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时辰药理学(CPh,时间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生物体内源性循环节律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阐明生物节律与时辰药理学的紧密机制及密切联系可以帮助临床选择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进而提高医院满意度与知名度。

  • 标签: 生物节律 时辰药理学 合理用药
  • 简介:似昼夜节律是一种内源的、可调适的、以近似24h为一周期波动的生命过程。由于执行全球作战与非军事行动任务的需要和现代战争的突然性,我国空军和航空兵部队飞行员会遭受似昼夜节律失调的困扰。似昼夜节律的失调会导致飞行员的睡眠-觉醒障碍、生理功能紊乱和心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飞行员的工作效率。本文综述了目前似昼夜节律失调的对抗措施,为我军飞行员进行对抗似昼夜节律失调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当然,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发展,似昼夜节律失调的对抗措施也将会更加全面、更加有效。

  • 标签: 飞行员 似昼夜节律 似昼夜节律失调 对抗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睡眠节律对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检查112例高龄离退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按睡眠节律分为早醒组、正常组、入睡困难组和混合组,按睡眠时间分为<5h组、5~8h组和>8h组。结果在PSQI的各因子中,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与MMSE因子中的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命名、理解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正常睡眠节律的高龄老人相比,早醒组各项因子得分除定向力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困难组PSQI因子中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MMSE因子中的理解、视空间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睡眠障碍组PSQI中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MMSE中的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睡眠时间5~8h的高龄老人相比,睡眠时间<5h组在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8h组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效率、睡眠障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人睡眠节律的调整,对入睡困难的老年人可适当给予中短效镇静催眠药物,以达到调整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记忆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睡眠节律 认知功能 相关分析 睡眠质量 高龄老人
  • 简介:时间是万物存续的基本维度,对人类社会而言亦是如此。不过,与物理时间或钟表时间的线性、均质性有所不同,人类的时间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反过来或显或隐地影响社会生活。不同人类群体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时间观念亦会不同。中国乡村民众如何依据农事节律来组织与展开其年度生活?

  • 标签: 乡村民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失能老人7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OT训练结合常规运动训练,实验组给予OT训练结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和B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MBI、BD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 老年人 失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3)与并行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干预实验组(n=4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运动训练及脑梗后偏瘫康复干预,对比在此类患者中应用节律性运动训练后的效果情况,并对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脑梗塞后合并偏瘫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证每组组内人数完全相等的同时,除了干预方法存在差异之外都不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在干预方法方面,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采取节律性运动训练,持续半年干预之后对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最终结果对比与分析时可以明显看出,所有受试者干预前的上下肢功能、SF-36评分没有较大的不同之处(P>0.05),而开展干预之后,所有评分观察组都相对更好一些(P<0.05),证明干预方法相对更好,对于患者所带来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相对更佳一些。结论为此类患者开展节律性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现有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避免偏瘫继续加剧而造成局部肢体功能不可逆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逐步恢复。

  • 标签: 节律性运动训练 脑梗塞 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是以七年级生物实验为研究对象,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初中实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步骤的拓展创新;在实验材料选取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实验拓展,关注生物重要概念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标签: 生物实验拓展实验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是以七年级生物实验为研究对象,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初中实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步骤的拓展创新;在实验材料选取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实验拓展,关注生物重要概念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标签: 生物实验拓展实验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焦点。国家提出要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德育教育也成为教育的重点之一。生物教学也越来越与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相靠近,德育也已成为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的重要部分。结合教材知识,巧用初中生物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情感熏陶和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德智并育”的双重目标。

  • 标签: 生物学科 德育教育 渗透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科学认知体系。本文联系教学实际对生物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并对建模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高中生物 模型构建 建模思维 科学认知体系
  • 作者: 聂祥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24小时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体现  聂祥碧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24h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50例,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分别选取中年高血压(40-64岁)患者50例,老年高血压(65-79岁)患者50例,高龄高血压(80-92岁)患者50例,分别分析三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结果:在三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当中,随着年龄的升高患者的收缩压随之上升,舒张压则随着年龄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三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得知,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升高,患者24h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现象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  【
  • 简介:摘要:生物教学要向生活中寻找素材,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05
  • 简介:为适应知识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科教育提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教育 ,探讨当今全球化时代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学科与专业建设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