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肠道微生影响造血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血液肿瘤的预后分层。肠道微生易位在血流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流感染影响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使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可恢复肠道的多样性。

  • 标签: 微生物群 血液肿瘤 治疗 微生物群易位 血流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人体的共生微生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特别是人类微生组计划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与人类相关微生的研究。肠道微生是人体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一方面,正常条件下,肠道微生在维持宿主免疫平衡,促进营养物质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中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除影响肠道健康外,还影响肠外多种组织、器官。随着肠道微生与大脑之间相互作用的"肠-脑轴"概念出现后,研究者提出肠道微生与眼之间可能同样有"肠-眼轴"的存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在眼科疾病,包括角膜病、葡萄膜炎、视网膜病,以及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眼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肠-眼轴的存在提供证据,并为未来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生理 眼科疾病 固有免疫反应 肠-眼轴
  • 简介:摘要Ana M Valdes及同事探讨了通过饮食和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的策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定微生比例的变化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口腔中的微生、胃肠道内菌及胰腺内菌等,其中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胰腺癌风险呈正相关,这可能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微生与胰腺癌的多种治疗方式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化疗效果,胰腺癌内的细菌可诱导免疫耐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多。

  • 标签: 微生物群 胰腺肿瘤 治疗
  • 作者: 刘春筝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2016级麻醉一班  辽宁大连  116044)     【摘  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是胃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最近,它已被证明在防止其他疾病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有益作用。在这里,我们特别关注HP对胃肠道各种微生物群的影响。讨论HP如何影响胃肠道内三个主要区域的生理——食道,胃和结肠。  【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已经成为当代中老年群体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但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寻求新型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当务之急。肠道微生被称为"人类第二大基因组",不仅可调控胃肠道活动,甚至还可影响宿主的骨代谢、免疫和矿物质的吸收,最终调节人体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肠道微生物群 短链脂肪酸 微环境
  • 简介:摘要:人体的肠道中定植了数以万亿的肠道微生,形成肠道微生,被称做“第二基因库”。最近的研究证实了“肠-脑-微生轴”的存在,包含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多个系统。肠道微生能够介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双向交流,从而参与社会认知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与这些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肠道微生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肠道清洁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其对肠道微生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肠道清洁剂对患者肠道微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我们选取了三组患者,分别使用A、B、C三种不同的肠道清洁剂,并在治疗前后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微生分析。

  • 标签: 肠道清洁剂 肠道微生物群 影响对比 随机对照试验 微生态平衡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肠道微生(GM)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产生和进展直接相关,GM可能是AD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以及脑内慢性炎症的主要来源之一。GM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促进A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改变,并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交流途径,这为AD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GM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情绪、生活和用药方式等,通过早期健康干预(如生活方式干预)调节GM多样性从而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未来AD预防和治疗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微生物群 炎症 菌-肠-脑轴
  • 简介:摘要人类肠道微生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在身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中的大多数对健康极为重要,而少数可能会导致疾病。免疫系统将成为病原体入侵人体时的一层坚固的保护罩。本文将从肠道微生如何影响肠道健康与疾病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的调节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宿主免疫系统 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特点,分析肠道变化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17年4-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30例白癜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粪便标本,通过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用宏基因组学对5例白癜风患者粪便及5例健康对照者粪便进行分析,明确其潜在调控通路。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白癜风患者粪便中细菌物种相似,但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多样性富集明显减少(P<0.05);在门水平上,变形杆菌和梭杆菌丰度明显降低;在属水平上,7个种属(拟杆菌、大肠杆菌志贺菌、罗氏囊菌、相炭疽杆菌、梭杆菌、柔膜细菌-RF9、普氏菌-7)丰度明显降低(P<0.05),4个种属(瘤胃球菌-1、瘤胃球菌科UCG、毛螺菌科、链球菌)明显增加(P<0.05);链球菌属及相炭疽杆菌在白癜风患者表达差异尤为明显,前者增加10.8倍,后者减少6.517倍。通过构建一个基于11个白癜风相关属的肠道微生的随机森林模型,显示该判别模型在ROC中AUC为0.89;宏基因组分析显示,白癜风相关菌群失调主要与免疫相关通路(如WNT通路、Notch通路等)、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代谢(如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相关。结论白癜风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健康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菌群失调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发展,补充益生菌可能有益于白癜风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肠道微生物 16S rDNA 宏基因组
  • 简介:摘要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和不良反应依然是现代医学难题。研究表明肠道和肺部微生的丰度、多样性和代谢产物等可用于辅助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同时,肠道微生还可以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增强疗效并减轻其不良反应。微生已在肺癌的诊疗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生物群 早期诊断 肺肿瘤 综合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道定植着微生落,近年高通量DNA测序技术颠覆了肺部无菌的传统认识,实际上肺部是有细菌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与呼吸道微生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称为"肠-肺轴"。肠道微生可以影响肺部免疫,肺部炎症可以影响肠道微生并引起疾病。对"肠-肺轴"的深入了解,使我们对黏膜免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呼吸道微生可能在宿主呼吸道结构成熟、局部免疫形成和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近年围绕呼吸道疾病方面,微生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人们试图应用微生导向疗法(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抗生素甚至疫苗)恢复疾病状态下呼吸道微生的健康动态平衡,这可能是未来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靶点。进一步设想应用"组学"如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实验研究,更深入认识呼吸道微生对呼吸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更好地了解呼吸道微生的功能和因果关系。积极寻找具有抗炎特性的新型益生菌或微生将是未来改善呼吸道炎症的潜在候选方法;进一步发现具有免疫调节潜力的新型代谢物,纯化微生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本文就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呼吸道微生物群 呼吸道健康 临床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微生参与调节人体代谢以及炎症、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和发展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证据表明,特定微生的改变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影响患者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综述微生与胰腺癌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微生物群 胰腺癌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