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很多刑事案件中,颅脑损伤这种情况的出现频率较高,对颅脑损伤进行法医鉴定的结果也会对整个案件的调查、侦破和处理造成很大影响。文章将从什么是颅脑损伤以及颅脑损伤的具体分类出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鉴定颅脑损伤的标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 标签: 法医学鉴定 颅脑损伤 分类 标准 注意问题
  • 简介:摘要附睾囊肿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损伤是其成因之一。本文就此症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作一浅议。

  • 标签: 法医临床 附睾囊肿 损伤
  • 简介:在中国沿海沿江以及南方地区,水中尸体极为常见。因此,对水中尸体的检验鉴定已成为基层公安一线的法医工作者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不同的水中尸体情态各异,对其进行检验可依据的实验室手段很少,故水中尸体的检验非常依赖检案法医的经验。水中尸体的检验要点有三个:死者相关、上浮规律相关和案件性质相关。这些要点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水中尸体 溺死
  • 简介:我国现行的医学人文教育有诸多不足之处,法医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应充分认识法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法医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浅析将人文教育融入法医教学的途径,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人文素养的法医人才。

  • 标签: 法医学 人文教育 医学生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死者,男,42岁,某年7月22日11时许,在某工地做工时突感烦躁、胸闷,自行回宿舍休息,随后被工友发现意识不清,胡言乱语,伴有频繁抽搐,送当地医院就诊.入院时间:7月22日13:40.查体:体温41℃,脉搏16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1/8.53kPa(98/64mmHg),血氧饱和度86%,神志不清,频繁全身抽搐,全身皮温高,皮肤干燥,口唇干燥.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热射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痕迹检验技术在法医工作中的运用。方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痕迹检验进行研究。结果一方面要结合工作的实践,从提高痕检技术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痕迹检验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痕迹检验技术提高,使得刑事侦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可以得到全面性的提高结论通过痕迹检验,可以提高法医检验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进而为案件侦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痕迹检验 法医 运用
  • 简介:性窒息是性心理和性行为变态者独自在极为隐蔽的场所用某种非常奇异的窒息方式,常被误认为是自杀或他杀。笔者在检案中遇到一例采用奇特绳套造成性窒息死亡的案例,通过了解死者生前的习惯爱好,依据现场勘验情况、绳套绳结的特点和尸体检验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为性窒息死亡,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
  • 简介:基层法医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运用法医知识,结合现场痕迹物证、现场调查访问等线索对疑似非正常死亡案件进行准确定性。本文通过对一例涉及他杀、意外和自杀鉴别的案例进行分析,为法医鉴定死亡方式对案件定性的影响提供思路。

  • 标签: 法医学鉴定 死亡方式 自杀 他杀 意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法医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早期心肌缺血导致的猝死案例、与心脏有关的死亡和无关的死亡案例各18例,对每例进行H-FABP、HHF35、CLU、Fn、C5b-9、HIF-1α和ADAMTS-1的IHC检测并将其阳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CLU、Fn、C5b-9、HIF-1α和ADAMT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HC检测技术可为早期心肌缺血引发的猝死案件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法医检测依据。

  • 标签: 早期心肌缺血 EMI 死后诊断 法医学应用
  • 简介:抢劫案是多发案件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受害人顺从案犯的意愿、没有进行危及案犯的反抗(包括呼救和使用可察暴力),则受害人的生命可得以保全;相反,在没有确证能够自保的情况下,惊慌失措或过分自信地行动,使案犯所受压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则往往导致人财两空。本案例通过发案时间(接近年关)、发案地点(临街商铺)、作案目的(财物)、现场翻动少及受害人损伤情况(锐器伤、数量少但致命)等基本要素尝试以点带面地概括这一类抢劫案特点。

  • 标签: 现场勘查 财物损失 尸体检验 锐器创 抢劫
  • 简介:近年来,随着CT、MRI等临床检查方法的普及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因外伤性脑梗塞而引起的争议较大[1]。而颈部轻微外伤后引起的脑梗塞案例在实际工作中较少遇到。本文通过对2例颈部轻微外伤后引起的脑梗塞案例,就其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伤痛关系以及法医损伤程度的评定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该类型损伤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该类型损伤的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颈部动脉血栓 外伤性脑梗塞
  • 简介: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死者,男,27岁,某天早上被发现死于所睡的房间内。1.1.2法医检验尸表检验见营养、发育正常,面部皮肤呈暗红色,口唇黏膜发绀,双手指甲床重度发绀,尸斑颜色深,位于尸背未受压处,尸表皮肤未见损伤痕迹。解剖检验见心脏质重300g,左心室室壁厚1.2cm,右心室室壁厚0.3cm,心肌切面未见瘢痕改变,冠状动脉开口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部分包埋于心外膜下的心肌中(距离冠脉开口约3.0cm,包埋的长度约2.0cm)。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心肌桥 死亡原因
  • 简介:自缢死亡在日常检案较为常见,笔者在工作中遏一例疑似他勒致死的案件,由于现场已遭受破坏,颈部缢绳已被解下,给案件的定性增加了难度,通过认真细致的现场勘验及对缢绳和尸体的检验,最终定性为自缢死亡,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自缢 他勒 现场勘查分析
  • 简介:目的: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鼻骨骨折所体现的法医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某医院进行鼻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5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外伤所致骨折位置、走向等情况可以明确判定,多层螺旋CT检查相对于DR平片检查具有显著优势,由于P<0.05,对两组患者在法医临床诊断以及伤情鉴定中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诊断验证,在对鼻骨骨折法医的研究中,运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高、敏感性强,可以为法医诊断和伤情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法医临床应用上推广。在此,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诊断鼻骨骨折的法医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法医检验,为法医检验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6月9日晚,本辖区某一住宅内出现一宗疑似中毒案件,对其死亡原因、一氧化碳含量、病理和毒理学特征进行检验。结果对尸体进行检验后,尸斑为淡红色,在死者的背部检验后,未发现受压处,指压后出现褪色,尸僵已经形成。对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死者的颈部肌肉未出血,气管内的白色泡沫较多,气管粘膜发生充血的现象,死者的双肺部位发生淤血水肿,切面可以发现血性泡沫。膀胱空虚,其他脏器没有病理性变化。5日后对尸体进行再次检验后,尸斑呈现鲜红色,双足底更为明显,双眼的结膜苍白,没有显著的出血点,全身肌肉、心血为鲜红色。各送检的脏器颜色均为鲜红色,脑水肿,各个脏器出现急性缺氧性变化。心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63.9%。结论当人体因一氧化碳中毒后,对其检材时,一般选择血液部分,心血最佳。此外,胃内容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毒化分析,对死者进行尸检时,需要仔细、认真检查,根据案情、物证、病理学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一氧化碳 中毒死亡 法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