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纤维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均可发生组织学的逆转与预后改善。纤维涉及多种细胞与多个环节,其逆转机制也十分复杂,主要有肝细胞炎症坏死减轻与肝细胞再生、活化星状细胞的凋亡与失活、窦内皮细胞与微血管的改善、巨噬细胞恢复型极化等,且细胞之间相互影响。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表达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多则是纤维逆转的生化学基础。但是,目前纤维逆转的临床病理机制研究较少,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纤维逆转的关键靶点群尚不清楚,缺乏相应的转化应用研究。深入系统地了解纤维逆转的特点与机制,不仅可丰富对纤维肝硬化自然史的认识,亦可为抗纤维的治疗药物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帮助。

  • 标签: 肝纤维化 逆转 机制 肝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肝窦内皮细胞 肝巨噬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摘要纤维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如持续进展就会导致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近年来发现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控制病因后纤维甚至肝硬化均可以逆转。逆转的评价金标准仍是活检,瞬时弹性成像等无创指标用于动态监测,有很好的前景。逆转的机制包括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肝细胞再生及血管重构等。目前需针对纤维关键靶点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肝纤维化 逆转 抗纤维化治疗 新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纤维表达中硬度检测与纤维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数据分析基础,结合患者的硬度值检测结果分为A、B、C、D四组,对其实施硬度与纤维指标检测,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观察指标情况。结果:不同组别观察对象的硬度检测与纤维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肝硬度 纤维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柔汤治疗慢性肝炎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将70例慢性肝炎纤维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健脾柔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HA、LN、PCM、IV -C指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健脾柔肝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弹性成像联合纤四项监测用于肝炎患者的诊断情况开展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科室内收治的60例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三组,20例患者行弹性成像检查,20组患者行纤四项检查,其余20例患者行弹性成像检查联合纤四项检查。60例患者其综合病理学诊断结果均证实其为肝炎患者。结果:行弹性成像检查联合纤四项检查的诊断精准率明显高于行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精准率以及纤四项检查诊断精准率,同时患者病情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种单独诊断模式,上述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弹性成像 肝纤四项 诊断精准度 常规护理 肝纤维化 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纤维(congenital hepatic fibrosis,CHF)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4—2021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CHF病例12例,进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5~24岁,中位发病年龄13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血/便血、牙龈/鼻腔出血、黄疸、乏力。病理特征为组织被大小不等的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汇管区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汇管区中央的胆管扩张,周边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CHF好发于儿童或年轻人,以汇管区纤维扩大及胆管增生、扩张为主要病理学改变。活检是诊断CHF的首选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定量分析肝脏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相对信号强度评估其对纤维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并有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的131例患者的资料。根据纤维Laennec分级系统对纤维进行分级,F0~F1级27例、F2级19例、F3级17例、F4级68例,测量增强前后肝脏、竖脊肌、脾脏的信号强度,计算获得5个相对信号强度参数,包括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肝脏-肌肉信号比(LMC)、肝脏-脾脏信号比(LSC)、LMC增加率、LSC增加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纤维分级间5个相对信号强度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5个相对信号强度参数诊断临床显著纤维(F2~F4)、进展期纤维(F3~F4)和肝硬化(F4)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纤维分级患者间RE、LMC、LSC、LMC增加率及LSC增加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纤维程度的增加,RE、LMC增加率、LSC增加率逐渐降低。ROC曲线结果显示RE、LMC增加率、LSC增加率诊断各级纤维的AUC均大于LMC和LSC。RE、LMC增加率、LSC增加率诊断显著纤维(F2~F4)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86、0.83,灵敏度为81.7%、71.2%、81.7%,特异度为96.3%、85.2%、74.1%;诊断进展期纤维(F3~F4)的AUC值为0.93、0.88、0.86,灵敏度为84.7%、72.9%、91.8%,特异度为91.3%、87.0%、71.7%;诊断肝硬化(F4)的AUC值为0.92、0.86、0.85,灵敏度为82.4%、76.5%、92.7%,特异度为88.9%、81.0%、65.1%。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相对信号强度参数RE、LMC增加率、LSC增加率可作为定量评估纤维的影像学指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肝纤维化 钆塞酸二钠 信号强度
