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丧失手术机会,系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兴起给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尤其是单抗+贝伐单抗治疗方案已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作为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从单抗+贝伐单抗治疗方案的应用现状、治疗失效后的应对策略、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不良反应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癌,肝细胞 阿替利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67岁男性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伊立康+奈达铂+雷利单抗,21 d为1个周期)。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好转,无痰中带血。治疗2个周期后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暂停化疗和免疫治疗,改为放射性治疗(放疗)。第29次放疗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伴气促,无发热。血气分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检查示新增双肺网格状模糊影,以右肺为甚。停止放疗,重启化疗,患者咳嗽、咳痰等好转,但气促逐渐加重。患者间质性肺炎病变累及双肺而非局部性,排除放射性肺炎;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考虑为雷利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感染。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和英夫单抗抑制免疫反应,先后给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伏立康唑抗感染,辅予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逐渐消失,氧合指数改善,胸部CT复查示双肺间质性改变范围逐渐缩小。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类 肺炎,间质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性肺炎 替雷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癌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现报道1例十二指肠癌术后复发致恶性肠梗阻患者行卡瑞利单抗联合尼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病例,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肠梗阻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 简介:摘要仑伐尼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体内外表现出强大的抗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增殖的能力。帕博单抗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一,可以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相结合,恢复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以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使其从免疫抑制状态转变为免疫支持状态,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效果。本文对仑伐尼联合帕博单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基本机制以及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56岁男性患者肾癌复发并脾脏转移,口服舒尼尼(50 mg/d,用药4周、停药2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减量至25 mg/d),因病情需要,加用帕博单抗(100 mg静脉滴注,1次/3周)。应用舒尼尼3个周期、帕博单抗5个周期后,患者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肢端感觉异常,并陆续出现排便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后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考虑可能与联合应用舒尼尼和帕博单抗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3 d后患者可自行翻身;5 d后吞咽、呼吸困难和肌肉、关节疼痛症状缓解;10 d后可在床旁站立;1个半月后可以独立行走。

  • 标签: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抗肿瘤药,免疫性 抗体,单克隆,人源化 舒尼替尼 帕博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贝伐单抗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功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80.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62.5%,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阿法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瑞普单抗联合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初步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特瑞普单抗联合尼治疗的50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37例;中位年龄为56(22~73)岁;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38例、非透明细胞癌12例,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骨、淋巴结、肝等,其中90%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抗肿瘤药物的系统性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1.9(0.8~24)个月,50例患者中仍有27例在继续治疗,总体ORR 34%、DCR 86%、PFS 13.1个月(95%CI 5.8~20.4),中位OS尚未达到,1年OS率为84.6%。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蛋白尿、腹泻、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手足综合征等,主要以1~2级为主。结论特瑞普单抗联合尼在晚期肾癌治疗中可见初步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肾肿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1例73岁男性淋巴结转移性肉瘤样癌患者接受雷利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10个周期治疗后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99.1 mmol/L,血清肌酐(Scr)260 μmo/L,血钾5.8 mmo/L,血钠129 mmol/L,血渗透压368 mOsm/(kg·H2O),血气分析示pH 7.1,乳酸2.8 mmol/L。考虑为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胰岛素降糖和补充电解质等治疗。5 d后患者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示血钾4.4 mmol/L,血钠134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7.0 mmol/L,空腹C肽0.02 nmmol/L。7 d后实验室检查示空腹C肽0,餐后2 h C肽0,诊断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考虑与雷利单抗有关。19 d后患者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 h血糖19 mmol/L,Scr 102 μmol/L,血钠139 mmol/L,血氯108 mmol/L,血钾3.9 mmol/L。

