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在2013年我院ICU收治的4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后临床护理工作及应注意的细节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4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恢复良好22例(44.89%),死亡8例(16.32%),自动出院19例(38.77%)。结论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而且病症复杂多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对其周密观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正确治疗,尽可能的减少继发性损伤(脑干损伤、脑水肿、脑梗塞),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为疾病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护理
  • 简介: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orbaumannii)属不发酵糖革兰刚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在自然环境及体表长期存活并迅速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病学 经济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虎门镇虎门医院和太平人民医院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3年12月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ICU病房共检出葡萄球菌7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4株(占6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9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3株(占33.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96.1%。居前三的标本来源为呼吸道、血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5.4%,7.8%和4.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全敏感,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ICU病房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MRSA、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依据药敏结果来选择用药。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葡萄球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重症监护的意义。对80例脑卒中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密切进行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的监测,气道、输液管理,预见性护理以及心理、营养支持等,得到了良好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颅内压增高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通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我院近六个月在ICU病房住院的428例患者进行随机抽取84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4例患者原发疾病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的通气时间和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几个月的ICU病房治疗后,患者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并发症最多的是相关性肺炎,有40例。发病率为47.6%,其次是患者肺部黏膜损伤的有24例,发病率为28.5%;最少的肺不张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23.8%。结论在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每天会接收各种各样的重症病人,在对重症患者采用呼吸机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其中相关性肺炎、肺部粘膜损伤和肺不张是最主要的三种并发症。因此在采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要配合药物治疗或者增强医疗器械使用的规范,都可以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肢体活动,及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采取了相应措施。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观察 护理
  • 简介:0引言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保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国际护士学会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别于一般健康教育,教育对象是特殊的群体(病情重、年龄不一、知识层次各异等)。故健康教育方法应当符合ICU患者的需要、期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穿插多种方式进行,以便提高效果。作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对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探讨如下。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心肺复苏提供参考。重症监护病房的心肺复苏需要护理人员借助病房内的资源来进行护理,注意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取病房环境控制、有效空气消毒、严格洗手制度、加强各管道消毒措施、严格消毒管理侵入性抢救操作手段的介入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结果重视ICU的布局与环境,严格地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重视静脉治疗,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正确地使用护理程序,并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控制院感意识,使ICU的感染率保持在理想水平。结论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控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中该类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防止患者的继发性损伤,让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危险期,为预后提供帮助,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ICU发生医院感染的的129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肺部感染为主占45.74%,留置导尿管泌尿系感染占18.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7%。病原菌包括是革兰氏阴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和革兰氏阳性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感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大量使用抗生素、气管切开的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免疫力低下和侵入性诊疗的患者。结论ICU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大量使用抗生素、身体的免疫功能低下长时间置管侵袭性操作相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中,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加强护理,可以避免较差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性的抽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9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6例,医院感染率17.39%,与本院其他科室医院内感染率为3.0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ICU医院感染率较其它科室高,与众多因素有关。医护人员针对各种感染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降低感染率,对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维护医护人员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阶梯方案对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阶梯方案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总结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认为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采取建立规范、科学地感染控制管理模式、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结合病例谈一谈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 标签: 深静脉 穿刺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ICU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分离出感染菌株418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350株(83.7%),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G+)菌68株(16.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G-的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G+高度敏感。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往往多重耐药,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用药,并采取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细菌的耐药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 分布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