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PDI)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科2021年9月-2022年3月资料完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女性患者55例,其中25例为良性患者,30例为恶性患者,使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55例患者进行乳腺肿块的诊断,并统计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这55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结果作为本次实验的金标准,经过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发现55例患者中有24例良性患者,31例恶性患者,54例患者诊断正确,1例患者出现诊断错误,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8.18%,具有统计学上的研究价值。结论:使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准确检测,给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术前检测手段,避免了术后检测以及病理检测的麻烦与风险,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是非常值得广泛推广的诊断方式。

  • 标签: 超声诊断 能量多普勒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科2021年9月一2022年3月资料完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女性患者55例,其中25例为良性患者,30例为恶性患者,使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着55例患者进行乳腺肿块的诊断,并统计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这55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结果作为本次实验的金标准,经过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发现55例患者中有24例良性患者,31例恶性患者,54例患者诊断正确,1例患者出现诊断错误,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8.18%,具有统计学上的研究价值。结论:使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准确检测,给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术前检测手段,避免了术后检测以及病理检测的麻烦与风险,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是非常值得广泛推广的诊断方式。

  • 标签: 超声诊断 能量多普勒 乳腺肿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宫腔粘连患者。结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且漏诊率与误诊率较低,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宫腔粘连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宫腔粘连患者诊断过程中按照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21年2月中2022年4月本院疑似宫腔粘连检查患者50例为对象,均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联合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最终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结合临床最终诊断本组患者中阳性患者32例,阴性18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P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 以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疑似宫腔粘连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98.36%,特异度94.44%,准确性97.47%,高于单纯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宫腔粘连患者各超声参数小于非宫腔粘连者。轻度粘连各超声参数大于其他两组,中度粘连患者各超声参数大于重度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粘连诊断中,联合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与单纯两项技术检查有利于提升灵敏度。

  • 标签: [] 经阴道二维超声 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腔粘连诊断中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运用分析。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我院所收60例宫腔黏连病患作研究对象,按诊断方式分组(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行二维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最终结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宫腔粘连患者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后证实宫腔粘连的患者80例,以治疗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治疗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的40例患者治疗前接受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性、诊断纠纷事件、检查操作时间。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性优于对照组;诊断纠纷事件少于对照组;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P<0.05。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不仅仅能够缩短操作时间,还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纠纷事件。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诊断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2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二维多普勒超声、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二维多普勒超声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果。结果 112例宫腔镜检查显示宫腔粘连92例,正常宫腔20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3%、95.00%、97.32%、98.90% , 和 90.48%, 分别高于二维多普勒超声的 90.22% 和 65%、85.71%、92.22%、59.09%;宫腔粘连组VI、FI、VFI低于正常宫腔组(P

  • 标签: 宫腔粘连 二维多普勒超声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疑似宫腔粘连检查患者,均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联合诊断结果与宫腔镜最终检查结果对比。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常规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P<0.05。结论:在对宫腔粘连患者诊断过程中按照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可以有效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效率,促使患者可以尽快得到确诊。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宫颈癌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进行放疗的46例患者的病灶处血流分级、血流形成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的变化。结果:放疗后46例患者宫颈均缩小,宫颈病灶处血流分级降低,VI值降低,与放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客观评价宫颈癌放疗前后宫颈大小和血供情况,对宫颈癌放疗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肿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产前二维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脐带异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脐带异常的产妇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这80例脐带异常的产妇进行二维检查,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三维能量检查,把二维和三维能量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二维检查和三维能量检查都能诊断出脐带异常,但是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图像更清晰,更加真实,更方便于常人理解。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使检查的图像结果更清晰。二维和三维能量超声联合可以有效提高脐带异常的诊断结果。

  • 标签: 二维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诊断脐带异常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 CDE )结合三维超声 (3D) 在诊断胎盘植入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 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对比在临床中常规超声与 CDE 结合 3D 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结果 CDE 结合 3D 超声 在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等指标上均略优于常规超声检查,且简便、直观而又易于重复检查;诊断提示胎盘植入 27 例,其中 22 例经临床验证,阳性率达 82% 结论 CDE 结合 3D 超声能简单、直观、安全、可实时观察胎盘与肌层的血管网络与空间关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诊治依据。

