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微环境对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研究自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抽取120例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IAPI)分组,发生组20例、未发生组100例,对比两组受压部位微环境,探讨护理对策。结果:与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术中低血压比例以及核心体温变化≥0.5℃比例偏高,与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皮肤温湿度变化偏大(P<0.05)。结论: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改变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对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预防处理。

  • 标签: 皮肤微环境 压力性损伤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天疱疮皮肤损伤,临床表现为皮肤、口腔黏膜大疱性病变,伴有黏膜溃烂、严重疼痛等症状,创面感染风险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需加强护理干预。目前在对该病护理中,主要包括创面处理、保护性隔离、镇痛、并发症防护、心理疏导为主要护理方案。随临床对该病重视程度提升,在创面清痂时机选择、敷料选择及心理疏导方法中均不断优化。本次就天疱疮皮肤损伤临床护理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疱疮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源性儿童皮肤损伤是指由医院环境中的因素,如医疗器械、手术、药物、职业暴露等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皮肤损伤。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源性儿童皮肤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高儿童患者护理安全,从而改善儿童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医源性皮肤损伤 儿童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放疗过程中常伴随着皮肤损伤皮肤损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治疗的进行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的皮肤损伤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在急性反应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这些急性反应一般会在放疗结束后的几周内逐渐消退。而在慢性反应阶段,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纤维化、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持久性的皮肤损伤。本文旨在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疗期间 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塌渍治疗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5月到2024年4月,随机选择了96例医用黏胶相关的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使用中药配方对他们进行了中药塌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SCORAD评分、损伤创面愈合时间及焦虑水平评价。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到,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SCORAD评分和SCORAD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也比对照组短。结论:中药塌渍治疗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创面愈合的时间,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情,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创面愈合 医用黏胶性皮肤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治疗中不同置管固定方法对皮肤损伤的影响,以期找出减少皮肤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的最佳固定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入院接受静脉治疗的患者120名,随机分为传统固定组和新型固定材料组,分别应用传统绷带固定和新型透气材料固定。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固定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新型固定材料组在减少皮肤损伤、提高固定效果和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绷带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固定材料在静脉治疗置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损伤,提高固定效果和患者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置管固定 皮肤损伤 患者舒适度 新型固定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出生的新生儿(2022年5月-2023年5月)选取其中符合标准的80例进行对比,按照不同护理干预分成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医源性皮肤损伤中起到的效果。结果:在效果观察中,观察组明显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临床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效果,将其发生概率减少,保障新生儿身体健康,所以该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出生的新生儿(2022年5月-2023年5月)选取其中符合标准的80例进行对比,按照不同护理干预分成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在医源性皮肤损伤中起到的效果。结果:在效果观察中,观察组明显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临床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效果,将其发生概率减少,保障新生儿身体健康,所以该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作者为本次实验人员,随机化分两组,各有45例。我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烫伤、压疮、胶布移除后损伤、失禁性皮炎、皮肤损伤总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对照组的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护理风险管理后工作质量评分,对照组的清洗流程、环境管理、包装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护理风险管理在改善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皮肤状况方面的显著积极影响。这些发现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表明应更广泛地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此外,这些结果还为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原因,并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未实施相关防控措施,纳入对照组;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3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行有效防控措施,纳入观察组。比较防控措施应用前后MARSI发生情况,分析发生MARSI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MARSI发生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MAR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MARSI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外部因素等三个方面,选择合适材料、提高护理技能、加强皮肤观察等针对性防控措施可降低MARSI发生率。结论 新生儿发生MARSI与自身生理原因、医护人员护理不佳及外部因素有关,行有效防控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MARSI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弹力绷带在减少电动气压止血带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医院骨科进行四肢骨折、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并按患者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单号-对照组(33例),双号-干预组(33例)。对照组采用无纺布衬垫,干预组采用弹力绷带衬垫,对比两组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干预组记录1分者占90.91%比对照组45.45%高,记录2分、3分、4分者占比6.06%、3.03%、0.00%,比对照组30.30%、18.18%、6.06%低,P<0.05。结论 骨科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止血,辅以弹力绷带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出现,使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弹力绷带 电动气压止血带 皮肤损伤 应用效果
  • 作者: 朱亚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6-0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7期
  • 机构: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宿迁223600                                                                                                             
  •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为此类患者寻找最佳护理方案,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我院重症脑卒中肌力3级以下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Kano管理模式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IAD)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IAD发生率为2.08%、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909、4.019,P=0.027、0.04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够预防压力性损伤及IAD,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失禁性皮炎 Kano模式皮肤护理
  • 作者: 朱亚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6-0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7期
  • 机构: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宿迁223600                                                                                                             
  •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为此类患者寻找最佳护理方案,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我院重症脑卒中肌力3级以下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两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Kano管理模式皮肤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IAD)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IAD发生率为2.08%、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8%、1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909、4.019,P=0.027、0.045)结论:基于Kano模式的皮肤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够预防压力性损伤及IAD,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压力性损伤 失禁性皮炎 Kano模式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有效预防并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结构化皮肤护理 股骨颈骨折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体石蜡油在预防骨科俯卧位手术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并循证评估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方法:研究时间区间2023年09月~2023年10月,收集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病人68例为研究对象,以阿拉伯数字分配法1:1分组处理。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分别给予常规干预、联合液体石蜡油涂抹。借鉴《NPUAP压力性损伤分期》评估,对比两组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级不明、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借鉴《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结果:(1)在术后30min内,护理人员协同手术医生仔细评估后,观察组病人34例中仅有1例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且等级评估为Ⅰ级,发生率1/34(2.94%),对照组病人34例中有6例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且等级评估Ⅰ级3例、Ⅱ级3例,发生率6/34(17.65%),但在术后12h内,两组病人经对症处理后皮肤压力性损伤均得到良好恢复,询问其有无不适感受,均自我感觉尚可,校正 =2.548,P=0.110。(2)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能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体石蜡油在预防骨科俯卧位手术病人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虽无法彻底杜绝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但相比于常规干预,此干预方法仍颇具成效,值得临床医务人员应用推广。

  • 标签: 液体石蜡油 骨科俯卧位手术 皮肤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水胶体敷料在预防危重新生儿压力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新生儿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水胶体敷料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局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局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儿脓疱疹、红斑、红疹、撕裂伤等皮肤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中采取水胶体敷料可以很好的预防压力性皮肤损伤,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危重新生儿 压力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先进的皮肤表面显微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皮肤科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辅助工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皮肤镜在提高皮肤疾病诊断准确性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皮肤镜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操作技能要求以及数据解读的主观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皮肤镜在皮肤科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挑战,以期为其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皮肤镜 皮肤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皮肤护理在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中的作用,并就不同人群的皮肤护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在预防方面,清洁、保湿和防晒是关键步骤,能有效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后的护理、特定疾病的护理方法以及营养补充和身体清洁的辅助作用都至关重要。此外,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皮肤护理需求各有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综上所述,正确的皮肤护理能够维护皮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重视的健康管理方面之一。

  • 标签: 皮肤护理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