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护理安全的高风险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质量的内涵直接反映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集束管理是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实施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其中每项措施能提高管理效果。通过积极排查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集束管理,有效提高我科室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急诊 护理安全 集束化管理
  • 简介:以往集束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标通过集束方式,将多种康复应用与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中,提高康复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月,对佛山市某三甲医院卒中单元患者进行集束康复锻炼,在锻炼前后对其进行肌力的测量和ADL的测量,比较在康复锻炼前和康复锻炼后的效果。结果锻炼前患者ADL得分为42.82±21.14,锻炼后提升为67.09±26.49,P<0.05有统计学差异;肌力方面,患者双侧肌力均有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集束护理有利于卒中康复。结论单一的卒中康复可以在卒中患者康复时集中起来进行,有利于卒中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卒中 康复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和观察手术部位感染通过集束护理能够预防的效果分析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的进行过手术的患者100例,然后将100例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对照组手术后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手术后患者进行集束护理。然后术后在恢复期对比两组的患者在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和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采用集束护理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有41例,满意的患者有7例,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总满意率是96%;观察组中的手术部位的感染的患者有3例,总的感染率为6%;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有30例,满意的患者有5例,不满意的患者有15例,总满意率是70%;对照组中的手术部位的感染的患者有8例,总的感染率为1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护理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并且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效果明显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部位 感染 集束化护理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兆流产护理集束护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46例采取集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社会因子、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兆流产护理当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突出。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先兆流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集束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老年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地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集束护理管理,对照组接受压疮常规护理管理。比较研究组、对照组的治愈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压疮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集束护理管理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压疮护理 集束化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集束护理用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有31例患者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有32例患者的实验组采用集束护理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手术部位感染患者集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护理方法在老年患者的压疮护理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压疮患者中随机抽取128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集束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4例,集束护理组对患者采用集束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恢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干预治疗。6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压疮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集束护理组满意度(90.62%),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59.38%),(P<0.05);采用集束护理的患者发生率为1.56%,低于对照组20.31%,(P<0.05)。结论采用集束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压疮护理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心肺复苏病患采取集束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集束组每组43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集束组病患采取集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集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急诊心肺复苏病患采取集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意义重大,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病患 集束化护理 病患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采用集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生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 重症监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60例ICU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记录,并对非计划性拔管导致的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两组患者的责任护士分别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非计划性拔管导致1例并发症,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观察组责任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96.25±3.8)分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5.86±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护理,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ICU病人 非计划拔管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镇静镇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集束镇静镇痛护理于7月开始启动,按时间顺序1月~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参照组,7月~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干预组,参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参照组未实施集束镇静镇痛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谵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同参照组患者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死亡率和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镇静镇痛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危药物静脉使用中应用集束护理策略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以常规进行护理的高危药物静脉注射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间以集束护理的高危药物静脉注射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探究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及药品管理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发热发生率11%、静脉炎发生率7%、外渗发生率9%、皮肤阳性发生率16%,相比于对照组23%、27%、29%、32%有所好转,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管理质量水平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在高危药物静脉使用中应用集束护理策略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高危药物 静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