  • 标签: 胎盘植入 胎盘浅植入 能量多普勒 三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或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检测盆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75例男性、75例女性盆腔疾病患者,均通过经阴道或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普通超声检查,同时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临床评估两种检查的胎芽长、子宫大小、卵巢大小、膀胱长径、骨盆对角径、前列腺横径,精囊前后径等进行统计分析, 并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图像的优良率、一致率,机器使用安全性、稳定性,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图像一致率和优良率均大于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阴道或直肠的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高效的检测率,实验组患者经检查后的超声表现诊断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在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D-PDU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3D-PDUS检查结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应用价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D-PDUS相关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特异性超声征象。结果106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4例(子宫内膜息肉组),其中单发33例,多发3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组)。3D-PDUS检查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5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7例,对照病理结果其误诊7例,误诊率为7.8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31%、87.23%、93.40%,子宫内膜息肉预测值为90.63%,子宫黏膜下肌瘤预测值为97.62%。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VI、FI、VFI均低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回声等级、有无周边声晕、肿块大小、肿块形态、显像内膜夹角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DUS可清晰直观的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灶部位及形态,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区分与其在临床症状及超声影像上较为相似的子宫黏膜下肌瘤。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子宫黏膜下肌瘤 鉴别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新安国际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取材送病理检查。分析患者宫腔镜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及ROC曲线面积。结果7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非息肉组35例,息肉组38例;三维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标准误分别为0.93、0.04;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标准误分别为0.92、0.03;两种检查方法的ROC曲线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度高,与宫腔镜检查效果相似。

  • 标签: 息肉 子宫内膜 超声检查,多普勒 准确度 曲线面积 标准误 诊断 宫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宫颈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参数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手术治疗为初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参数、术后治疗。结果:对比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病灶血流灌注与宫颈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宫颈癌病灶血流灌注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间质侵袭深度〉10mm有关(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管形成指数(VI)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血流信号丰富者及血流不丰富但VI>3.97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比值比(OR)为12.5,95%CI:2.92~53.48。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VI与病灶血流灌注丰富可作为预测早期宫颈癌术后是否应用辅助治疗的重要参数。

  • 标签: 宫颈肿瘤 血管生成 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脑血流灌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的156例孕妇(胎儿正常对照组105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组51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胎儿脐动脉搏动指数(PI)及大脑中动脉PI值,并计算大脑中动脉PI与脐动脉PI比值(CPR)。同时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通过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勾勒并计算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区域血流灌注参数: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从而评估2组胎儿脑血流灌注情况。对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各组数据所测数据进行Z值校正,再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然后利用Bonferron法进行正常组与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左心梗阻性疾病(LSOL),右心梗阻性疾病(RSOL)]各组的两两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HS和LSOL胎儿大脑中动脉PI(1.27±0.30 vs 1.30±0.30 vs 2.15±0.48)和CPR(1.26±0.29 vs 1.32±0.18 vs 1.92±0.58)均减少,大脑中动脉VI(71.71±19.57 vs 68.11±14.35 vs 42.19±16.29)、FI(88.71±12.53 vs 81.80±14.21 vs 50.15±17.76)和VFI(34.70±7.17 vs 35.98±6.52 vs 20.90±11.06)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SOL、TGA胎儿与正常胎儿之间大脑中动脉VI、FI和V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脑血流灌注明显增加,特别是HLHS和LSOL胎儿,产前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能有效评估此类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脑血流灌注。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联合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并以最终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二者单独及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联合检查对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82.2%、88.9%、83.8%)均高于单独进行能量多普勒(78.0%、76.2%、77.5%)和超声造影检查(81.4%、80.9%、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造影联合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评估更加准确,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良恶性 能量多普勒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宫颈CIN3患者及宫颈细胞学正常组进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数据,同时对宫颈血管进行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宫颈体积、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阻力指数RI检测结果。结果CIN3组宫颈体积、VI、FI、VFI均明显大于及对照组,CIN3组RI明显小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体积、Ⅵ、FI、VFI及RI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分型显示,CIN3以Ⅱ型血管为主,对照组以I型血管为主。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地反映CIN3宫颈的血供状态,可在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对其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协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