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的21例前庭囊肿患者采取内窥镜鼻腔前庭囊肿前壁做局部侵润麻醉,于前庭囊肿顶端行圆形切口,将粘膜瓣揭开,吸净囊液,用双极电凝将囊肿内侧囊壁彻底烧灼,止血,创面无出血,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伤口恢复良好,随访未有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前庭囊肿创伤小,方法简单、有效、实用,适合各级医院开展。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鼻内窥镜 双极电凝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前庭囊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本院按照入院时间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前庭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平均34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唇龈沟径路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前庭囊肿患者实施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 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鼻前庭囊肿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手术,唇龈沟前庭囊肿切除手术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患有前庭囊肿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中25例患者实行唇龈沟前庭囊肿处理切除的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方式的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手术患者的实际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反应程度、切口感染率水平、出血量水平,结果显示唇龈沟进路的实际手术效果明显较优。结论内镜下治疗手术中使用前庭囊肿揭盖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优于传统方式的唇龈沟进路治疗手术方式。

  • 标签: 内镜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前庭囊肿选择经内镜前庭囊肿去顶联合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30例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前庭囊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案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创口术后愈合时间差异较大(P

  • 标签: 鼻内镜 鼻前庭囊肿去顶 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2013年98例前庭囊肿患者治疗过程行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8例行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50例行经唇龈沟前庭囊肿切除术。分析术中操作、术中损伤、手术时间、术后反应、出血情况、住院时间6项指标。结果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结论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优于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大部分前庭囊肿患者,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揭盖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庭囊肿患者采取经内镜改良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比组(12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内镜改良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填塞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并用视觉模拟法(VAS)评测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4.1±0.8)mL、术后填塞时间为0、术后VAS评分为(1.0±0.3)分,分别别与对比组的(31.7±3.8)min、(19.4±3.2)mL、(30.5±2.1)h、(5.2±0.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改良前庭囊肿切除术操作便捷,创伤小,术后不需填塞,且术后疼痛小,优于传统术式,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鼻内镜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对28例前庭囊肿患者行前庭囊肿揭盖术。结果28例病例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内镜下前庭囊肿行揭盖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愈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前庭囊肿 揭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庭囊肿揭盖术在前庭囊肿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治疗前庭囊肿的最佳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例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内镜下对所有患者进行揭盖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者。结论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操作精细简单,创缘整齐,视野清晰,出血损伤少,无复发,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鼻前庭囊肿 揭盖术 造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行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有效改善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有内镜下行揭盖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分析实际的临床统计效果。结果60例术后患者无复发性问题,无并发症产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面部隆起程度逐步消失,囊肿程度降低,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内镜下行前庭揭盖囊肿手术治疗操作方式简单,手术后的时间短,术后未产生各种并发症问题,术后反应副作用低,伤口感染程度低。手术属于微创方式的治疗,在临床上采用揭盖前庭内镜下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推广意义价值较高。

  • 标签: 鼻内镜 囊肿 揭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庭囊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患侧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下揭盖术治疗前庭囊肿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肿胀情况,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恢复所用时间,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揭盖术治疗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前庭囊肿治疗中,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录入对象均为前庭囊肿患者,总计55例。选入时间最早为2017.08。选入截止时间为2021.08。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一为参照组,共27例患者,行唇龈沟切口入路切除术。其二为试验组,共28例,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复发率进行评析、讨论。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研究发现,参照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试验组短,出血量较试验组多,P<0.05。(2)试验组感染、麻木感、面部肿胀等发生率均较参照组低,P<0.05。(3)参照组复发率高于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前庭囊肿是发生在前庭底外侧份、鼻翼脚根部软组织内和上颌骨骨质表面的囊肿,使鼻翼脚、前庭底及相应的口前庭唇龈反折处软组织呈局限性球形隆起,临床较为少见。现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的13例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前庭囊肿的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 标签: 非牙源性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前庭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唇龈沟切口进路囊肿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前庭囊肿治疗期间,应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治疗可以优化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囊肿切除术 鼻前庭囊肿 临床指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前庭囊肿等离子切除术临床优势。方法 选择 2013 年 2 月— 2015 年 2 月接收的 70 例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研究组接受前庭囊肿内揭盖等离子消融手术,对照组接受唇龈进路前庭囊肿手术方式。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P < 0.05 ); 两组治愈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0 ,相比对照组 17.1% 明显更低( P < 0.05 )。结论 前庭囊肿内揭盖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时间短,痛苦轻、并发症少,无复发。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 标签: [ ]等离子 消融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进路前庭囊肿切除术在前庭囊肿治疗中的优缺点,探讨治疗前庭囊肿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08年-2012年笔者所在科室51例前庭囊肿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行唇龈沟进路前庭囊肿切除术,28例行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术。结果前庭囊肿揭盖术后无复发、感染,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患者反应明显优于唇龈沟进路手术。结论内镜下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前庭 囊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囊肿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60例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前庭囊肿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12h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无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12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揭盖式前庭囊肿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安全性高、术后疼痛小的优势,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低温等离子刀 鼻前庭囊肿
  • 简介:<正>患者女,7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前鼻孔处肿胀膨隆,逐渐增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感。于2000年1月17日入院,局部检查:见有前鼻孔微上翘,前庭底及鼻翼旁隆起,唇沟变浅,唇龈结合处无膨隆。皮下可触及一无痛性约2cm×2cm×2cm大小肿块,中等硬度,可活动,与周围无粘连,阈区受压,局部穿刺未抽出任何分泌物。入院后第3天,局部麻醉下于唇龈粘膜处作弧形切口行肿物

  • 标签: 神经鞘瘤 鼻前庭 局部麻醉 鼻唇沟 无痛性 弧形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