  • 标签: 糖尿病,1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曲妥单抗联合尼治疗胃癌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收治 8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使用尼治疗,研究组 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妥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比对照组低 17.50%( P< 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43.48±2.19)分、( 41.45±1.32)分、( 39.33±2.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曲妥单抗联合尼治疗胃癌,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阿帕替尼 胃癌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曲妥单抗联合尼治疗胃癌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8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尼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妥单抗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比对照组低17.50%(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3.48±2.19)分、(41.45±1.32)分、(39.33±2.1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妥单抗联合尼治疗胃癌,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曲妥珠单抗 阿帕替尼 胃癌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多数肝癌患者发病时已为中晚期,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极差。本研究报道采用甲磺酸尼联合卡瑞利单抗二线以上治疗1例原发性肝癌伴肺转移病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肝肿瘤 甲磺酸阿帕替尼 肺转移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评估卡瑞利单抗尼、白蛋白紫杉醇和吉奥四药联用作为进展期胃癌转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研究。收集2019年9月1日—2021年8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纳入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7例。入组患者均接收卡瑞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尼+吉奥治疗(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卡瑞利单抗200 mg静脉注射,第1天;白蛋白紫杉醇240 mg/m2静脉注射,第2天;尼500 mg口服,每日1次,第1天至第21天;吉奥40~60 mg,每日2次,第1天至第14天)。经多学科联合会诊评估为可R0切除者,则需停药至少2周,并接受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当出现疾病进展,或出现难以忍受的毒性,或者患者撤回同意,或接受转化治疗,则退出研究。主要分析患者转化率、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亚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患者生存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分析,采用Log-rank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2月15日),中位随访期为19.5个月。17例患者中8例接受治疗后成功进行了手术(转化率为47.1%, 95%CI:0.262~0.690),且均为R0切除。治疗的ORR为47.1%(8/17),DCR达82.4%,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63个月。3例(17.6%)患者发生3级不良事件,包括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疲劳、蛋白尿、肠梗阻等。未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或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卡瑞利单抗尼、白蛋白紫杉醇和吉奥联合作为局部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的转化治疗,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制的毒性,为转化治疗提供新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 标签: 胃肿瘤 治疗应用 免疫抑制剂 转化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1例73岁女性患者因肺癌伴骨转移接受帕博单抗单药治疗(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第6次治疗后第12天,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53.6 mmol/L,血钾6.8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3,二氧化碳分压19.5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15.6 mmHg,剩余碱-8.9 mmol/L,碳酸氢根9.5 mmol/L,乳酸2.5 mmol/L,阴离子间隙23.5 mmol/L;血酮体阳性。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考虑为帕博单抗所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停用帕博单抗,给予补液、降糖、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7 d后患者症状部分好转。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糖12.9 mmol/L,血钾4.5 mmol/L;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5,碳酸氢根28.3 mmol/L,剩余碱+5.7 mmol/L;血酮体阴性。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帕博利珠单抗
  • 简介:摘要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胃癌临床发病率较低,缺乏系统的诊疗规范,该类型胃癌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且对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治疗反应,现报道1例局部晚期MSI-H胃癌患者并文献复习,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利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0,采用雷利单抗治疗)与对照组(n=40,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55.00%)比较,观察组(80.00%)治疗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 标签: 替雷利珠单抗 原发性肝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单抗与英夫西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和对比。方法由自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应用托单抗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英夫西单抗明显的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2次、第3次和第4次输注时的疼痛评分、DAS28评分以及血沉等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第3次、第4次输注时的关节压痛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托单抗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炎症指标和疼痛得到改善并可使临床疗效获得维持。

  • 标签: 托珠单抗 英夫利西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博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均实施帕博单抗治疗方案,对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67例患者中有3例疾病完全缓解,占比为4.48%,有30例部分缓解,占比为44.78%,有18例疾病稳定,占比为26.87%,有11例疾病进展,占比为16.42%,有5例死亡,占比为7.46%,客观缓解率为49.2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中,有5例患者出现间质肺炎,占比为7.46%,有2例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占比为2.99%,有7例患者出现疲劳乏力,占比为10.45%,有2例患者出现肾毒性,占比为2.99%,有5例患者出现肝炎,占比为7.46%,有5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占比为7.46%,有10例患者出现皮疹瘙痒,占比为14.93%,有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占比为2.99%。结论:通过对采取帕博单抗治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有效保障,同时还有利于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 标签: 帕博利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