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失败原因及翻修手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的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患者33例.男10例,女23例.翻修时距初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3.4个月(0.5~66个月).33例患者共行43次翻修手术,其中29例进行1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3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4次翻修手术.另有4例患者增加脊柱矫形和融合,同时行脊柱前路松解、支撑植骨手术.结果翻修手术时间平均3.9h(1.5~7.3h),手术中平均出血601ml(50~2000m1),平均输血量643.3ml(0~2000ml).术后随访平均27个月(3~67个月),未出现畸形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翻修手术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补救手术.术前完善的手术策略和良好的手术技术是翻修手术的关键.

  • 标签: 翻修手术 脊柱侧凸 患者 矫形术 并发症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扳机拇手术失败的原因,总结翻修术的技术细节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6例(8指)扳机拇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的患儿进行翻修术,术中观察拇长屈肌腱卡压状态及指间关节屈伸活动,术后随访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总结儿童扳机拇手术失败的原因和翻修术的技术细节,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屈肌腱卡压因素解除不彻底、指间关节关节囊挛缩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康复锻炼方法不当、瘢痕粘连也是一部分原因,指间关节长期屈曲畸形会导致拇长屈肌腱动力不足。术后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患儿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例(1指)、良4例(6指)、可1例(1指)。结论一期手术对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异常矫正不彻底、术后屈伸功能锻炼不合适、瘢痕粘连是儿童扳机拇复发的原因,儿童扳机拇翻修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一期有效松解、合适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

  • 标签: 儿童 治疗结果 扳机拇 手术失败 翻修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颈椎邻椎病患者 翻修手术方式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 201 9 年 1 月 ~ 2019 年

  • 标签: 颈椎 邻椎病 翻修手术 疗效
  • 简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法预料的外科问题,在翻修手术远多于初次全髋手术。除非事先为潜在性的需要作了充分的评估,否则在术中常会遇到未预计到的需要,如特殊器械、植入物、骨移植或其他事项。对并发症的评估也极为重要,这样才能与患者取得共识同意手术。术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全髋翻修术的特殊危险。术前策划是施行翻修术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个有组织的工作步骤,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危险,减轻压力,并增加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全髋翻修手术 术前 骨科教程 围手术期并发症 全髋翻修术 手术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部分翻修术与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实验组37例,行髋关节部分翻修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髋关节部分翻修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促使髋关节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部分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患者术后无感染、假体脱落及松动,患者疼痛消除对手术结构满意,依据Harris评价标准,结果平均得分95.2分。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难治性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9年9月~2012年3月共8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护理配合。结果8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感染。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较首次置换术难度高、创面大,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术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控制感染对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6年3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进行翻修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髋关节功能Harris标准评分及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获随访36例,随访时间8~68个月,平均34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无人工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下沉等。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为31~46分,平均(39.00±4.97)分,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3~96分,平均(91.00±5.43)分,术后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优23例,良1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与手术操作技术和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强调术前必须作详细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能,正确选择假体,重视感染预防,增强术后护理质量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等,是提高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髋关节 人工关节 并发症 翻修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松动特点,评价髋关节部分翻修术、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21年1月期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总计60例,均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根据髋关节翻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即髋关节部分翻修术的观察组(n=30)、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变化、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组间术前评分比较接近P>0.05,组间术后3个月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随访几个时间段比较术前评分高P

  • 标签: 髋关节部分/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手术情况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膀胱外翻患儿I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护理经验,为提高膀胱外翻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例膀胱外翻患儿,分析术前护理症状、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护理并发症。结果所有均分期手术并顺利完成I期手术,术前护理注意检查皮肤的完整性,保护外露的膀胱粘膜,减少湿疹的发生。术后注意导管及外固定支架的护理,其中有1例患儿出现外固定针孔感染1处,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小儿膀胱外翻围术期护理的重点包括术前皮肤护理,术后导管、外固定支架的护理,以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等,使患儿平稳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术后康复。作为少见疾病,膀胱外翻的护理尚需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膀胱外翻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展开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40位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加强心理护理)和对照组(n=20,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患者患者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对照组1位患者出现轻度感染。结论增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感染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人工髋关节 护理分析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失败后进行髋关节镜翻修的原因。方法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对16例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行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在C形臂X线机透视和下肢牵引下,行髋关节镜探查:首先进入中央间室依次检查盂唇、髋臼关节面、股骨头软骨、髋臼顶软骨及圆韧带。对撕裂退变的髋臼盂唇根据损伤情况行盂唇缝合术或盂唇修整术。Outerbridge系统对软骨损伤进行分级清理损伤软骨组织。处理中央间室后放松双下肢牵引,关节镜进入周围间室。根据术中股骨头颈和髋臼动态撞击情况、部位行股骨头颈成形术(Cam畸形)或髋臼成形术(Pincer畸形)。如果术前检查伴有大转子压痛及MRI显示臀中肌止点炎症,术中清理大转子滑囊和损伤的臀中肌止点。利用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髋臼股骨头成形术前后股骨髋臼形态、骨量磨除情况和确认撞击因素去除。结果16例随访16~60个月(中位数38个月)。16例VAS评分术前中位数4.5分(4~6分),末次随访时中位数1分(0~1分),明显降低(Z=-4.953,P=0.00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69.88±9.3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8.69±4.33)分(t=-8.377,P=0.000)。总体患者满意度平均8.46分(4~10分)。无进行第2次翻修手术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者。结论髋关节镜翻修手术最主要的原因是股骨头髋臼撞击因素未彻底去除,残余的骨性撞击导致疼痛和盂唇软骨再次损伤。翻修手术去除骨性撞击因素,修复损伤盂唇软骨,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短中期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髋关节置换发生。

