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自杀(伤)干预的方法与策略.方法通过对自杀(伤)行为的现状、来源和动机、危险因素及动机的分析、归纳,总结自杀(伤)干预的步骤与原则.结果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人际动机,另一类称之为内心动机.自杀(伤)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与个体素质及外界社会因素有关.自杀(伤)者的50%~90%的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对自杀(伤)者的干预可分为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实施、终止4期.预防措施主要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伤)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及时对有自杀(伤)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结论自杀(伤)者的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尤其是对自杀(伤)高危人群的预防是重点.

  • 标签: 自杀 干预 自伤
  • 简介: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学生会有意无意地采取不努力等行为来妨碍自己的学业表现,这样在失败时避免对自己作缺乏能力的归因,以保护自我价值.自我妨碍行为的潜在认知机制是防御性的归因模式:这种归因的不确定性不仅使个体作相对消极的自我评价,而且使自我妨碍行为得以延续,针对自我妨碍者的这种认知特点,归因训练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教育者要对学生作自我提高的归因训练,在教育情景中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确定的评价反馈.

  • 标签: 自我妨碍 学生 自我评价 归因训练 干预措施 教育心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儿童生来就具有个人的气质特点,有易带的孩子,有难带的孩子,有迟缓的孩子。气质是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但气质并非一成不变,它可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有高度的可塑性,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过程中,其天生带来的活动或行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 标签: 气质 个性心理 幼儿教育 早期行为干预 神经系统 因材施教
  • 简介:新生儿行为能力的发现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的建立和广泛应用是近30余年来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能较全面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通过测查既可发现各种有害因素造成的轻微脑损伤,成为观察治疗效果、反映康复程度的敏感指标;又有利于智力的早期开发,因为0—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能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良好育儿刺激,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

  • 标签: 测查 新生儿期 行为神经 早期干预 功能状态 有害因素
  • 简介:6月25日,安徽省新生儿随访干预中心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全省高危新生儿、早产儿以及患有各种严重疾患的新生儿早期干预工作全面启动,这对提高全省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儿童医院 随访干预 安徽省 干预工作 出生质量
  • 简介:农村基层政府的金融干预行为在微观和宏观上造成了农村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农村金融结构的长期不合理,延缓了农村金融改革进程。通过阐释政府金融干预行为的理论渊源,从借方替代行为和干扰金融交易双方的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金融干预行为,解释产生这些行为的深层原因,进而分析出这种不适当的干预行所造成的福利损失。

  • 标签: 农村基层政府 金融干预行为 金融约束理论 中国
  • 简介:目的探讨黄山地区农民吸烟特征和农村控烟教育工作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控烟教育干预措施,对黄山地区18个自然村3万农民进行控烟干预研究.首先进行6个月的干预前基线调查,然后按项目设计进行干预,结束后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控烟效果.结果基线调查表明,黄山地区农民的吸烟率为35.1%,低于1996年全国农民吸烟率39.2%.干预后的戒烟率为22.9%,高于干预前的17.8%,亦高于1996年全国的调查结果7.0%.结论项目区农民控烟教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吸烟 行为干预 农民 效果评价 黄山地区 安徽
  • 简介:本文总结了我们自1991年以来有关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危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干预研究的部分成果.文章揭示,我国青少年吸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青少年自身、同伴、家庭和社会等很多因素都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产生影响.在研究基础上,自行开发的"远离香烟"青少年吸烟行为预防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即时和长期的干预效果.文章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 标签: 青少年 吸烟行为 预防干预
  • 简介:大同铁路分局现有餐车从业人员413人,担负着分局管内18对旅客列车的餐饮服务工作.为了解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行为现状,评价对餐车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同铁路卫生防疫站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取了互动式的行为干预模式,对大同铁路分局餐车从业人员开展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列车段 餐车从业人员 标准化作业
  • 简介:在幼儿园,幼儿的尝试创造行为往住受到教师的干预.教师何时干预,如何干预,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尝试创造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教师的干预是否及时,是否适当,都很重要.有时不需要干预,教师就应以观察为主,记录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使其成为对幼儿动态评价的第一手材料.但有时候,需要教师及时介入,给予恰当的引导,使幼儿的尝试创造行为更加深入.以下几个案例源自"幼儿尝试创造活动及行为特征的研究"课题实验,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尝试创造活动及行为何时进行干预及如何干预的思考.

  • 标签: 创造行为 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案例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在行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对出入境人员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方法.[方法]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出入境人员特点对理论模式实施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出入境人员属于特定人群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措施应包括: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广泛开展安全用血知识的宣传;阻止共用注射器吸毒;施行规范化的性病诊断和治疗.[结论]检验检疫人员需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从事行为干预工作;行为干预项目是否成功,须经过形成评价和效果评价.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行为干预 出入境人员
  • 简介: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不再是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是把抗精神病药与多元化的心理社会性康复治疗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系统性早期干预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我们于2001年1月~2002年1月对3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早期干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综合性干预 早期干预 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 康复疗法
  • 简介:目的探求父母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从原因看,首因是停滞的互动模式,其次为不健康的“给予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其他原因分别是满足父母期望的倾向柯为,心理及行为上的过度依赖。从年龄看,25-35岁的人群是最大受害者,结论心理控制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及时的干预

  • 标签: 父母 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 干预措施 心理健康
  • 简介:自1994年以来,我院共安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1台次,并作1~72个月的随访。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有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及是否处于最佳状态,予以调整有关参数。1资料与方法31例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65.7±11.3)岁。其中冠心病27例、心肌病3例、心肌炎1例。心律失常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Ⅲ°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心脏起搏 阈值 变化
  • 简介: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疾病,相对于治疗,随访工作显得欠重视。且缺乏规范。重视胃癌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目的在于定期全面复查以备及早发现复发、转移以及属于治疗的并发症等情况并予以相应措施,以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治疗后生存期。我们回顾了新华医院等医院近30a的临床经验,拟探讨总结出一套胃癌术后监测随访的方案,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 标签: 癌治疗 临床工作者 恶性疾病 随访工作 随访目的 相应措施
  • 简介:对66例首次发病,符合CCMD-Ⅱ分裂样障碍标准的住院病人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起病晚,病前有生活事件的病人预后好。且与出院后维持用药无关。出院时近期疗效与5年后随访时疗效差异相一致。作者认为预后不良的分裂样障碍实际上是分裂症的过渡性诊断而已,而预后良好的分裂样障碍是否为一组独立的疾病有待于遗传学、生化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分裂样障碍 随访 CCMD-Ⅱ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