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静脉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了本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住院的100名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产妇随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则接受普通低分子量肝素加单侧下肢气压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接受踝泵运动的指导和康复训练。此外,在剖宫产后,除了常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下肢气压波之外,还进行了气压波操作法和踝泵锻炼。结果:观察组的静脉发生例数共计2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4.34%),对照组的静脉发生例数共计9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19.56%);观察组病人拔管后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分别为1.36±0.22、14.13±2.34h,对照组病人拔管后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分别为2.67±0.76、25.93±6.21h,观察组病人拔管后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防止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静脉的发生。

  • 标签: 子痫前期患者 剖宫产手术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20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按单双月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双月为实验组120例,单月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按传统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2例;无发生下肢静脉栓塞及肺栓塞;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6例;发生下肢静脉4例;1例发生肺栓塞。结论积极采取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预防产后子痫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方法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62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实施剖宫产术,术后做好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术后有4例发生子痫,经积极对症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后好转。结论术后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细致的护理及观察、注意镇静镇痛,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是减少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剖宫产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麻醉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前来诊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选取5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各28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硬腰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抛宫产患者给予的硬腰联合麻醉效果显著,患者的痛苦减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重度子痫 前期剖宫产 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进行剖宫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静脉预防小组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静脉(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患者护理工作,观察组采用静脉预防小组护理干预进行患者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凝血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进行剖宫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预防小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剖宫产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预防产后子痫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方法2007年1-12月对60例子痫前期重度产妇实施剖宫产术,并配合做好术后护理。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子痫,有1例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经处理好转。结论术后细致的观察、控制血压,注意镇静、镇痛,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及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是减少子痫前期重度剖宫产术后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子痫前期重度 剖宫产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观察围产期护理预防下肢静脉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5-11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50位,并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围产期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下肢静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静脉发生血栓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进行围产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下肢静脉的概率,且产妇的恢复程度要大大提高。

  • 标签: 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产期护理 预防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对剖宫产下肢静脉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产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中护理方法下产妇下肢肿胀、下肢静脉和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18%,出现下肢静脉概率为4.5%,无肺栓塞情况出现;对照组出现下肢肿胀概率为39%,出现下肢静脉概率为13.5%,出现肺栓塞概率为2%。结论围产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的发生。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预防和护理,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方法对发生下肢静脉的17例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患肢护理,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地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发生。

  • 标签: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对140例剖宫产患者围产期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下肢静脉预防性护理措施。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疼痛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评价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围产期预防下肢静脉中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2.86%,疼痛VAS评分为(2.17±1.38),住院时间为(6.439±1.24)d;对照组血栓发生率、疼痛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依次为12.86%、(4.33±1.55)、(9.601±1.45)d,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围产期血栓预防性护理,有利于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围产期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从2014年5月-2016年12月剖宫产患者中抽取1880例,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护理对照组940例,下肢静脉预防、护理观察组940例,统计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的2.6%,有区别,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针对性的下肢静脉预防、护理干预作用突出,能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学习。

  • 标签: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全面护理措施在剖宫产下肢静脉预防管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100例对象均为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实施剖宫产生产的产妇,按照妇产科提供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均为常规妇产科护理模式、后组为产后全面护理模式,各组均计入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剖宫产刚结束时的血流相关指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血流相关指标均提升,但明显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全面护理措施在剖宫产下肢静脉预防管理中使用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血液指标水平,降低各类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面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后护理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