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进行探索和研究。方法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加强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等措施,有效的提升护理的质量。结果对我院36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得到很好的护理,对在治疗中出现的问题,采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如果问题要及时和医生沟通,这样可以对监护质量进行提升,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芬,间断使用苏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中出现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和自主呼吸频率情况,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采用米达唑伦和右美托米定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效果显著,降低了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 镇痛镇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疼痛患者9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镇痛、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77.78(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95例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对其进行机械辅助呼吸,同时予以湿化、吸痰防化等护理,观察病人体征变化。结果195例危重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气道阻塞、气道缺血坏死、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管道脱落致窒息。结论人工气道建立后良好的护理质量直接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气管插管后患者气道的护理展开论述,证明了系统、规范的插管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成功率,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同时介绍了气管意外脱落的一些措施,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 气管插管 护理研究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6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结合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个月~11岁,平均(2.9±1.1)岁,监护时间为2~35d,平均(10.3±3.6)d。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5±1.5)岁,监护时间为1~34d,平均(10.1±3.1)d,观察两组患儿死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由于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延误,病情较重,入院后监护3天死亡;治疗组无患者死亡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1例患儿坠床,1例患儿发生感染,因沟通方式不对遭患儿家属投诉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无患儿坠床,无投诉事件发生,仅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6.13%,远低于治疗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 预防措施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神圣而美好、平凡而伟大的,她的职责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它的实质是知识、技术、爱心的结合。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工作量较大,且由于护理风险较高、患者病情极为复杂、病情变化快、抢救伤患多、患者病死率高等原因,造成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当前形势下,愈加严峻的医疗形式和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了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本文主要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ICU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并给予解决对策。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理工作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仪器主要包括呼吸机、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多种设备及器材。而如何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与保养,使其正常运转,减少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次数,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成为目前临床着手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仪器设备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脑出血患者重症监护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抽选2016年04月份至2017年04月份期间,在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重度脑出血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分为两个护理组别,分别为优质护理组30例,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在重症监护室中,采用基础性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30例,并发症率20%(6/30);死亡率13.33%(4/30);致残率26.67%(8/30);患者满意率93.33%(28/30);对照组30例,并发症率50%(15/30);死亡率36.67%(11/30);致残率40%(12/30);患者满意率66.67%(20/30);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表示。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对重度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重度脑出血 CT 优质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湖北省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 ICU(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发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抽取 200例肺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体内病原菌的分布状况。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生概率是 18.5%,其中包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多种基础疾病。结论 高危病发人群必须要采取措施预防获得性肺炎,通过减少危险因素来降低病发率,对基础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以药敏实验结果为依据,把多种抗生素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1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此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对策。结果180例患者家属中115例存在心理问题,比例为63.89%,其中焦虑、恐惧情绪人数最多,比例分别为91.3%、82.61%;经心理护理后,家属的不良情绪均得到了明显缓解,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心理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是监护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在监护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及时而准确的掌握病情,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急危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危重症 ICU 监护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重症监护病房诊治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判断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部位发布,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为13.33%(20/150);表现为典型医院感染者11例(55.00%,11/20),不典型等9例(45.00%,9/20)。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大于10.0×109/L或<4.0×109/L10例(50.00%,10/20)。以呼吸道感染最多11例(55.00%,11/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6例(30.00%,6/20),其他3例(15.00%,3/20)。感染组患者年龄、血糖水平、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意识障碍、应用抑酸制剂、气管插管高于无感染组的(P<0.05),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医院感染组患者死亡4例(20.00%,4/20)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2例(4.62%,6/130)(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具有一定临床特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特征 防治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生命随时处于死亡威胁之中,患者与家属分离,心理状态与一般患者不同,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幻觉、恐惧等精神症状。我所老干部8年来入住ICU有6人,其中有2人发生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死亡率增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了痛苦和负担。有的患者离开ICU后,经过心理治疗很快能够缓解,有的需要长时间服用精神类药物。因此,应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并给予治疗。

  • 标签: 重视 重症监护室 心理变化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着压力。在ICU的特殊环境及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和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疏导和护理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 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择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考组与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参考组75例患者有20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高达21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28%;实验组75例患者有6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次数6次,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达到8%。以上两组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对于尿路感染的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显著的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尿路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婴儿1,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他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与年长儿有着很大的差别,体内各脏器发育尚不完善,临床变化也有很多的特殊性,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须加强监护和护理,注重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作为重症监护室护士应懂得通过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评估新生儿目前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做好预防,减少并发症1-2;同时,还要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现结合临床实践,将儿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 护理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