  • 简介:摘要纤维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故对纤维无创的、准确的评估能够为及时干预及治疗后评价提供重要的信息。影像组学分析能够提取多种医学图像特征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及评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磁共振影像组学分析在纤维的诊断及分期中显示出了其突出的价值及应用前景。其中,基于常规磁共振、增强磁共振以及其他功能或定量磁共振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分期性能。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及挑战,包括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内在的局限性以及肝脏形态和病理状态对分期性能的影响。因此,作者就磁共振影像组学分析在纤维分期中的应用和当下面临的客观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纤维化 慢性肝脏疾病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直方图参数评估实验兔脂肪变性和纤维程度的价值,以及纤维对PDFF直方图参数评价脂肪变性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至12月,选取135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实验兔分为对照组(30只)、实验组(105只)。将CCl4和橄榄油按体积比1∶1配成50% CCl4油溶液,实验组连续皮下注射;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及对照组在第4、8、12周末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别随机选取35只、10只进行三维多回波mDixon-Quant扫描。选择全组织为感兴趣区进行PDFF直方图分析,提取直方图参数,包括体积、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第25、50、75、90百分位数(20th、50th、75th、90th)、峰值、偏度、熵值、异质性。扫描后即刻处死实验兔,获得组织病理学脂肪分数(PSH)和纤维沉积分数(POF),并以中位数为界分为轻度脂肪变性组(61只)、中重度脂肪变性组(64只)和轻度纤维组(63只)、中重度纤维组(62只)。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价PDFF直方图参数与PSH、与POF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评估PSH及POF的独立PDFF直方图参数。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DFF直方图参数评估轻度与中重度脂肪变性和纤维的效能。在存在纤维的实验兔中(POF>0,96只),对纤维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最优参数评估轻度与中重度脂肪变性的曲线下面积(AUC),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125只实验兔纳入本研究。PDFF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75th、90th、PSH、熵值与PSH有相关性(r=0.558、0.522、0.319、0.723、0.646、-0.589,P均<0.05)。PDFF 75th及熵值为评估PSH的独立参数(β=2.347、-5.960,P=0.018、0.001)。PDFF 75th评价脂肪变性的AUC最大,为0.915(P=0.001)。PDFF体积、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75th、90th、熵值与POF有相关性(r=0.355、0.393、0.376、0.298、0.485、0.426、-0.681,P均<0.05)。熵值、标准差及体积为评估POF的独立参数(β=-11.041、1.356、0.190,P=0.001、0.026、0.016)。PDFF熵值鉴别纤维AUC最大,为0.771(P=0.001)。纤维组与非纤维组中,PDFF 75th与PSH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01)和0.751(P=0.002);在纤维实验兔中,评估脂肪变性的AUC分别为0.895、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0,P=0.025)。结论肝脏PDFF直方图分析可用于实验兔脂肪变性及纤维评估,纤维的存在降低了PDFF 75th评价脂肪变性的效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质子密度脂肪分数 肝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进行性内外胆管系统炎症性、纤维梗阻性病变。目前病因仍不明确。即使行Kasai手术,大多数患儿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纤维衰竭,危及生命。本文从内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将上皮间质转化与BA纤维的关系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干预纤维进程,延长BA患儿自体生存时间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胆道闭锁 肝纤维化 肝内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纤维程度甚至逆转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早期准确识别CHB患者的纤维程度在临床极为重要。因活体组织检查存在创伤性、取样误差、重复性差等缺点,故纤维的无创诊断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研究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弹性成像、纤维单一血清学标志物和纤维血清学诊断模型对CHB患者纤维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诊断纤维的优缺点。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血清学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 VTQ)无创性评估纤维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在我院就诊的健康者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S0)36例,再筛选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间就诊经临床检验证实的1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实验组(S1、S2-S3、S4),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 VTQ)对116例受试者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按照2000年西安会议的肝脏纤维分期标准[1]将1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无肝脏纤维组(S1)27例,肝脏纤维组(S2-S3)59例,肝硬化组(S4)30例。结果:肝硬化组(S4)患者肝脏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 SWV)较对照组(S0)、无肝脏纤维组(S1)、肝脏纤维组(S2-s3)肝脏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 SWV)明显增快,P

