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合趾骨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高位BPH合并大膀胱结石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名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BPH合并大膀胱结石患者,对其实施HOLEP(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联合耻骨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增生前列腺组织均成功切除,并取出膀胱结石。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57.65±15.66)ml,平均手术时间为(68.48±14.52)min,且手术后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完成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8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3个月,患者RVR、IPSS评分及QOL评分显著降低,Qmax明显升高,相比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清Na+、K+变化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HOLEP联合耻骨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能够有效治疗高位BPH合并大膀胱结石疾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高危BPH 大膀胱结石 膀胱切口取石术 HOLE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耻骨膀胱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始,我院收治的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指征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21例,术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膀胱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并进行闭孔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测量,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无1例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出血量17.5±3.8ml,手术时间23.1±4.1min,术后所有标本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6个月,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19%(4/21)。结论耻骨膀胱闭孔神经阻滞能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可降低手术膀胱穿孔率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耻骨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耻骨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2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耻骨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中西医结合 前列汤
  • 简介:目的比较耻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56例经尿动力学确诊的膀胱出口梗阻和前列腺体积〉80ml的患者,随机分至TVP组和TURP组。记录每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指标,予以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均予记录。结果156例患者入选并参加该研究,其中153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TVP组在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较TURP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P组在手术时间比TURP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P组在腺体切除重量上明显高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指标中,TVP组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均优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组。结论对于大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耻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更有效及安全。

  • 标签: 大体积 前列腺增生 切除术 安全性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耻骨联合分离发病的原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妊娠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例妊娠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中32例实施剖宫产,18例实施生理产,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症状消失时间为14天-3个月。结论经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妊娠晚期、产时和产后不同时期均可发生耻骨联合分离,在临床中可借助于B超以及临床表现确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妊娠 临床 耻骨联合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梗阻与伴发慢性膀胱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尿路梗阻患者128例,采取尿液培养、膀胱镜、输尿管检查分析其伴发慢性膀胱炎的情况。结果尿路梗阻患者伴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发生率为17.19%,显著高于细菌慢性膀胱炎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性梗阻伴发慢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与非结石性梗塞相比,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无膀胱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梗阻是引发非细菌慢性膀胱炎的主要原因,但非全部原因,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 标签: 上尿路梗阻 慢性膀胱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经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行膀胱灌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护理态度、操作水平、应答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止病情复发,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膀胱肿瘤 术后膀胱灌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相关护理内容和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计2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术中出血量为213.6ml,术后排气时间为1.9d,住院时间为17.0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80.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0d,住院时间为23.5d。比较发现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中3例患者发生肠梗阻,3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46.2%;对比发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 标签: 全膀胱切除术 优质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63-02
  • 简介:摘要目的控讨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因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并发症发征。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引流管道通畅及预防肠道并发症,加强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全切术 乙状结肠膀胱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50例膀胱肿瘤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认为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膀胱灌注方法在膀胱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膀胱癌术后化疗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2例,其中对照组在药物灌注后立刻将导管拔除,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为尿液在膀胱内积累至排出的时间间隔,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灌注后则是结合注入10ml生理盐水的气囊将尿管固定,然后外接引流袋,同时将尿管夹闭,然后至药物灌注时间后将尿管拔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尿道狭窄情况以及膀胱刺激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2.4%,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进行置管留置能够显著减少灌注后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尿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的1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8±1.6)h,平均出血量为(386.5±23.6)mL,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病情比较稳定,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临床一种疗效确切的理想的膀胱替代术,手术损伤小,恢复较快,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精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患者恢复期代膀胱功能性训练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膀胱全切除术 回肠代膀胱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使用在膀胱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膀胱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84例患者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患者使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复发率相比B组明显更低,且A组的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数据均小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膀胱肿瘤病症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和后期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膀胱肿瘤 部分切除 经尿道电切术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是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穿刺时能否做到一针见血对能否及时完成抢救治疗任务和减少患者痛苦关系很大。

  • 标签: 静脉 方法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膀胱灌注新方法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膀胱灌注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患者40例,觀察組採用膀胱灌注新方法進行灌注,而對照組採用常規膀胱灌注方法進行灌注,觀察患者的膀胱灌注效果.结果兩組的膀胱刺激征發生率、黏膜損傷出血症狀發生率、膀胱灌注針頭脫落症狀發生率以及疼痛症狀發生率都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结论給予接受膀胱灌注的患者采应用螺口输液器实施膀胱灌注的新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膀胱刺激征、黏膜损伤出血症状、膀胱灌注针头脫落症状与疼痛症状的发生率,其膀胱灌注时间相对较短,效果显著.关键词膀胱灌注;螺口输液器;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66-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