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方法对在我科工作的12名护士及其书写的护理文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开展以“降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高,进行要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我科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的水平,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理文件书写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品管圈(QCC)的手法和工具,降低病房的红灯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方法我科自2013年5月成立QCC小组,采用对本病区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再进行对策实施和效果评价等。结果病房的红灯率由93﹪降至59﹪。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实施,病房红灯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各圈员在沟通和协调、积极性、荣誉感、责任心、团队合作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红灯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找出影响门诊药房药品损耗的主因,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分阶段实施,比较及分析在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在药品损耗方面的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由活动前的2675粒(支)/月下降到活动后的819粒(支)/月,达标率为120%,降幅达6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药品损耗,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责任心,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药房 药品损耗
  • 简介: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降低儿科护理风险效果研究。方法在2018年上半年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比2018年1—6月200例患儿以及2017年7月—12月240例患儿意外事件、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及满意度情况。在QCC活动前后使用素质评定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改变情况。结果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QCC活动前,满意度高于实施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提升个人素质。

  • 标签: 品管圈 儿科护理 风险效果 研究
  • 简介:目的降低电子病历护理文书书写缺陷。方法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分析导致电子病历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原因,通过筛选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电子病历护理文书书写缺陷减少82.2%,95分以上护理文书由96%提高至100%。培养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团队凝聚力。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护理文书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经过统计输液患者情况,发现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存在一定风险,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找到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并认真实施,结果实现了门急诊患者输液风险的控制,明显降低了风险。

  • 标签: QC活动 门急诊患者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日间手术患儿及家属抱怨率。以小儿包皮环切术为例,常见5-6岁男童,以提高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方法提出品管圈活动,采取头脑风暴,人人责任制的方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日间手术患儿及家属抱怨率降低(P《0.05》,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日间手术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质量管理和病人满意度,降低日间手术病患抱怨率。

  • 标签: 品管圈 日间手术 护理质量 抱怨率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呼吸科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退药次数。方法将品管圈模式引入科室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呼吸科PIVAS退药次数降低,同时增加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荣誉感、活动信心、工作积极性、沟通协调、脑力开发、品管手法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呼吸科PIVAS退药次数,不仅提高医护药患者的满意度,而且间接增加科室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 标签: []品管圈,PIVAS,减少退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降低内镜仪器使用中发生故障时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确立内镜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334例使用中的胃肠镜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对引起的要因进行解析,按5W1H标准对策拟定,再组织实施,效果确认,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品质圈活动大大降低了使用中内镜仪器的故障率,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责任心。结论品质圈活动在内镜仪器使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品质圈 内镜仪器 降低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病人留置针在可留置期间内的堵管率”为主题,对目前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堵管率27.1%下降到1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 堵管的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率,提高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提出品管圈活动,采用早期干预、PDCA管理等方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抱怨率均少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日间手术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降低日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抱怨率。

  • 标签: 品管圈 日间白内障手术 护理质量 抱怨率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输液患者渗出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专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输液患者渗出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分析输液渗出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揉穴位并组织实施.结果:门诊输液患者的渗出发生率由活动前下降明显,T=11.2;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加揉穴位可以提升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值得护理借鉴.

  • 标签: 渗出发生率 品管圈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收支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步骤及品管手法,选择2012年9-11月耗材支出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在这次品管圈活动中,圈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积极,科室耗材支出明显下降。结论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节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病房呼叫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病房呼叫器亮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遵循PDCA工作程序,制定措施并实施、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病房呼叫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32.4%降到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呼叫率 应用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急诊输液差错率,提高输液质量与安全。方法成立QCC小组,采用对急诊输液现状进行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前后的的15周输液病人的差错发生率比较,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由活动前的0.04%下降到0.01%。结论应用QCC活动,不仅改进了医嘱核对与处理流程,降低了输液差错率,提高了急诊输液质量与安全,还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

  • 标签: 门诊输液 QCC理论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药物配置差错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学习品管圈知识,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内容,定期活动探讨并落实、评价有效降低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的方法。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6个月后,静配中心的差错率由0.004%降至0.002%,病区满意度由96%上升到99%。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了安全责任心,有利于降低药物配置差错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QCC)方法,降低患者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方法成立QCC小组,采用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渗漏率由之前的9.5%下降到3.91%结论通过QCC的实施降低了静脉输液渗漏率,减少了病患痛苦,提高了病患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输液渗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