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鼻饲方法对老年鼻饲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老年鼻饲患者按入住科室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推注,观察组采用营养泵分次匀速鼻饲,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营养泵分次匀速鼻饲能提高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指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理想的鼻饲方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并发症 营养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3600例次)鼻饲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和改良鼻饲法(实验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呛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4.09,P<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食物反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7.07,P<0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胃潴留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94,P>0.05);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2.4,P<0.01),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增加胃管置入深度和鼻饲时抬高床头并保持此体位30~60min的护理方法,可明显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改良 鼻饲法 并发症 老年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鼻饲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发病后7-10d实施鼻饲,观察组发病后1-3d内实施鼻饲,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NFS评分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给予鼻饲,对营养状况的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老年患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脑梗塞患者鼻饲时的误吸率,保证患者营养支持。方法分析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2例患者发生误吸,经改进方法后,患者愈后好。结论对产生误吸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降低了老年脑梗塞鼻饲患者的误吸率。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鼻饲 误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分别实施肠内营养输液器间歇滴注与注射器间断灌注,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并得出护理要点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泵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两组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泵,并在此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对老年患者肠内提供营养支持,让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造成老年患者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生理因素,疾病因素,体位因素,胃管因素,鼻饲量与输注速度,胃内残留量的影响,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误吸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长期接受鼻饲营养的16例老年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整体干预前置管依从率为75%,明显低于干预后的置管依从率100%,P<0.05;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干预后的6.3%,P<0.05。结论加强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置管的依从性,并可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长期 鼻饲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鼻饲老年患者引发误吸的原因和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了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天津武清中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永川医院、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共5家医院的研究,统计鼻饲老年患者误吸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长期鼻饲老年患者发生误吸与鼻饲体位、意识障碍、鼻饲管的影响、胃肠道功能和鼻饲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可改变患者的体位、采用合适的鼻饲方式以及选择合适大小和长度的鼻饲管等帮助降低鼻饲误吸的风险。结论:及时发现长期鼻饲老年患者误吸原因,并采取措施能够减少误吸发生。

  • 标签: 鼻饲 老年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运用早期鼻饲和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行胃管留置鼻饲饮食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行经口进食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数据并展开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鼻饲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饲用于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30例接受鼻饲营养,B组20例行经口喂食加静脉注射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28d营养支持后,体重、淋巴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血浆前白蛋白均有所上升,A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数量与血浆前白蛋白指标比之前显著提高,P<0.05,而且,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均高于B组,P<0.05。A组感染率为16.67%(5/30),B组感染率25.00%(5/20),两组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医师采用鼻饲方法为重度老年痴呆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其营养状况衡量指标,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重度老年痴呆 鼻饲 营养状况 改善效果
  • 简介: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难度不同于一般患者,况且长期留置鼻饲管的刺激,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增加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可能。因此,对气管切开并长期鼻饲老年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至关重要。自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收治14例气管切开

  • 标签: 气管切开 老年人 鼻饲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开展对比实验来深入探究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鼻饲患者产生吸入性肺炎是否有良好的控制和预防效果,减少吸入性肺炎的产生,提高老年鼻饲患者的身体效果,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来院诊治的30例老年鼻饲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打散,并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下,所有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将被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15人。观察两组患者的在护理过程中的吸入性肺炎产生情况,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相关疾病了解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来判断护理方法不同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中有7人出现吸入性肺炎,占比46%,患者生活质量达到舒适程度的有9人,占比60%,身体状况一般,对老年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疾病了解程度不高,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3.2分,而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中有4人出现吸入性肺炎,占比26%,患者生活质量达到舒适程度的有13人,占比86%,身体状况较好,对老年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疾病了解程度较高,患者平均护理满意度打分为4.4分。结论:根据数据记录显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比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人数少,占比小,相关情况了解的多,身体更加健康,生活舒适度高,得到的护理服务更加优质,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说明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护理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会产生良好的控制预防效果,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鼻饲 吸入性肺炎 预防改善 系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 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 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 5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 ​MNA 评分均 <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 92%( P<0.05) ,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 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 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 70%。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

  • 标签: 高龄老年 长期鼻饲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