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课题,河北省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支撑项目摘要目的观察浊解毒软散结法对乙肝纤维患者相关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乙肝纤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鳖甲软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浊解毒软散结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经12周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和80%。结论浊解毒软散结法对乙肝纤维患者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化浊解毒软肝散结法
  • 简介: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慢性损伤均可引起纤维。实验证明,星状细胞的激活是纤维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的星状细胞凋亡可使纤维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的调控,可影响纤维的形成。其中,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的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纤维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厅课题《白花丹醌制剂新药临床前研究》桂科计字(2009)92号3-1摘要目的探讨白花丹醌对实验性血瘀证纤维大鼠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方法将SD大鼠40只在进行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第二周大鼠尾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及每八天大鼠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的基础上供给加入酒精的饮用水,并喂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建立血瘀证纤维大鼠模型,第九周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ALT)、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活性、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改变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行为、体征、排便等改变。结果检测表明血清中ALT、AST、TBIL、HA、LN、CIV的含量及证侯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过程中血清学改变及证侯动态变化反应了与血瘀证纤维动物模型的建立成正性关系。

  • 标签: 血瘀证肝纤维化模型 血清学 证侯
  • 简介:纤维是指在损害因子持续刺激下肝细胞发生炎症及坏死时,纤维结缔组织产生的异常增生病理过程。纤维是很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慢性肝病的结局之一[1]。而晚期纤维可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肝功能衰竭等疾病[2]。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肝细胞功能 纤维结缔组织 门脉高压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红景天的分布、采摘时间及有效成分与抗纤维有关的分子机制,以期引起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红景天苷 肝纤维化 综述
  • 简介: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组织后,激活星状细胞,胶原分泌增多,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多,以至胶原纤维出现大量沉积,最终发展为纤维。近年来纤维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逆转的。本文就纤维的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及传统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肝纤维化 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
  • 简介:目的: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纤维的实质灌注情况。方法:对30例经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兔纤维模型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并将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造影灌注峰值强度随着兔纤维程度(Sa~Sd)加重而逐渐减低,除Sb组与Sc组间峰值强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组与Sb组及Sc组间的对比剂到达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呈逐渐减低趋势;Sd组的达峰时间明显高于其余各组,且其与Sa组及S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观察并评估纤维程度。

  • 标签: 肝纤维化 灰阶超声造影 定量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与纤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丙型肝炎的患者62例,分别对其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纤维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使用组织活检后进行纤维分期,对比各指标在不同纤维分期的检测值变化,观察数据间的关联。结果PCIII与ALT,IV-C、PCIII、HA与ALB,IV-C、PCIII、LN、HA与TBIL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与纤维标志物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功能 肝脏纤维化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纤维是肝炎转向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探讨了中药活血瘀方法在治疗纤维中的改善微循环、抑制肝脏炎症、抑制星状细胞(HSC)活化与增值、调节胶原合成与降解、抗氧化等作用,可见,中药活血瘀法的抗纤维作用是多靶点、全方位的。

  • 标签: 活血化瘀 肝纤维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患者,对其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B1组(常规护+小柴胡汤治疗)与B2组(常规护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为120d,并且检查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发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有效完成治疗后,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及患者血清纤维的情况均有了显著的改善,但B1组患者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确切疗效,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 标签: 小柴胡汤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纤维程度的价值。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60例接受纤维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采取常规血清学方法评价纤维程度。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评价纤维程度的方式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纤维治疗的患者中,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去评价患者的纤维程度,不仅可以发现患者的MSI、MSD以及TIC都和自身的纤维程度呈负相关关系,TTP与纤维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还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纤维血液流变学变化,是新型的影像学无创纤维程度评价方法,安全性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价值 肝纤维化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片治疗纤维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纤维程度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均变小,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片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比较理想的联合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纤维化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原位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构建的工程组织对实验性纤维大鼠血清和组织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成实验性纤维造模大鼠,肝脏原位多点注射工程组织,3周后测定血清肝功能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原位注射组大鼠肝功能较单纯假手术组大鼠有改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HE染色提示纤维明显改善。结论肝脏原位多点注射新生大鼠肝细胞的工程组织能改善大鼠纤维进程,有一定抗纤维作用。

  • 标签: 新生大鼠肝细胞 肝组织工程 肝纤维化 原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源Smad7基因对大鼠纤维模型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鼠Sma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采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制备大鼠纤维模型,以脂质体为载体将构建的鼠Smad7重组质粒介导转染纤维模型大鼠。运用VG染色和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半定量检测Ⅲ型胶原纤维表达,观察外源Smad7基因对大鼠纤维模型Ⅰ型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结果Ⅰ型胶原纤维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Smad7抑制TGF-β的信号转导,从而有效抑制延缓纤维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肝纤维化 Smad7
  • 简介:肺部承担着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重任。肺一旦纤维,呼吸功能就会严重受损。肺纤维曾经是很罕见的职业病种,近年来发病范围扩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广大中老年人亟需加强对肺纤维的防治意识。

  • 标签: 肺纤维化 防治 气体交换 呼吸功能 中老年人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强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1次/d,口服强片,4片次,2次/d,每周口服六天,停药一天;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HBV-DNA、肝功能及纤维四项变化。结果治疗后肝功能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指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纤维指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强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对慢性乙肝血清纤维四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钩状效应(Hook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提示临床注意强阳性患者检测的假阴性问题。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011-2012年18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纤维四项检测,必要时进行稀释法检测,结果有7例患者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纤维四项中血清LN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而纤维四项中PⅢ、CⅣ、HA含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采用稀释法后,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LN均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LN存在Hook现象,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肝纤四项 血清LN Hook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持病毒感染者肝功能与血清纤维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46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纤维四项指标和肝功能两项检测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功能正常组纤维异常率高于肝功能异常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伴有纤维指标的异常,应同时进行肝功能和纤维两类指标的检测,以利于对肝脏病变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 标签: 乙肝病毒感染 肝功能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值与血清纤维四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VTQ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名健康志愿者及100名慢性肝病患者分别检测VTQ值和血清纤维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病组的VTQ值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VTQ值与血清纤维四项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TQ技术可以量化反应组织的硬度,间接评估肝脏的纤维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脏 声触诊组织量化 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