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与涂片抗酸染色在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PCR组和抗酸染色组。结果在1000份痰标本中,PCR组352份,阳性率为33.0%;抗酸染色组648份,阳性率为24.7%。PC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72例,PCR组检出阳性共91例,抗酸染色假阴性率较PCR组高9.4%。结论痰结核分枝杆菌用PCR方法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抗酸染色。临床在做传统检测同时应加入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分枝杆菌 PCR 抗酸涂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早期感染检测诊断中不同HIV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中心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500例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HIV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对HIV感染窗口期检出时间是否提前。结果1500例血清样本中5例阳性,阳性率0.33%。观察组2与观察组1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的特异度高于观察组1(P<0.05),误诊率低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的检测窗口期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前了3.2天、5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四代HIV抗体试剂检测盒有着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且能够达到100%,且可提前HIV感染窗口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HIV 抗体检测方法 早期感染 意义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矿石产品进行鉴定的时候,对其二氧化硅方面的检测方法也不断更新。对于矿石产品而言,对其不同含量二氧化硅进行检测,需结合其种类和含量范围选择不同检测方法和分析方法,此外,在检测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对其予以重视,时刻关注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以减少偏差,提升其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 标签: 矿石产品 不同含量 二氧化硅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方法取200例流感样患者的鼻咽部史拭子,分别经胶体金法、免疫渗滤法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对照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比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结果免疫渗滤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明显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势,胶体金法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大样本筛查检测,免疫渗滤法的灵敏度较高,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抗原 胶体金法 免疫渗滤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混凝土很难满足当代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目前最常见的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方法之一就是添加外加剂。但是,添加外加剂的效果用不同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差比较大,因此,如何判定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改善性能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采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同一种外加剂进行检测,产生的结果却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了混凝土外加剂不同检测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同行一点小小的帮助。

  • 标签: 外加剂 检测方法 减水率 抗压强度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50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取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率为44.0%,阴性率为56.0%;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阳性率40.0%,阴性率60.0%。ELISA阳性率高于GICA法的阳性率。结论GICA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初筛,ELISA技术是我国各层医疗单位抗原抗体检测的重要应用技术。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不同方法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的100份尿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100例患者的100份尿液标本均采取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的检测,对比并分析三种不同方法的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结论显微镜镜检法、尿沉渣分析法、尿干化学法的检测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检测方法

  • 标签: 尿液 红细胞 白细胞 检测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完成HIV检测后表现出的可靠性。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6月—2017年12月免疫检验所提供的20份HIV抗体质控血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份作为实验对照组;之后于临床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ELIS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实验与金免疫层析实验。最终对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双抗原夹心EILSA对于室间质评血清、2NCU/ml、4NCU/ml血清的检测阳性率及对健康体检者标本的阳性率(100.0%、100.0%、100.0%、0)高于间接EILSA(75.0%、70.0%、65.00%;2.50%)和金免疫层析实验(70.0%、75.0%、7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IV的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金免疫层析实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应用不同尿常规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28例,对其尿液标本单纯应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准确率及特异性。结果128例尿液标本经定量尿培养检测,阳性93例(71.88%),阴性35例(29.12%);尿干化学法检测准确率67.74%,特异性71.43%;尿沉渣法检测准确率73.11%,特异性71.42%;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检测的准确率97.85%,特异性97.14%。结论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尿路感染检测的的准确率及特异性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 不同尿常规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应用于HIV的检测中,对比结果可靠性。方法本文实验样本是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纳入分析和研究的100例HIV患者的血清标本,均开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7.22%、93.33%、98.00%,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5.83%、90.00%、96.00%,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93.15%、83.33%、93.00%。结论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验方法、胶体硒免疫层析试验检验方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方法检测HIV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更高。

  • 标签: 免疫检验方法 HIV 检测
  • 简介:海上石油平台铁磁性构件表面涂层造成探头提离导致磁信号减弱,会导致应力集中误判.我们对不同提离值下应力集中的磁记忆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分别在提离0、0.5、1、2、3、4、5mm时采集试件的磁信号;其次,采用小波自适应阈值消噪提高磁信号的信噪比,对重复采集的磁信号进行相似度判别,消除其相异性;最后,分析不同提离值下磁信号的梯度和相轨迹.结果表明:提离值过大可能导致无法根据磁信号梯度识别应力集中,可用梯度值与梯度平均值的比值m或相轨迹辅助识别.基于此提出了不同提离值下的磁记忆分析方法,并在渤海某平台进行现场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

  • 标签: 海上石油平台 金属磁记忆 探头提离值 应力集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间血常规参数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6份新鲜血标本,分别在医院本部(即参考系统)和板仓分院(即试验系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较两系统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以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检测系统间WBC、RBC、HCT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项参数在两检测系统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各参数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仅HCT在15%时,两系统的系统误差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结论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血常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互认性,但仍应加强检测系统间各项目,尤其是较低水平的HCT的比对及临床可接受性评价。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 相关性 互认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检测血常规对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及末梢全血不同模式下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比较血常规各指标的检测精密度。结果静脉血WBC显著低于末梢全血与末梢预稀释血,但PLT、RBC及Hb显著高于末梢全血与末梢预稀释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预稀释血WBC、Hb及RBC与末梢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T显著高于末梢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预稀释血检测精密度显著高于静脉血和末梢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末梢全血与末梢预稀释血不同检测模式下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临床应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测模式选择,以提高检测结果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不同模式 血常规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大跨T型梁为例,提出增大截面加固设计、粘贴钢板加固设计、碳纤维加固设计,三种加固设计方式,通ANSYS对梁加固模拟分析及与规范公式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加固方式的应力分布情况,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

  • 标签: 桥梁 加固设计 碳纤维加固 粘贴钢板 增大截面加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HBsAg进行检测,探讨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今后临床选择检测乙型肝炎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2例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258例各项检查指标排除乙型肝炎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分析法(CM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胶体金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完成后,对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合三种方法的试剂成本,检测时间及操作过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三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化学发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分析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且灵敏度、特异度高,是临床术前、有创检查前、血透前及孕产妇筛查的首选。。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检测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交通运输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增加,道路桥隧上的行车密度和车辆载重也随之加大,使得桥梁定期检测在桥梁日常养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以具体案例为例,阐述桥梁检测及评定的内容及方法

  • 标签: 桥梁 定期检查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种梅毒检验的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20例非梅毒人员为对照组。用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RUST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比ELISA和TPPA低很多,而且在阴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率方面,ELISA和TPPA也比TRUST低很多,在差异性方面比较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Ⅰ期梅毒及早期梅毒TPPA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此外,Ⅲ期梅毒及Ⅱ期梅毒ELISA的阳性检出率也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的是TRUST,适合梅毒标本的大批量检测的是ELISA,且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适合TRUST和ELISA检出标本的验证性检测的是TPPA。三种检测方法的相互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 结果准确率
  • 简介:摘要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实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耐用性,一定要将结构实体的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的落实。本文主要针对结构实体检测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结构实体 检测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环境检测单位必须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对该单位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认证和评价并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才能出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计量认证(CMA)检测报告。取得检测资质的关键就是省级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单位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要从申请环境检测资质单位的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实验相关材料、实验方法、实验室环境条件几个方面开展验证工作,还需要申请单位提供一套可以查找数据根源的记录等相关证明资料(可溯源性),来验证检测单位可以准确的应用新的环境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本文针对环境检测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检测 检测方法 验证