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症患者低热量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的50例重症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对比,将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对照组有25例患者,给予低热量营养支持,实验组有25例患者,给予正常热量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热量营养支持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白蛋白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在重症监护室的停留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实验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病死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相对比,均P<0.05,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对于重症患者给予低热量营养支持,可以使患者的病死大大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患者 低热量营养 临床效果 病死率
  • 简介:目的研究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病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某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出现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住ICU第1天有30例(55.56%)患者伴有MODS,第2天有26例(53.06%)患者伴有MODS;入住ICU第1、2天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酸/清蛋白比值、PaO2/FiO2、APACHEⅡ评分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测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清蛋白比值与APACHEⅡ评分、PaO2/FiO2比值呈现相关性,APACHEⅡ评分越高、PaO2/FiO2越低,乳酸/清蛋白比值越高。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入住ICU第1天的乳酸/清蛋白比值预测MODS发生病死为0.85、0.84;乳酸/清蛋白比值>1.735预测MODS发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79.17%、82.67%、75.92%,预测病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51.02%、17.23%、100.00%。结论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病死密切相关。

  • 标签: 乳酸/清蛋白比值 严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复苏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重症ICU分离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病例资料。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结果死亡组患者住ICU时间明显长于生存组患者(P=0.001),此外死亡组中更多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状况(P=0.02),更多的使用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P=0.02),死亡组患者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P=0.03)。结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死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防治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的169例急性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24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以伤后14d观察周期,判断早期死亡。结果149例中,早期死亡20例,早期病死为13.4%。与存活病人相比,早期死亡病人入院时GCS评分、运动评分更低(P〈0.05),瞳孔变化发生明显增高(P〈0.05),Marshall和Rotterdam评分更高(P〈0.05)。随着Marshall分级或Rotterdam评分增高,病死也随之明显升高(P〈0.05)。Marshall分级和Rotterdam评分对TBI早期病死的预测都具有很好的辨别能力,但是Rotterdam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2;95%CI:0.764~0.941]优于Marshall分级[AUC=0.800;95%CI:0.719~0.881]。结论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急性中、重型TBI的早期病死;由于RotterdamCT评分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或许更适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Marshall CT分级 ROTTERDAM CT评分 早期病死率
  • 简介:近年来,大量的规模化养猪场的不断出现,任意排放的病死猪尸体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利用sq复合菌剂、病死猪、米糠、泥炭土作为原材料,在发酵箱内,经过7d反复发酵搅拌后生产有机肥的工艺流程,从微生物接种浓度、原材料的投放C/N比例、原材料的含水、反应时的翻堆间隔时间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探究复合菌剂在工艺流程中的最优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接种浓度为2%,微生物与原材料碳氮比例为28∶1,原材料含水保持在50~60%,12h堆翻一次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

  • 标签: sq复合菌剂 病死猪 接种浓度 含水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管理以及相应治疗,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相关并发症知晓,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死亡趋势,以及冠心病对该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建立的大型随访队列人群的资料,应用死亡、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orkingyearsofpotentiallifelost,WYPLL)等指标,分析2001-2013年该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现状,运用平均增长速度描述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粗死亡为40.47/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随年份有增长趋势,但是70~79岁组冠心病的死亡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女性因冠心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减寿年数(averagepotentialyearsoflifelost,APYLL)(15.33年/人)是男性(6.95年/人)的2.21倍。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verageworkingyearsofpotentiallifelost,AWYPLL)女性(5.59年/人)是男性(3.42年/人)的1.63倍,其中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和男性人均潜在寿命损失年随年份呈下降趋势。结论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有上升趋势,并对该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应该对该人群展开进一步的冠心病防治措施。

  • 标签: 冠心病 死亡率 患病代价
  • 简介:目的了解2003-2012年江苏省胃癌发病死亡流行水平,分析2003-2005年江苏农村地区新发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收集2003-2012年江苏省的肿瘤登记数据,按照年份、年龄分层,使用粗率、中国人口标化(中标)和世界人口标化(世标)描述胃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并计算发病及死亡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change,APC)。随访2003-2005年江苏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的患者信息,按不同性别、年龄分组计算其观察生存和相对生存,分析不同组别间的生存情况差异。结果2003-2012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胃癌年平均发病为48.2/10万,中标为32.0/10万。同期胃癌年平均死亡为35.1/10万,中标为22.5/10万。2003-2012年胃癌发病和死亡均明显下降。2003-2005年江苏农村地区新发胃癌病人5年观察生存为21.8%,相对生存为25.1%,生存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2003-2012年江苏省胃癌发病及死亡均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且患者预后较差。加强上消化道癌筛查,提高早期检出是改善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胃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的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的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的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的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像总书记那样始终如一'从我本人做起'。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首先表明态度:'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从我本

  • 标签: 不忘初心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进步,促使我国近几年用电量增长幅度较大。此种情况下,我国电网供电量越来越多。10kV配网就是因为供电量增加,促使使用的电工设备频繁出现故障,需要对10kV配网进行带电作业,通过带电作业有效的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电工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安全的使用。但是,10kV配网带电作业的危险性较高,诱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基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带电作业危险与事故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能够有效的降低10kV配网带电作业的危险性。

  • 标签: 10kV 带电作业 危险率 事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4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分娩过程中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在进入第一产程后给予自由体位分娩的47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在进入第一产程后给予常规体位分娩的47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初产妇选择分娩体位的过程中,自由体位分娩的运用可以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缩短初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具有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分娩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顺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我院科室收集我科室的孕妇共200例进行研究,她们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为27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结果通产妇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顺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结论对产妇积极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规划化服务 全程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架角度和剂量对调强验证通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6月所接收的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机架角度为0度与非0度(主要为40、80、280、320度)。每角度使用2种剂量(200与400MU/min)。对比不同条件下调强验证通过。结果当机架角度为0度时,使用不同剂量出束,调强验证通过无较大差异。当机架角度为280与320度时,以较高剂量出束时,调强验证通过较低。结论为确保加速器调强验证通过的准确性,应定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剂量输出在高剂量以及非0度机架角度时的精准性。

  • 标签: 机架角度 剂量率 调强验证通过率 影响
  • 简介:摘要当前,10kV配网线路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用户与供电系统的桥梁。随着生产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少受停电的影响,也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10kV配网线路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其故障跳闸,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 标签: 10kV配网线路 故障 跳闸率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火电机组中空气预热器(下文简称空预器)漏风控制,通过分析空预器漏风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控制安装过程提出有效办法,经多个安装项目实际应用证明,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有效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可靠、稳定,能够有效的降低机组空预器的漏风量,为机组安全、环保、高效、节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空预器 漏风率 漏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