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来自2011年3月~2014年2月经我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500例患者,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PPA的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98.1%;TP-ELISA的灵敏度为98.7%,特异性为96.4%;RPR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74.9%。结论将三种方法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梅毒检测效果。在进行筛查时可选用TP-ELISA,确证试验选用TPPA,判断病情及观察疗效选用RPR,这样既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又能观察疗效,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TP-ELISA TPPA RPR 梅毒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收集2013年12月本院职工体检标本60例,采取新鲜抗凝全血,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精密度CV检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靶值的平均偏倚分别为0.05%,酶法检测为0.04%,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测定离子交换层析法结果均值为(5.24±0.71)%,酶法测定均值为(5.72±0.6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子交换层析法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其精密度较高,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均能完足临床的需求。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离子交换层析法 酶法
  • 简介:目的比较显微镜检方法和化学快检方法检测相同尘样标本的结果,建立优选的快速检测环境尘螨过敏原方法方法选择寄宿制学校的60间宿舍,采集宿舍内寝具的尘样,分别用体式显微镜检方法、化学快检ACAREX方法、化学快检HH方法检测相同样本的尘螨过敏原水平。结果检测相同的尘样,显微镜检与化学快检方法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2;两种化学快检方法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2。结论显微镜检方法与化学快检方法均可用于环境尘螨浓度的检测,但化学快检方法因其操作的便利性,更适合尘螨过敏原在日常监测中的应用。

  • 标签: 尘螨 环境过敏原 化学快检 显微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20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应用ELISA、TRFIA、ECLIA方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将ECLIA用以参考法,经Kappa检验分析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卒中较高一致性,ECLIA检测方法更具有敏感性。结论当前临床中所应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卒中较高一致性,实验室结果得到相互验证,ELISA可应用到人群初筛中,ECLIA在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ELISA TRFIA ECLIA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
  • 简介:有些数学问题,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不但可以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而且有助于思维的碰撞和能力的提升。题目:星星瓷厂计划40天生产1200箱瓷器,实际上前16天生产了560箱,照这样计算,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 标签: 数学问题 解答方法 天生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研究免疫层析法(IC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IgM抗体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集135例手足口病确诊患儿和44例排除手足口病诊断的患儿血清标本,采用ICA及ELISA检测EV71IgM抗体。结果135例手足口病患儿,ICA、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48%(29/135)和20.74%(27/135);44例非手足口病患儿,ICA、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率均为0.00%(0/44)。结论ICA或ELISA检测EV71IgM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为手足口病,但检测结果为阴性者,不能排除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肠道71型病毒 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NTEROVIRUS 7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脉栓塞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动脉栓塞组与腹腔镜组,每组49例,动脉栓塞组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动脉栓塞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动脉栓塞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栓塞术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口腔科使用后手机洗涤效果比较。方法收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两年来采用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口腔科使用后的手机合格率,前后比较。结果经过超声清洗的手机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单纯手工清洗的手机清洗合格率(p<0.01)。结论通过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比较,超声清洗使口腔科手机得到彻底清洗,提高清洗合格率,为口腔科医生提供安全的诊疗器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科手机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ITACHI7600-110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和TOSHIBA–TBA120FR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对4种血清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个检测系统上测定病人新鲜血清,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1/2允许总误差范围为标准,进行偏差评估,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检测系统经过校正后,4种血清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检测系统相同检测项目结果间的可比性,实现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标签: 血清酶 偏差 检测系统 允许总误差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ysmexXT-1800i与SysmexPoch-80i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的结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新鲜全血及原厂质控液分析两台仪器的批内精密度和两仪器的可比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仪器的批内精密度良好,新鲜全血测定结果在这两种检测系统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ysmexXT-1800i与SysmexPoch-80i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两仪器的实验结果均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不同型号 血细胞分析 检测 比较
  • 简介: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元素。碘在人体内含量很少,约定5—20毫克,而70-80%集中在甲状腺内,其余的分布在肝脏、肺部、睾丸、肾脏、血液、淋巴结、大脑等组织中。食物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碘检测 必需微量元素 生物体内 体内含量 甲状腺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特异性,灵敏性,并对提高消化道检出率进行比较。单克隆抗体法包括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Ab和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TF-mAb两项胶体金法检测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标本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结果单项匹拉米洞化学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8.3%(58/120),单项Hb-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3.3%(76/120),单项TF-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3.6%(88/120),3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至91.6%(110/120)。110例健康体检者用匹拉米洞化学法有12人阳性,假阳性率10.8%。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互补,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匹拉米洞 隐血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 简介: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多肽 质谱 色谱 荧光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楂不同炮制方法治疗高血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高血脂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种,即研究组A、研究组B、研究组C,三组患者均采用不同的山楂炮制方法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研究组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研究组C,差异均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不同炮制方法治疗高血脂血症,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炒山楂对山楂降血脂的效果不具有影响力,采用焦山楂治疗效果较为不理想,生山楂与炒山楂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山楂 高血脂血症 不同炮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取材方法对病理诊断肺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确诊为肺癌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材方法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验、肺泡灌洗检查、纤支镜刷检、纤支镜肺活检、纤支镜活检加刷检、皮穿刺肺活检,对诊断肺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六种取材病理诊断中,其中以痰脱落细胞学检验、纤支镜刷检、纤支镜肺活检诊断阳性率均低于50%,但依次递增,肺泡灌洗检查、纤支镜活检加刷检、皮穿刺肺活检的阳性率,均高于60%,且依次增高,前三种诊断阳性率与后三种诊断阳性率两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肺癌检测的取材方法需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病灶大小与影像学特点选取。支气管镜检是最重要诊断方式之一,在单一的取材方法确诊率低可连用几种方法进行诊断。

  • 标签: 取材方法 病理诊断 肺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0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先对这些体检者进行静脉血采血检查(A组),然后在进行末梢血采血检查(B组),对比分析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A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末梢血检查来说,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因此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检查 静脉血 末梢血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