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案例的发病因素、病理特点,为该病症法医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心源性猝死病例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死亡时间、场所等特点。结果:心源性猝死高发群体以18-45岁的男性为主,因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引发猝死98例,因应激诱发猝死102例。结论:心源性猝死医学鉴定内容涉及尸检、病理学检查、既往病史、诱发因素、死亡时间、经过等内容,而诸多因素中,冠心病和应激是高发诱因。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病理学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法医伤残鉴定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2022年12月于我所完成法医伤残鉴定的17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法医鉴定结果。结果:17例髋臼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法医鉴定,法医鉴定结果为简单骨折4例、复合骨折13例,手术解剖复位结果为简单骨折3例、复合骨折14例,数据对比P>0.05;进一步分析17例髋臼骨折患者法医鉴定资料可知11例十级伤残、4例九级伤残、2例八级伤残。结论:根据被鉴定人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推荐CT)、髋功能评价等信息完成髋臼骨折的法医鉴定结果较为准确。

  • 标签: 髋臼骨折 法医学 伤残鉴定
  • 简介:摘要: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是一类常见的眼部损伤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暴力伤等外伤损伤到视力而引发,病理复杂,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而准确的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开展法医鉴定则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 法医学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MR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的10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CT检查和MRI检查。统计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6.0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8.00,P>0.05;对照组满意度92.00%,观察组满意度98.00%,P>0.05。结论:CT、MR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CT MRI 弥漫性轴索损伤法医学鉴定 应用价值
  • 简介:(一)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部外伤选择多层螺旋CT(MSCT)技术进行诊断及法医鉴定的效果。方法:自2016.01-01~2023.12-31抽取鼻部外伤患者50例实施MSCT检查,以最终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价值。结果:MSCT对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的检出率、对复合伤的检出率与最终治疗结果对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鼻部外伤检查中可借助MSCT明确是否存在复合伤,鉴定新旧伤,其准确性较高,可以为责任划分提供法医证据以确保判定结果的公正性。

  • 标签: 鼻部外伤 多层螺旋CT(MSCT) 法医学鉴定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在进行案件侦查以及刑事诉讼工作中,法医鉴定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法医临床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司法公正性的提升。如今受到深化法治改革的影响,司法体系改革也不断深入,这给司法鉴定工作的完善性提供了一定的助力,同时刑事诉讼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当前不同地区的司法鉴定机构纷纷提高了对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视程度,这也是促进司法鉴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基础。然而在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仍然有较多问题亟待完善。所以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 标签: 法医 临床鉴定 问题
  • 简介:摘要:损伤分析作为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揭示伤害真相、保障司法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法医临床鉴定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科技进步推动损伤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能够为法医临床鉴定提供更为精细、科学的手段。因此,深入探讨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鉴定水平、推动法医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损伤分析 法医 临床鉴定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本鉴定中心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 100 例案例,对其法医临床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56 例,占 56.0%)和工伤(30 例,占 30.0%);损伤类型主要为桡神经损伤(42 例,占 42.0%)和正中神经损伤(38 例,占 38.0%);鉴定时间为伤后 3 个月至 2 年,平均鉴定时间为 10.5 个月;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结果为轻度 42 例(占 42.0%)、中度 38 例(占 38.0%)、重度 20 例(占 20.0%)。结论: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法医临床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损伤原因、损伤类型、鉴定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上肢骨折 神经损伤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法医病理学尸检分析急性猝死死因分布规律以及与损伤或者疾病间的关联。方法:对120例死因不明或者存在争议的尸体进行系统性尸体解剖与病理学观察。结果:在120例死者中死因明确的有116例,不确定的有4例。死于疾病的有95例,疾病类型有心脑血管疾病52例,神经系统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产科类6例,消化系统疾病6例。25例死于外伤,多以机械性损伤为主,有23例,其余两例因电击、中毒等导致死亡。结论:通过有序推进法医病理学尸检,可为分析死因提供良好的依据。值得广泛推行与实施。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 死因
  • 简介:摘要:SPECT骨显像技术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精确识别和分析骨骼伤害的方法。本文详细探讨了SPECT技术在不同法医场景下的实际应用,包括交通事故、家庭暴力、工伤事故以及死亡原因鉴定中的使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SPECT显像在揭示微小骨折、鉴定伤害时间线及区分伤害类型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在处理法庭需求的复杂案件中,SPECT技术不仅提高了伤害诊断的准确性,也为法医证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标签: SPECT骨显像,法医临床鉴定,伤害分析,法医证据,骨折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是对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首先,阐述脑血管畸形的病理特征与机制。其次,分析法医病理学在脑血管畸形致死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脑血管畸形致猝死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脑血管畸形猝死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内容,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降低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几率。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猝死 法医病理
  • 简介:摘要: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作为一种特殊的脾脏损伤情况,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尽管已经有部分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但仍存在诊断标准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等问题,给诊断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深入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特点、病理机制以及诊断关键点,对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及讨论,总结了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病理鉴定以及诊断关键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提高法医临床鉴定水平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病理鉴定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医疗纠纷死亡法医尸检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择200例死亡鉴定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12月,通过医院和家属的同意进行死亡鉴定。并且分析所有数据,了解医疗纠纷死亡法医尸检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医疗差错真实存在,说明医院误诊等真实性并且能够给相关责任等提供鉴定依据。结论:医疗纠纷因素很多,包括误诊以及病人期望过高等,病理解剖概率降低是出现医疗纠纷的根本原因,与尸检有重要关系。

  • 标签: 医疗纠纷 死亡 法医尸检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法医临床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医学理论的持续更新及影像学技术、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为法医鉴定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进而促进法医临床鉴定技术的不断进步。本文首先阐述了足弓结构破坏的主要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并针对法医鉴定中足弓结构破坏的鉴定标准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提升足弓结构破坏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 标签: 足弓结构破坏 法医临床鉴定 相关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也日益增多。鉴于此类案件往往具有一定的司法裁量权和民事赔偿性质,因此,对司法鉴定的技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医临床鉴定是司法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结论是否合法直接关系到待审双方的争议解决。法医临床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定结论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证据,在客观、准确、合法的基础上,对鉴定结论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一种在民事、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对图像检测结果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因此,将各种成像手段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临床鉴定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致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取我院2023.01~2023.12收治的40例疑似外伤致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患者为样本,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实施CT检查并将MRI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提示CT诊断下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为90.00%,手术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6.67%和80.00%。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地确定患者是否为外伤所致而产生疾病,手术治疗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体现出法医临床鉴定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外伤致椎间盘突出 手术治疗 法医临床鉴定 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