • 简介:目的分析围术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归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围术期全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归。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葡萄糖等生化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术后归,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老年 围术期 肠内营养 术后转归
  • 简介:摘要为了利于腔镜器械的转运和使用安全,方便供应室人员操作,特别对于腔镜器械体积大小、结构复杂、光学目镜精密及昂贵,易损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接送器械的路途特点、对转运车进行改良,转运车具体要求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70厘米,内部放置10厘米防震垫、车轮5寸的防震静音轮。分两层设计使车上的器械更加整齐有序,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益。腔镜器械转运车的运用,可以保证精密器械放置、转运途中和保管中的安全。

  • 标签: 腔镜器械 改良器械转运车 防震垫 转运安全
  • 简介: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研究枣果树上和采后转红机理的异同,通过枣果果皮酚类物质、褐变相关酶及褐变度的分析,探讨采后枣果果皮转红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着色面积的增大,树上枣果果皮褐变度变化较小,而采后枣果褐变度显著增大。树上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均呈缓慢增大趋势,而采后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下降,PPO活性增加,采后枣果皮酚类物质与褐变度呈显著负相关(r壶瓶枣=-0.952**),采后枣果果皮PPO活性与褐变度呈显著正相关(r壶瓶枣=0.786*),表明采后枣果转红是酚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且PPO是褐变主要酶。

  • 标签: 枣果 转红 褐变 酚类物质
  • 简介: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研究枣果树上和采后转红机理的异同,通过枣果果皮酚类物质、褐变相关酶及褐变度的分析,探讨采后枣果果皮转红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着色面积的增大,树上枣果果皮褐变度变化较小,而采后枣果褐变度显著增大。树上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与PPO活性均呈缓慢增大趋势,而采后枣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下降,PPO活性增加,采后枣果皮酚类物质与褐变度呈显著负相关(r壶瓶枣=-0.952.),采后枣果果皮PPO活性与褐变度呈显著正相关(r壶瓶枣=0.786*),表明采后枣果转红是酚类物质的氧化作用且PPO是褐变主要酶。

  • 标签: 枣果 转红 褐变 酚类物质
  • 简介: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统计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34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出院后1年内死亡或再住院),并据此分为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8例患者出院后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为16.95%(59/348),死亡率为12.07%(42/348),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或死亡率为29.02%(101/348)。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95%CI:0.145-0.875,P=0.025)、年龄(95%CI:0.587-1.301,P=0.030)、体质量指数(95%CI:0.458-1.253,P=0.004)、血Na+(95%CI:0.812-1.245,P=0.041)、血红蛋白浓度(Hb)(95%CI:0.925-1.027,P=0.032)、LgNT-ProBNP(95%CI:1.201-7.258,P=0.025)均为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死亡或再住院仍然较高,年龄、性别、贫血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再住院 死亡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危重患儿在院内转运中的治疗和护理,提高院内转运质量.方法运用自制“转运箱”代替传统方法,有效提高了危重患儿在转运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转运箱”的实施,家属满意度由之前的80%提高到了95%,医护人员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98%。结论“转运箱”的应用强化了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管理,使转运工作更规范。

  • 标签: 转运箱 危重患儿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通过对2014年6月~2014年11月半年内所有就诊病人进行分析,探讨需入院或行检查的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措施。急诊科患者在就诊者中属于一个特殊的人群,而妇产科急诊就诊的产妇更是特殊人群中的特殊,无论是从急诊科前往住院部还是需到其他检查部门例行检查,中间的转运过程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选择恰当的转运方式,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陪同转运,把产妇转运过程中的风险降至最低,增强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安全转运 妇产科急诊 医疗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诊科转运患者12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转运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转运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观察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主要存在病患、护理人员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健全患者转运过程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转运过程意外发生情况,保障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转运过程 转运意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宁夏及周边地区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过程、病种及转归情况。结果自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本院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24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入院后经医院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无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转运病种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围产期窒息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和改善预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转运尚属于起步阶段,转运的成功依赖于先进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发展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系统。

  • 标签: 新生儿转运 早产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参与抗癌药物的跨膜转运,减弱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ABCB1转运体、ABCC1转运体和ABCG2转运体是ABC转运体家族中已知的介导耐药的主要成员,并且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目前逆转耐药的研究焦点。本文就这三种转运体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ABCB1转运体 ABCC1转运体 ABCG2转运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要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转运方法对危重患者进行转运,患者在对危重患者转运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出现1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出现9例意外,意外发生率为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的发生,从而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及急救护理,减少患者的伤残率,显著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抽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症内科危重患者实行统计调查,其中男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在8~88岁。结果6例患者发生休克的现象,3例发生昏迷,13例发生呼吸衰竭,2例发生心脏骤停。有1例不治身亡,转运过程中死亡0例。结论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可增强患者治疗安全性以及愈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措施 内科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