  • 标签: 保髋手术 髋关节镜翻修 股骨髋臼撞击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翻修术中保留股骨侧假体、单纯行髋臼侧翻修的短中期疗效。方法:对2005~2012年间采用保留股骨侧假体、单纯行髋臼侧假体翻修的19例19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8~77岁,平均(63.4±9.8)岁。其中髋臼侧内衬磨损、无菌性松动、移位14例,髋关节胼付3例。骼臼骨折2例,股骨侧采用骨水泥固定的5例,

  • 标签: 髋关节翻修术 股骨侧假体 疗效评析 髋臼侧假体翻修 临床 无菌性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的经验,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术后因髋臼磨损、股骨柄位置不良、感染、脱位、无菌性松动或各种技术因素造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翻修。对此手术进行手术室整体护理。主要包括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严格的无菌技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成功。经整体护理,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手术间管理为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保障。推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于成功实施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其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翻修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整体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由于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断端粉碎程度高,初始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时有发生。对于功能需求高和(或)预期寿命长的手术失败患者,如何制定更为有效的翻修固定策略尚存在争议。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角度稳定钢板髓外系统(动力髁螺钉或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近端头颈髓内钉系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和转子间加强型髓内钉)固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侧增强钢板固定。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次手术失败的患者,最基本的翻修原则是实现股骨近端三边结构的力学重建,以提高骨折断端的整体稳定性,早期实现骨折愈合,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本文通过综述既往已发表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文献,并结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次手术失败的力学因素、翻修重建的力学策略和临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不愈合 治疗失败 翻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凸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侧凸翻修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侧凸翻修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固定技术的后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在腰椎翻修中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MIDLF术治疗的24例患者,均进行MIDLF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34.12±30.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1.13±46.90)ml,平均随访时间为(18.43±4.37)个月。24例患者共植入CBT螺钉共96例。在末次随访时,24例患者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出现了下降(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肺炎、泌尿系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MIDLF术在部分腰椎翻修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可作为腰椎疾病外科治疗的补充内固定技术了,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技术 再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棒固定融合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s)后翻修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19例OVFs行PVP/PKP术后翻修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58~81岁[(70.7±6.0)岁]。损伤节段:T9 1例,T11 3例,T12 5例,L1 5例,L2 2例,L3 2例,L4 1例。翻修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5例感染行感染病灶清除钉棒固定融合术,9例进行性后凸畸形行截骨矫形钉棒固定融合术,5例神经功能障碍行椎管减压钉棒固定融合术。记录翻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感染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评估感染控制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Cobb角变化评估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价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植骨融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6个月[(32.7±8.3)个月]。翻修手术时间为135~320 min[(226.3±75.6)min];术中出血量为350~1 500 ml [(825.5±230.6)ml]。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部感染,2例螺钉松动。患者出院前及术后3个月WBC[(7.3±0.9)×109/L、(6.6±0.7)×109/L]、ESR[(42.5±13.7)mm/h、(26.8±9.5)mm/h]、CRP[(37.3±16.3)mg/L、(17.8±8.6)mg/L]均较术前[(9.2±1.7)×109/L、(88.7±19.2)mm/h、(58.7±22.9)mg/L]下降(P<0.01)。后凸畸形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Cobb角[(4.8±1.2)°、(7.3±1.6)°]较术前[(29.3±5.2)°]均明显改善(P<0.05)。2例术前ASIA分级C级和1例ASIA分级D级患者至末次随访均恢复至E级,2例术前ASIA分级C级患者至末次随访恢复至D级。1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提示植骨融合良好。末次随访时,腰背部VAS由术前(7.5±0.8)分降至(2.1±0.5)分(P<0.05),ODI由术前(60.7±15.2)%降至(19.9±5.9)%(P<0.05)。结论对于OVFs行PVP/PKP术后翻修患者,钉棒固定融合术结合感染病灶清除、后凸畸形矫正及椎管减压等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率,矫正后凸畸形,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再手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