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确诊为尿路结石并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68例,其中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7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者196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2%(180/196),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9%(153/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167/196)高于对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6%(13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196)小于对照组为9%(1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3±20.1)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0.6±2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手术适应范围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一期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性膀胱膀胱水扩张、膀胱壁肉毒素治疗与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本组的18例女性IC/PBS的患者,在麻醉条件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200U肉毒素联合多点进行注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3、6月对O'Leary-Sant的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进行评分,以患者每日排尿的次数以及最大的膀胱容量为疗效评判的标准,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表示疼痛、尿急等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的有效率达100%,其中有11例患者表示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显效率达到61.1%)。结论肉毒素与膀胱水扩张进行联合注射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见效快,且有效果明显。

  • 标签: 膀胱壁肉毒素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水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膀胱灌注护理及膀胱冲洗护理,研究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对照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1-37℃,记录两组患者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及膀胱痉挛的次数比较冲洗效果。结果术后1-5d研究组患者的尿液中血细胞计数、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后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中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时可显著减少膀胱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并能减轻对心脏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对70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定期化疗,每次化疗对患者进行灌注全过程的系统护理、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随访3个月至1年。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化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与护理结果,对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发率13.9%。结论加强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例膀胱全切患者实施直肠代膀胱术的手术室护理搭配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本院对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所采取的手术室护理,是科学有效的。

  • 标签: 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 手术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在传统治疗方案上表现为结石难以彻底清除,本文将通过空白实验对照的实验方法,抽取8名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半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来研究和分析现代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其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取得预期效果,且具有创面小、操作快捷、成功率高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是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方式,可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 微创手术 空白对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用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10.00%,治疗依从性95.00%;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为75.00%,治疗依从性为73.33%,并发症发生率31.67%,治疗依从性为73.3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48例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手术1周后顺利拔管,患者术后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症状,且膀胱颈组织恢复良好。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中老年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治疗,有助于患者膀胱颈组织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创伤小,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 中老年女性 膀胱颈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腺性膀胱炎术后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20.00%;疾病复发状况对比,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13.33%,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腺性膀胱炎术后采用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4年收治的268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镜下血尿为主,膀胱镜检查表现为滤泡样、绒毛样、苔藓样改变。196例(以下称灌注组)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后1月采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方案为每周1次,共6次,术后定期行尿常规检查。72例(以下称未灌注组)术后因经济原因未做灌注。结果随访3—30个月,灌注组135例症状消失,42例好转,11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8例;未灌注组34例症状消失,7例好转,18例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复发13例,两组均无恶变病例。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汽化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法在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膀胱肿瘤治疗的患者320例,其中200例患者采用TUBRT法进行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治疗周期,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对于膀胱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
  • 简介:一我使劲地用鼻子去嗅。没错,确实是花香,一种扑鼻而来的花香。我的鼻子很灵,或许是天生的吧!任何香味都逃不过我的鼻子,所以我也是个吃货。可我却一直都找不到香气的源头,真是我平生一大遗憾啊!我嗅着嗅着,就嗅到了我同桌冷忆身上。冷忆是尖子生,大家都叫她"高奇石",高——对谁都一副趾高气扬、高高在上的样子。

  • 标签: 一朵花 告诉我 蓦然回首 月光下 唐婉 花池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直视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俯卧位前列腺直视下穿刺方法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56例。利用庤黏膜环形缝扎器(PPH)套件中的部分组件,即环形肛管扩张器及镜芯、肛镜缝扎器以协助显露直肠段前列腺。结果经直肠直视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可直视穿刺穿刺深度和方向易控制。针刺布局规范,患者体位舒适,耐受适应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穿刺效果良好。结论经直肠直视下俯卧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简便,穿刺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经直肠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弥可保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应用于糖尿病膀胱病变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将糖尿病膀胱病变随机分成两组,弥可保应用于治疗15例对照组,弥可保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应用于15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6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3.33%。观察组的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弥可保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应用于糖尿病膀胱病变的疗效显著,值得在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中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膀胱病变 弥可保 膀胱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5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一次切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42.5min;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出血,术后未出现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24个月,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9%。结论膀胱浅表性膀胱肿瘤采取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具有容易操作、创伤小、出血少且预后良好,避免患者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时可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因其效果确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