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的效果与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通过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常规后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34例,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功能障碍情况、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小于对照组,上述相关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具有微创治疗优势,并可改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内镜治疗 单侧入路 双侧椎管减压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选择性减压对不同程度腰椎退行性滑脱(DS)所致腰椎管狭窄症(DLL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治疗的DS所致DLLS患者80例,按DS病变程度分为Ⅰ度滑脱组46例与Ⅱ度滑脱组34例。患者均行适当选择性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影像学指标、腰及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度滑脱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少于Ⅱ度滑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术后3个月,两组腰椎前凸角、腰椎后凸角、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改善(均P < 0.05);与Ⅱ度滑脱组比较,Ⅰ度滑脱组腰椎前凸角[(22.72±10.81)°]、腰椎后凸角[(8.21±0.39)°]均明显更低,而椎间隙高度[(7.18±0.73)mm]明显更高(t=-2.17、-10.70、8.99,均P < 0.05)。两组腰部VAS、腿部VAS、JOA、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10.30、3.72、13.81、5.43,均P < 0.05);与Ⅱ度滑脱组比较,Ⅰ度滑脱组腰部VAS[(2.12±1.08)分]、腿部VAS[(2.21±1.39)分]、ODI[(4.55±1.36)分]评分均明显更低,而JOA[(23.28±2.57)分]得分明显更高(均P < 0.05)。Ⅰ度滑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低于Ⅱ度滑脱组的26.5%(9/34)(χ2=6.10,P < 0.05)。结论对不同程度DS所致DLLS行选择性减压联合融合固定术治疗均有较好效果,但相较于Ⅱ度DS,Ⅰ度DS所致DLLS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腰椎稳定性及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椎管 减压术,外科 脊柱融合术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脊椎滑脱 椎管狭窄 疼痛测定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例,采用经通道显微镜双侧减压技术)和观察组(10例,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被推广运用。

  • 标签: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通道下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0例患者采用经皮通道下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通道下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使病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通道下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后路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行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LBD)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通过PLIF和UBE-ULBD治疗的64例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术式的不同分为UBE组和PLIF组。UBE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9.8±6.8)岁;PLIF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69.3±6.3)岁。记录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是否输血、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手术成本情况。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6个月和1年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和术后6个月MRI下硬膜囊横截面积(DSCA)及Schizas标准分级。结果UBE组手术时间为(69.2±8.0)min,低于PLIF组的(139.0±15.3)min(P<0.05);UBE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为(19.5±5.6)和(15.0±10.8)ml,低于PILF组的(212.4±34.1)和(169.6±43.8)ml(均P<0.05);UBE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为(1.8±0.7)和(3.0±0.9)d,低于PLIF组的(4.5±1.4)和(7.1±1.7)d(均P<0.05);UBE组手术费用也低于PLIF组[人民币(1.84±0.10)万元比(3.39±0.24)万元,P<0.05],且UBE组无输血病例;UBE组2例发生硬膜囊破裂,PLIF组3例出现硬膜囊破裂、1例神经根损伤和1例感染。UBE组术后的腰疼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而PLIF组术后1 d腰疼VAS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但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均较术前改善(均P<0.05);UBE组术后1 d腰疼VAS评分和术后1个月ODI优于PLIF组(均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腰疼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和1年的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DSCA均较术前扩大(均P<0.05),PLIF组术后DSCA较UBE组更大(P<0.05);Schizas标准分级上,UBE组术后25例恢复至A级,5例至B级,PLIF组术后30例恢复至A级,4例恢复至B级,两组术后椎管狭窄程度均较术前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ULBD在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时能够实现全椎管减压,与PLIF相比,医源性创伤更小,是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椎管狭窄 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椎板内镜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重度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5例胸腰椎骨折并发重度椎管狭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35例患者均给予椎板内镜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分析35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Cobb角、RSC、VAS评分和伤椎高度压缩率相比,治疗后均明显偏低(P<0.05)。 结论 给予胸腰椎骨折并发重度椎管狭窄患者椎板内镜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椎板内镜下椎管减压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椎骨折 重度椎管狭窄 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系统联合有限减压治疗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系统联合有限减压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其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患者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2.0±2.0)岁。门诊复查随访24个月。在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及24个月随访进行临床效果评估及影像学测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NA方差分析检验;术前、术后以及术前、随访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2例患者均伴随一种或多种常见老年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32个节段。视觉模拟评分评分由术前(6.22±0.91)分降至24个月随访的(1.94±0.76)分(t=16.52,P<0.001)、Oswer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由术前(54.17±10.65)分减至24个月(19.91±4.20)分(t=15.89,P<0.001),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分则从(11.69±3.36)分增至(23.44±1.66)分(t=-19.90,P<0.001);影像学改变,终板角度由术前的(9.12±4.65)°减至24个月随访的(6.77±2.70)°(t=3.53,P=0.001);椎间盘后缘高度由(0.68±0.19) cm增至24个月随访(0.76±0.19) cm(t=-2.45,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系统联合有限减压可以缓解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棘突间融合系统是一种适用于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新型微创内固定器。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腰椎 治疗结果 高龄 腰椎管狭窄 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行椎管减压术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按入院时间单双号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腰椎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腰椎JOA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干预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间盘突患者进行椎管减压术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状况,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切实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运用于临床中。

