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浮刺久留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76 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因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浮刺久留治疗。 结果: 组间治疗后总有效率 92.11% 、 65.79% ,比观察组增高( p<0.05 );组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比,观察组明显缩短( p<0.05 )。 结论: 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中,常规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但浮刺久留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应用。

  • 标签: 顽固性 面神经麻痹 浮针 透刺久留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1.细火迅速点刺;2.毫针刺。结果观察病人10例,治愈8例,显效1例,好转1例。结论火配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特别显著。

  • 标签: 火针 针灸 透刺法 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温穴配合对抗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110例肩周炎患者,对其进行温穴配合对抗牵引治疗,1次/2日,共7次,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10例患者均经过温穴配合对抗牵引治疗,其中有82例(74.55%)患者治愈,有26例(23.64%)患者好转,2例(1.82%)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8.18%。结论温穴配合对抗牵引可有效治疗肩周炎,具有改善肩部功能活动和温经镇痛的效果,操作简便,显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 透穴 肩周炎 对抗牵引 疗效
  • 简介:摘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寅教授总结的子宫穴芒刺疗法结合了子宫穴本身特殊的治疗作用和芒刺治疗的优势,扩大了治疗范围,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升阳举陷等作用。临床中,在子宫穴芒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加减及适宜手法,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崩漏等,并取得良好疗效。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 标签: 芒针 穴,子宫 透刺 异病同治 中医妇科病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 中风后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为中风患者运动时肢体难发动、难以调节和维持精确的动作.严重时导致运动失能,生活不能自理。拉针法在改善手关节功能活动和缓解疼痛方面具有针灸特色和临床优势。本文通过总结王修身主任通过审证求因、辨经治病的学术经验,以通络祛瘀为特色法治疗手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旨在为针灸临床医生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王修身 透拉法 手功能障碍 中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芒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8-2019.2期间8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根据治疗方法11比例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单纯温针灸疗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2.5%),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每次排尿量、每次排尿时间、腹部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7.5%),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明显,在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提高疗效,改善多种症状积分。

  • 标签: 芒针透刺 温针灸 中风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滞针疗法配合经络导平仪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滞针配合经络导平仪治疗25例和常规治疗20例。常规疗法采用常规选穴,常规手法治疗。滞针配合经络导平仪组采用穴位,滞针牵拉治疗配合经络导平仪治疗。结果滞针配合经络导平仪组治愈率为98%。常规组治愈率为60%。结论滞针配合经络导平仪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

  • 标签: 透针滞针 经络导平仪 顽固性面瘫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用IPC分类号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在VEN数据库中检索微皮给药技术相关专利数据,并通过对检索出的专利数据进行筛选和统计以分析微皮给药系统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为今后我国微皮给药系统领域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 作者: 田翠翠 夏艳茹 樊小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1636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0381 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300381 天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量效关系实验室(三级)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疱疹完全消退后,受累部位仍有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现今临床中对该病尚无规范化治疗。传统医学认为该病为皮损消退后余毒未尽,气血瘀滞所致。此病多累及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等,而累及正中神经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病例较为少见,笔者临床随师诊治此病,认为正中神经走形大致与手厥阴心包经相重叠,故采用芒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为主,行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疗效满意,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 标签: 芒针 正中神经 疱疹,带状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头配合穴位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配合穴位刺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8例,并与常规颈部夹脊穴针刺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配合穴位刺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眩晕患者的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降低血室内瘘滑脱风险,选择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血室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模式,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内瘘滑脱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在观察组中,患者内瘘滑脱发生率为0.00%,在对照组中,患者内瘘滑脱发生率为13.33%,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血室内瘘滑脱情况,促使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血透室 内瘘针滑脱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芒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芒刺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休息1天,2周为一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1个疗程后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间比较,2个疗程后与一个疗程后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芒针透刺法 肩手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刺法配合头皮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 54例 中风偏瘫患者(收治时间: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 27例(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和研究组 27例(采用刺法配合头皮结合中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吞咽功能各指标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 标签: 透刺法 头皮针 中药 中风偏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刺结合刀松解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穴位刺结合刀松解治疗,两组均采用Ashworth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刺结合刀松解在改善中风患者上肢痉挛方面优于单纯现代康复治疗。

  • 标签: 穴位透刺 针刀 中风 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室内瘘滑脱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血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室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内瘘滑脱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血透室 内瘘针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降低血(HD)室内瘘滑脱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研究,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内瘘滑脱发生情况、WHOQOL-BREF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内瘘滑脱率更低,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更低,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更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HD室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降低内瘘滑脱风险性,缓解、消除HD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血透室 内瘘针滑脱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