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龙江 王苇 张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 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扬州 225012,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感染性动脉瘤(infectious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IA)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神经系统血管病变。II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未破裂IIA则临床表现隐匿,诊断较为困难。文章主要围绕IIA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内感染性动脉瘤 临床诊断 影像学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脑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后动脉瘤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实验纳入的动脉瘤患者均实施了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治疗,在2020年12月-2022年2月范围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方案的患者分别作进入整体组和常规组,比较护理方案实施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依从程度。结果 经护理,整体组SAS(22.75±2.46)/SDS(21.23±2.56)评分低于常规组(36.45±5.20/41.65±2.60);住院时间(3.69±1.22)和护理配合度评分(96.23±3.60)两个指标也优于常规组(5.77±2.18/82.20±3.05)。结论 整体化护理比常规护理在动脉瘤患者护理环节中更具推广应用优势,能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护理配合积极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期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我院收入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但住院时间较长,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取动脉瘤夹闭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在选取术式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术者经验进行选取。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动脉瘤夹闭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及效果,以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30例接受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应对所选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围术期开展规范系统的护理,记录所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所选30例患者中共计20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占比为66.67%,出现继发癫痫的患者共计8人,占比为26.67%,仅有2人出现大面积脑梗,占比为6.67%。结论: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对动脉瘤患者病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帮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动脉延长与扩张症(IADE)亦称扩张性脑动脉病,表现为一支或者多支动脉长度和直径增加,受累的动脉明显扩张延长,甚至蜿蜒迂曲。IADE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主要依据动脉的直径及弯曲度。IADE可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积水、出血性卒中等。文中就IADE的概念、诊断标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卒中 颅内动脉延长与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动脉瘤栓塞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开展相应的术后护理内容,进而提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将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脑瘤栓塞手术后的患者70例,为进一步观察术后护理的效果,将选取的所有患者分为数量均等的甲乙两组,分别采用术后一般护理和术后加强护理两种方式,并对不同护理方式呈现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汇总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强化护理的方式对该类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更好地提升对其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恢复速度,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与术后一般护理的方式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且两组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可确保本次研究的可靠性。结论:从以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术后强化护理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 术后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多普勒超声(TCD)用于诊断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诸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造影检测(CTA)和TCD检测,统计TCD和CTA检测对不同位置动脉的狭窄情况的诊断结果,以CT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统计TCD检测对不同位置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指标,评价TCD与CTA检测对不同位置动脉狭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TCD检测对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9.47%、91.18%、85.00%、90.62%、81.82%和96.55%,TCD检测对不同位置动脉狭窄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7.30%、95.35%、91.25%、94.32%、96.33%和87.88%。TCD与CTA检测对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66,0.858、0.758、0.833、0.800和0.852。结论TCD检测对于不同位置动脉狭窄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CT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颅内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脑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尽早明确诊断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影像学评估方法不足以准确评估该类疾病,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R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以及斑块的影像组学快速发展,显示出独特优势,血管内成像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等新兴方法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同评估方法的联合应用会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明确不同方法的主要作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体检中经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动脉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7-2021.7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2242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经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2242例体检者,共检出110例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91%,男性78例,女性32例,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狭窄位置方面,主要以中动脉和前动脉为主。在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在危险因素方面,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结论:常规体检采用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确切,能够充分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能够早期发现无症状的动脉狭窄,进而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健康体检 多普勒超声 颅内动脉狭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感染性动脉瘤(IIA)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感染性病变,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后的细菌性栓塞,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动脉瘤破裂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具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IIA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但因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动脉瘤大小、形状、位置、是否破裂等存在差别,IIA患者的治疗方案也需个体化实施。笔者现主要围绕IIA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IA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 标签: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 抗感染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38 503例患者和体检者的头颈联合或颅脑三维(3D)时间飞跃法(TOF)MRA扫描及最大密度重建(MIP)资料,其中男21 048例、女17 455 例,年龄2~96(63±8)岁;行头颈联合3D TOF MRA检查35 546例,行颅脑3D TOF MRA检查2 957例。观察并统计椎动脉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进而分析椎动脉段重复变异的MRA特点,测量椎动脉重复分支的路径长度,同时记录伴随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结果38 503例受检者中,共发现椎动脉段重复变异36例,检出率为0.093%。左侧13例,右侧23例;重复分支均汇入基底动脉17例,分别汇入基底动脉及对侧椎动脉19例;重复近侧分支的行径长度为(0.64±0.32)cm,远侧分支路径长度为(1.06±0.57)cm。6例合并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2例合并开窗变异,其中1例开窗发生在重复分支,1例发生在对侧椎动脉;2例合并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例合并动脉瘤;1例合并大脑动脉A1段缺如。1例并发急性脑梗死。结论椎动脉段重复变异发生率低,通过3D TOF MRA检查可清晰显示椎动脉段重复及其合并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在进行后窝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之前,通过3D TOF MRA扫描检出这种血管变异,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椎动脉 变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本院神经外科共30例行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为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