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中通过开展家庭随访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家庭随访干预。结果:患儿遵医行为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22%、83.33%,P<0.05;复发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56%、25.00%,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家庭随访干预有助于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及降低其复发率。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家庭随访干预 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教育和生活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9月在院高血脂症患者82例,按照出院时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21d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脂水平。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TG、T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21d时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随访教育 生活干预 高脂血症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人与人相处时难免会发生冲突,幼儿的冲突行为也已经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引起幼儿冲突行为有众多的因素,包括环境影响、幼儿发展情况、教师的管理情况等等。作为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冲突行为时,我们应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学活动化解冲突行为。本文对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进行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冲突行为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通过可穿戴的智能设备,实时监控患者心率、血糖等体征信息,为随访管理员跟踪干预提供数据依据,在IPTV智能电视、手机等多终端场景实现居家模式。通过居家瑞金的场景模式,为诊后、术后患者提供直观有效的健康跟踪服务,建立完善的健康随访计划维护管理功能。

  • 标签: 可穿戴 智能设备 实时监控 IPTV 智能电视 随访
  • 作者: 颜小挺 唐富琴 徐玲珑 谢红燕 李春胜 王燕青 吴琼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7期
  • 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台州 318000,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台州 318000,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台州 318000,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痛风中心),台州 318000,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台州 318000,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院办,台州 318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随访系统在高尿酸痛风患者院后随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治疗后出院的120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试验组实施基于云随访系统的随访随访前和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随访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随访前,且高于对照组随访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云随访系统的新随访模式有助于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 标签: 痛风 随访 云随访系统 尿酸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50例,予以随访干预,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实施随访干预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掌握较强有所提高。    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艾滋病疾病防控工作。

  • 标签:   随访干预 艾滋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幼儿冲突行为在幼儿园中时有发生,以往所采取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和直接,无法真正化解幼儿之间的矛盾,让幼儿从中得到成长。因此,在新时期幼儿冲突行为干预的效果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处理水平上的要求随之大幅度提升,这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其指明了在新时期的崭新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将对 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幼儿冲突行为 干预策略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在幼儿成长及发展阶段的各项能力水平在不断提升,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与周围的人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家长及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与他人产生冲突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将冲突类型进行分类。合理而正当的冲突行为会推动幼儿社交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可是有一部分的冲突行为是不正常的,应当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重视,探究并实施对幼儿这些冲突行为的相关干预对策,以真正推进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幼儿 冲突行为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不好的行为习惯将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家庭教育,导致其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引导,其行为、习惯上的培养对于教师而言更具挑战性。基于此,本文结合个人经验,从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的因素入手,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和指导措施,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行为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孤独症学生由于在社会互动和沟通上存在质的障碍,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常常因无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绪而出现种种问题行为。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出现问题行为既影响自己学习,也会妨碍班级其他同学学习,更会干扰到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正向行为支持从学生的问题行为出发,通过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采取前事控制、后果处理、行为教导等多元化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因此,本文对于正向行为支持对孤独症学生问题行为干预探究进行全面的探究。

  • 标签: 正向行为支持 孤独症学生 问题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病随访管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因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治的84例患者,按照抽签化组法分为A组与B组,前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随访管理、慢性病随访管理,比较干预后两种随访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随访管理满意度三方面均明显好于A组(P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慢性病随访管理 并发症 血压水平 随访管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乙肝”,是一种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消化腺是指分泌消化液的腺体),也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活跃的器官,具有参与消化、新陈代谢、免疫和体内营养储存等重要功能。

  • 标签:   乙型肝炎,传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随访干预焦虑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本社区医院在2021年1月-3月期间管理的80例焦虑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5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评估量表(SAS)和抑郁评估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焦虑障碍患者SAS、SDS分值偏高,干预后的SAS、SDS分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下,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受到影响,采取随访干预后其负面情绪得到改善。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 焦虑障碍 随访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中行为干预行为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按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采取行为干预行为心理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ADHDRS-Ⅳ-Parent量表的总分和注意缺陷分值、多动分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实施行为干预行为心理护理后,可有效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行为干预 行为心理护理 ADHDRS-Ⅳ-Parent量表 Conners父母用量表 效果
  • 简介:【摘要】在行为干预方法的选择上,积极行为支持体现了价值观和技术的融合。它认为,干预策略不应该仅仅由效率来决定,还应考虑到它在提高个体尊严和自我选择机会方面的能力。因此,积极行为支持是尊重学生对行为干预技术的选择,因为他们是行为干预过程中重要的合作者和实施者。而代币制是积极行为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对问题行为是一种有效干预

  • 标签: 代币制  问题行为  有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病患激越行为的护理干预。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药品救治与康复锻炼,研究组在此前提下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激越行为评分。结果 研究组激越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病患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充分的改善病患的激越行为,稳定病症,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激越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儿童攻击行为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攻击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人,亦会阻碍儿童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问题。另外,攻击行为与暴力犯罪也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70%的少年暴力犯罪者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自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忽略和无视其攻击行为,长大后会很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举止时,教师和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制止并予以矫治。

  • 标签: 儿童 攻击行为 成因分析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