  • 标签: 腰间盘突 椎管减压术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40)、对照(40)两组,分别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和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比对两组JOA下腰不适感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12.57±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06±1.48)分,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应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时,在降低患者下腰不适感(包含腰痛、腿痛、腿麻)、提高患者腰椎及下肢活动功能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 单纯椎管减压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40)、对照(40)两组,分别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和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比对两组JOA下腰不适感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低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12.57±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06±1.48)分,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应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时,在降低患者下腰不适感(包含腰痛、腿痛、腿麻)、提高患者腰椎及下肢活动功能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 单纯椎管减压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骨刀在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中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将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使用超声骨刀行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患者设为实验对象,选取例数为1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各纳入患者50例,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与常规护理,之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JOA评分及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更优(P<0.05);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于使用超声骨刀行腰椎管狭窄症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患者来说,应在其干预期间采取围术期护理,这可以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脊髓功能。

  • 标签: 超声骨刀 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显微内镜下减压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月UBE与MED治疗LSS的所有研究。获取文献的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受试者特征、样本大小、手术方案、年龄、性别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早期、末次随访时的腰部、下肢VAS评分、ODI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其中6篇为英文文献,1篇为中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5篇为病例对照研究。UBE组纳入251例患者,显微镜组纳入224例患者。相较于MED组,UBE组住院时间更短(MD=-2.28, 95% CI: -3.42~-1.14, P<0.001),术后早期腰痛VAS评分更低(MD=-0.80, 95%CI:-1.44~-0.16,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腰部VAS评分,术前、术后早期和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硬脑膜扩张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ED,UBE治疗LSS术后早期腰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更佳,但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椎管狭窄 内镜手术 Meta分析 显微内镜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中探讨应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的同时使用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研究时将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作为主要样本,开展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此过程中将患者纳入随机分组的计算机软件中,平均分至研究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参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在此过程中主要分析项目为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椎体融合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狭窄症并不稳患者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时配合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且促进腰椎功能的提升,效果显著。

  • 标签: 腰椎管狭窄并不稳 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 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腰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会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我院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腰椎管狭窄患者共计60例,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并对他们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经比对,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和椎板间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因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或椎板间扩大开窗术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40~86(63.2±9.8)岁。其中40例患者接受单边双通道内镜减压术(UBE组),40例患者接受椎板间扩大开窗术(开窗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腰椎侧隐窝狭窄减压,均获得随访,UBE组随访时间为(12.9±5.4)个月,开窗组为(14.9±3.5)个月。UBE组手术时间为(63.9±11.6)min,高于开窗组的(54.1±9.2)min(P<0.001)。UBE组手术切口长度为(18.2±1.7)mm,低于开窗组的(73.5±11.6)mm(P<0.001)。UBE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1±2.2)d,低于开放组的(7.6±3.1)d(P<0.001)。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腰痛VAS评分在术后1和3个月时UBE组低于开窗组(均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下肢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两组下肢痛VAS评分在术后1、3及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术后1和3个月UBE组低于开窗组(均P<0.05)。UBE组和开窗组分别出现2例(5.0%)和1例(2.5%)术中硬膜囊破裂,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UBE组优35例,良3例,可2例,开放组优37例,良2例,可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结论相比于椎板间扩大开窗技术,UBE技术不仅能够减轻术后早期腰背痛,缩短住院时间,且创伤小,并可获得同样的远期疗效。

  • 标签: 椎管狭窄 单边双通道内镜减压术 椎板间扩大开窗术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椎管内麻醉对应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46例择期行外科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行切皮时(T1)、行切皮后1h(T2)及术毕拔管时(T3)4个时刻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 (Cor)、β-内啡肽(β-E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结果:T1、T2时刻,两组患者的 ACTH、Cor、β-EP 及 An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T0,观察组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应激反应 药物复合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2021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家庭教育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家校共育实践进入了新时期。“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课内作业负担和减轻课外培训负担,即要给学生减负减压。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践行“双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这“减负减压”目标一味的指望学校是不可行的,家长必须全力配合,唯有家庭学校共同奋进,减负减压才能真正起效。

  • 标签: “双减”政策 减负减压 家校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BE-LIF)、椎管减压和内镜下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滑脱、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应用BE-LIF+内镜下置钉治疗的9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滑脱、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手术时间、置钉时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通过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均为女性患者,年龄(70.3±8.4)岁(56~84岁);随访12~16周。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腰痛VAS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降低[(2.9±0.6)、(1.8±0.4)比(6.4±1.1)分,均P<0.05];患者腿痛VAS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降低[(1.9±0.3)、(1.4±0.5)比(7.3±1.6)分,均P<0.05],患者术后末次随访ODI较术前降低(24.0%±6.5%比55.7%±12.8%,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77±103)ml,术后引流量为(122±56)ml。手术时间为(207.8±32.7)min,术后下地时间为(2.3±0.5)d。置钉时透视次数为20~42次,每颗螺钉透视(6.9±1.5)次。所有患者术中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损伤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未行二次手术。结论内镜下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很好的可行性,术中透视次数少,安全性较高。BE-LIF技术结合椎管减压对腰椎管狭窄并腰椎滑脱、不稳早期效果确切。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 双通道内镜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 早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