  • 标签: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VTQ 剪切波速度 SWV 肝纤维化 无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连续饮食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纤维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肝纤维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给予个体连续饮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肝脏硬度值,均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肝脏硬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TBIL、AST、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肝功能
  • 作者: 王可欣 蔡斌 陆沈吉 张玉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海南 57179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埔分院,上海 200011
  • 简介:摘要关节囊纤维是关节损伤/手术后关节挛缩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确定的分子信号序列和细胞应答机制决定纤维形成过程。目前,纤维领域相关研究更多且更深入的集中于、肺、肾等内脏器官,涉及TGF-β1/Smads、Wnt/β-catenin、YAP/TAZ等多条信号通路。本文对内脏器官纤维信号通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关节囊纤维、关节挛缩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纤维化 关节挛缩 关节囊 信号通路 内脏器官
  • 简介:摘要肾纤维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病理学基础。腹膜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腹膜纤维所致的超滤衰竭则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炎症小体是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其激活和随后的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在炎症反应和纤维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小体与CKD患者肾纤维和腹膜透析腹膜纤维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腹膜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炎症小体
  • 作者: 高立伟 徐保平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 简介:摘要囊性纤维(CF)是一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累及呼吸、消化等多系统,出现多脏器受损。多种因素导致营养不良在CF儿童非常常见,伴胰腺功能障碍表型的患儿常在出生时或出生1年即可出现吸收不良和/或生长发育障碍。营养状态与CF儿童的肺功能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因此,营养管理对CF患儿非常重要。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国内对CF儿童的营养管理远远不足,我国CF患儿的生存期亦远低于欧美国家。本研究从CF患儿营养管理的重要性、营养管理方法及营养评估和监测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CF儿童营养状态的关注及营养管理的认识,做到早期识别及干预,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儿童 囊性纤维化 营养 营养管理
  • 简介:[摘要]肺纤维因其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现代医学对其无理想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治疗特发性肺纤维优势明显,综合近些年肺纤维的中医相关文献,其病机性质总属本虚标实,病因多由外感毒邪、情志所伤、房劳酒伤或体质易感,正气本虚,致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蓄积。病变初期以邪痹肺络为主,后期以肺肾亏虚为主。中医保守治疗肺纤维优势明显,临床应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以内服中药为主,辅以针灸、康复等联合治疗。患者个人应慎起居、适饮食、调畅情志,固护正气。

  • 标签: []肺纤维化 中医病名 病因病机 辩证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瘦素与胆道闭锁患儿纤维的关系及其在胆道闭锁纤维中的作用,为胆道闭锁患儿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的胆道闭锁或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CBD)患儿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1例患儿,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60(30,63)]d。胆道闭锁患儿26例作为研究组,CBD患儿5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瘦素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瘦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组织中瘦素蛋白、α-SMA蛋白、p-ERK1/2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α-SMA以及p-ERK1/2在胆道闭锁患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纤维程度的增加均同步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在胆道闭锁患儿组织中表达水平与纤维分级(rs=0.876)、α-SMA(r=0.723)和p-ERK1/2(r=0.725)均呈正相关(P<0.01)。qRT-PCR结果表明,胆道闭锁患儿组织中瘦素mRNA的含量高于CBD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瘦素的表达水平随着胆道闭锁纤维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在胆道闭锁纤维过程中,瘦素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参与了HSCs活化。

  • 标签: 肝硬化 胆道闭锁 瘦素 肝星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FLD)纤维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和晚期脂肪性肝炎中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住院的13例M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和炎症因子,并进行活检病理。根据脂肪变性(S)、活动性(A)和纤维(F)评分(SAF评分)系统将MAFLD患者分为单纯脂肪组、早期脂肪组和晚期脂肪组。比较三组的临床基础数据。比较不同F评分患者的NLR、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NLR、TNF、IL-6和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TNF、IL-6对早期和晚期脂肪性肝炎的评估价值。结果:根据SAF评分,13例MAFLD患者中,单纯性脂肪6例,早期脂肪性肝炎6例,晚期脂肪性肝炎8例。三组间NLR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与MAFLD纤维程度呈正相关,对早期和晚期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评价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NLR 代谢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